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
    一個月。。。

    這也,太長了吧?

    怎麼就不能是三天呢。

    老爺子這是不懂風情。

    朱英內心吐槽。

    誰還不想娶老婆呢,好歹現在也算是穩定了,娶老婆這種事情,不應該是你逼着我來,然後我就假裝推脫不過,這才勉強接受嗎。

    在朱英的心中,其實關於太孫妃也沒什麼人選可言。

    這老爺子也沒介紹幾個給我認識,我能選誰啊。

    思來想去,也就只有葉月清了。

    至於趙香熙,陳慕月,這些都是外族女子,可以爲側妃,自然不可能爲正室的。

    當然,在朱英的心中,並沒有徐妙錦這個選項。

    好歹也是帶着前世的記憶,這種剛滿十四歲的,真沒什麼想法,雖然現在行情不同,可在思想上,朱英表示自己還是很有道德觀念的。

    “爺爺,既然你都下諭旨了,那這事孫兒也只能加緊辦了。”朱英的語氣中,透着非常強烈的無奈。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乖孫,這纔是懂事,咱明日就跟寧妃着重說一下,讓她可以開始準備了,讓欽天監那邊選個就近的黃道吉日,早些把婚事給辦了。”

    朱英不想在這個方面多聊,馬上開始轉移話題:“爺爺,現如今衆位叔叔那裏已經敲定了,目前來說,三叔跟四叔的藩國,定在倭國,孫兒想着,讓七叔也過去,三足鼎立,也易平衡。”

    臨時加一個藩王去倭國,其實是朱英在晚宴的時候,突然有的想法。

    在此之前,本來只有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

    在看到衆位藩王的時候,朱英覺得若是隻有兩人,本身有積怨,又遠離京師,時間一長,很有可能忍不住開幹火拼。

    這不符合朱英的目的,畢竟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教化。

    添加一個齊王朱榑過去,在關鍵時刻還可以充當調劑。

    從心底裏來說,朱英更多的認爲,論長久來說,可能朱棣要比朱棡會更強。

    畢竟永樂大帝的名頭,也不是白扯的。

    “其他不能海外封國的在大明內從官,你就不擔心他們胡作非爲,影響到嗎,還是說這話只是一個幌子,大孫只是想先穩住。”

    朱元璋開口問道。

    能打仗,渴望建功立國的,都給派到大明之外去了,對於這一點,朱元璋還是覺得不錯。

    雖然他是這些藩王的父親,但他更加在乎的是嫡系子嗣的傳承。

    雖然朱樉,朱棡,朱棣,包括朱楨,朱博這幾個兒子,在軍事天賦上很出色,後面也有朱權。

    但按照總量來說,終歸是屬於少數。

    更多的在天資上,還是比較普通。

    對於這些子孫的安排,朱元璋想就此在大孫這裏得到一個答案。

    朱英也沒有遲疑,直接回道;“自然是真的,或者親王的身份會給他們帶來很多便利,但在孫兒看來,這也是應該是,怎麼說都是一家人,這點便利肯定要給的。”

    “不過在治理上,孫兒還是會安排人員監察,或者說更大的監察力度,若是荼毒百姓,魚肉鄉里,那肯定不行,便就在內帑領取一份俸祿,安心做個閒散的富貴王爺吧。”

    “孫兒這邊的羣英商會,按照目前的情況和走向,會在以後積累非常多的錢財,孫兒想在宗人府裏,專門成立一個股份,作爲往後,所有皇室子孫的福利。”

    “同時也給予每個皇室成員,按照等級身份,給予一部分的數額,可以在冠禮之後,按照屬於自己的一份財物。”

    “往後冊封的藩王,也可以有一定的錢財,用來招募士兵,謀士,去遠方開設自己的藩國。”

    “爺爺放心,孫兒並非是冷血之人,很多東西也並不是說做在表面上,會好好的照顧好咱們老朱家的。”

    朱英心中明白老爺子的忌憚,當然這種忌憚在朱英看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謂皇家無情,在歷來的王朝中,無數血淋淋的事實案例在先,加上大孫這麼個情況,朱元璋的擔心,還真不是多餘的。

    “大孫既然如此說了,咱也就放心了,大孫,你要記住,或許整個皇家這麼多人,會有那麼幾個孽種,但不見得都是如此。”

    “咱們老朱家祖上數代,都是土裏刨食的農民,到咱這裏,遇到中原王朝前所未有之大變,咱運氣好,得了這中原天下。”

    “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這蒙元一朝,開朝時多麼強大,控弦之士號稱百萬,清掃天下諸國,然建國不到百年,便就支離破碎,可見在治理天下上,是有多麼的艱難。”

    “哪朝的皇帝,不想自家的王朝千秋萬代,可縱觀古今,從來沒有說哪朝真正的做到過。”

    “國祚最長的,便就是周朝了,將近八百年。”

    “而一統天下的始皇,如此強悍的人物,不過十五年就化作雲煙消散。”

    “咱初建大明,心裏頭壯志凌雲,開疆擴土,增大版圖,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咱逐漸的發現,大明的內部,一團亂麻。”

    “南北漢人的差異,百姓苦難的生活,還有滿懷異心的豪族鄉紳。”

    “這些事情,稍有不慎,便就是顛覆咱大明的隱患,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咱大明看似繁榮強盛,可實際上卻是外強中乾。”

    “爲此,咱也只能忙碌於朝事之中,不再想着動兵的事情。”

    朱元璋緩緩的說道,語氣之中,帶着太多的唏噓,他是趁此機會,教導自己的大孫,要如何去治理一個國家。

    也是極少的,在大孫面前袒露自己心中的想法。

    看着大孫略帶沉思的面孔,朱元璋微微點頭,而後繼續道:“大孫,你還年輕,這段時間以來,咱心裏頭也很清楚,在大孫的心中,有着很多的想法。”

    “咱不知道在大孫的心中,是想要打造怎樣一個大明,但是咱明白,不管是怎樣的選擇,咱爺倆的想法是一樣的,都是要讓這大明更加的昌盛。”

    “這治理國家,治理軍隊,治理官吏,就像是大孫所說,如烹小鮮。”

    “咱最擔心的是,就是在咱走後,大孫的心思會有些急切了,從而導致埋下禍患。”

    “大孫,便就趁着今日,跟爺爺說兩句心裏話,在大孫的想法中,究竟是想要讓這大明達到一個怎樣的程度。”

    這是朱元璋在內心中的擔憂。

    作爲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對於自己的繼承人,可謂是太難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