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
    遼東,奴兒干太冷了,自古以來便是苦寒之地。

    便是如今的季節,鵝毛大雪層層疊疊,冰封千里。

    人們只能躲在火炕取暖的室內,雪稍微大一點,連門都要給封住。

    像是家裏的水缸,第二天起來看便是一大塊冰坨,斧頭都砸不爛,堅若磐石。

    所謂北國風光,萬里雪飄,不過如是。

    這是人們的共識,所以想要得到遷徙這般多的百姓,哪怕是官府出面,也是有一定的阻力。

    像是江南,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遷徙,如今元氣大傷。

    這次,朱元璋和朱英,把目光放在了最爲底層,沒有自己田屋的百姓身上。

    其中,以流民,乞丐爲最。

    次日清晨,奉天殿上。

    “咱要宣佈一個消息,一個未來將會影響咱大明國祚,影響子孫千代的消息。”

    “據錦衣衛探查,遼東,奴兒干地區,有大量的黑土,這些被不受重視的黑土,卻是當今天下,最爲肥沃的土壤。”

    “黑土的肥力,無須任何的灌溉,但凡作物種植其上,產量數以備計,尤其是最近在京師開始種植的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

    “在這黑土之上種植,最次也是畝產千斤,甚至數千斤,如此肥沃之土地,豈可放任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衆位大臣,都議議吧,此事該當如何。”

    龍椅上的朱元璋,並未坐下,而是站着身子,朗聲說道。

    話音落下後,大殿之中,掀起了欣然大波。

    “天下竟有這等肥沃之地,簡直不可思議。”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那些畝產千斤的作物都能出現,自然就有這些肥沃的土地,照我看來,這些遼東黑土,便就是爲咱大明的番薯,馬鈴薯,玉米準備的。”

    “不然怎麼在糧種豐富的時候,突然就出現了,如陛下所說,當真是上天恩賜。”

    “只是這遼東,奴兒干所在,於我大明邊疆,西邊受草原諸部危險,東南沿海,更有倭寇危險,臨近高麗,變化甚多。”

    “這得需要多少將士百姓,才能守住開墾,浩浩蕩蕩,莫不是要百萬人方可。”

    羣臣震駭之後,立即極其有興趣的討論起來,紛紛交頭接耳。

    這其中言論,別的不說,對於陛下所言黑土之事,自然是沒有人去懷疑其中貓膩。

    錦衣衛雖然臭名昭著,但是在辦差事這塊,確實讓人無話可說,尤其還是涉及大明根基之事。

    “陛下,臣有上奏。”翰林院劉三吾,上前一步朗聲道。

    頓時吵鬧的氛圍了,就開始安靜下來。

    “准奏。”朱元璋點頭應道。

    劉三吾道:“啓稟陛下,如此重大之事,關乎大明國運,怎可在朝堂之上,公然布諸於衆,這另有宵小,將此事傳遞出去,便是影響重大。”

    “遼東奴兒干,各族甚多,我大明漢人稀少,又初苦寒之地,民衆窮兇極惡,倘若是得了消息,佔據了這上好黑土,便是我大明,偌大之損失啊!”

    劉三吾的語氣,充滿着懊悔。

    衆多大臣聽了,也都是紛紛點頭贊同。

    而在這文武百官上首,衆多親王中,半眯着眼睛的朱棣,徒然睜開。

    遼東臨近北平,他對那裏的情況,最爲清楚。

    父皇所言之黑土地,朱棣也是看到過的,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黑土竟然如此肥沃。

    一時間,朱棣對於去倭國的心思開始變淡。

    ‘若是能留在北平,鎮守遼東,那該如何。’

    想到這裏,朱棣心中就有一絲後悔。

    朝堂上,朱元璋哈哈一笑道:“愛卿多慮了,這黑土可不是說幾百畝,幾千畝,據探查,其黑土所佔,當有百萬裏地往上,皆是上等肥沃之地。”

    “如此之大,須以數十萬人方可,這般動靜,又豈是能瞞天過海。”

    劉三吾聞言道:“是臣孟浪,杞人憂天了。”

    說完,便退了回去,面色上亦是有激動神色。

    這奉天殿中,不管是哪位大臣,在愛國這塊,指定是沒有問題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誰還不想自家的國,更加強盛呢。

    哪怕是貪官,也希望如此,總得貪起來也容易點不是。

    此時,兵部尚書茹瑺上前一步作揖道:“陛下,臣有上奏。”

    朱元璋道:“准奏。”

    茹瑺高聲道:“啓稟陛下,如今我大明大軍,業已有近五十萬調往東南沿海,更兼有十數萬水軍共同前往。”

    “各地造船廠,便也在大力趕製海船。只等年後開春,征伐倭國,以討不臣。”

    “而今遼東奴兒干,現沃土百萬裏,所屬大軍,定然不是小數,若再行調遣大軍,雙邊行事,則我大明內陸空虛。”

    “更有陝西反賊,佔據一方,也待以大軍鎮壓叛亂。”

    “兩權相害取其輕,是以臣認爲,可否暫行征伐倭國,先行鎮守遼東奴兒干。”

    茹瑺這話一出,朱元璋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其實茹瑺的話,並沒有什麼問題,站在他兵部尚書的角度上看,將大明大軍,兵分三路。

    伐倭,平反,鎮遼。

    調用大軍數以百萬計。

    若是盡皆順利,那自不必多說,可爲爲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

    這三方之中,重點在於伐倭,鎮遼。

    陝西反賊,尚在內陸,還還說,而這兩方,哪一方出了問題,便就不是小問題了。

    朱元璋問道:“以茹尚書所見,該當如何。”

    茹瑺作爲曾經最初面見太孫殿下之人,自然心中清楚。

    出征倭國,是爲了白銀錢財。

    鎮守遼東,是爲沃土糧食。

    糧食可爲錢財,可白銀可不能變成糧食。

    “臣以爲,當鎮守遼東奴兒干爲主,伐倭次之。”

    “倭寇之患,雖也極爲重要,可若比起百萬沃土,便就稍弱一籌。”

    “今年開春前,若可將多數糧種,播種於沃土之上,待到夏季,可獲巨量糧食,這可活多少百姓。”

    “便是再有天災,亦無須擔憂存糧不夠,且北方荒蕪貧瘠,百姓苦難,這般必可富北方之民。”

    茹瑺語氣沉重的說道。

    而在這個時候,眼睛最亮的,便就是朱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