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51章:雞肋之詹徽
    京師皇城,吏部尚書府。

    不是每一個官員,都會住在官舍。

    雖說像是到了尚書這等正二品的官級,衙內的官舍也是建得比較精緻寬廣,但有些功勞錢財的家族,一般也會在京師內城有屬於自己的宅院。

    如詹徽的宅院,就是曾經朱元璋賞賜給他爹的,這種賞賜,等於是連地契也一併送了。

    包括徐達的中山王府,常遇春的開平王府,藍玉的涼國公府等等,皆是如此。

    還有一些就是自己花錢買的,當然在位置上,肯定比不過陛下賞賜。

    朱英來的時候,詹徽早已經在大門口恭候多時。

    像是朱英這種舉動,非私下行走,爲了皇室體面,還有給予官員的一些準備時間,在做下決定的時候,便會有宦官前去通知。

    詹徽在接到通知後,讓府中立即準備瓜果點心,熱茶小食,而後自己便在大門口去恭候。

    這算是一個必要的章程,倘若直接過去,若是碰上詹徽出門,那豈不是說臣子的罪過。

    “臣詹徽,拜見太孫殿下,太孫殿下今日能夠前來臣之府邸,當真是讓臣這裏蓬蓽生輝。”

    花甲之年的詹徽,已然是兩鬢髮白,不過身子骨比較硬朗,說話中氣十足,眼神亦是炯炯有神。

    朱英笑着說道:“本宮也是興趣使然,便想着來詹尚書這裏來轉一轉。”

    聽着太孫殿下平和的語氣,詹徽心中喜不自勝,連忙躬身在前頭引路,至府中大堂,請太孫殿下上坐。

    待太孫殿下入座之後,詹徽這纔在下首坐下,而後僕從奉上香茗。

    隨口聊了幾句後,朱英道:“本宮若是沒記錯的話,詹尚書是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兼任的吏部尚書,迄今恰好三年整了吧。”

    詹徽拱手作揖:“回稟殿下,確是如此。”

    朱英道:“三年吏部尚書之職,本宮也詢問過,在詹尚書的管理之下,治理的井井有條,衆多官員,無有不服之人。”

    “這般倒是讓詹尚書多多費心了。”

    詹徽連忙說道:“不敢得殿下誇獎,臣只是做好本分之職責。”

    看着詹徽,朱英的心中少許有些感嘆。

    今年已是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中,若是在原歷史中,二月份藍玉案爆發,此刻已然是位居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的詹徽被牽扯其中。

    那時爲錦衣衛指揮蔣瓛告藍玉謀反,朱元璋任命皇太孫朱允炆和吏部尚書詹徽審問藍玉,藍玉不服。

    詹徽斥責他:‘速說實話,不要白白牽連旁人。’

    藍玉大喊詹徽就是他的黨羽,皇太孫朱允炆馬上下令拿下詹徽,隨後被誅。

    現在朱英爲皇太孫,藍玉自然倖存,沒有了藍玉案,自然詹徽也得以存活下來。

    或許是跟能力有許多關聯,雖然現在的朱元璋,還是有些滅淮西勳貴集團的想法,但是對於詹徽,並沒有提及要除掉的意思。

    這說明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是沒辦法掌控好詹徽這等人才,而朱英作爲太孫,完全有能力掌控。

    既是如此,便也就沒有必要除掉詹徽。

    詹徽有着酷吏的名聲,吏部尚書掌管官吏的管理,考覈,升遷,皇帝肯定顧不過來,唯一能幹的就是平衡之道。

    倘若詹徽名聲很好,反倒是不行。

    按照慣例來說,一般大臣連任三年,就會進行調動,這也是爲了避免權力過於被官員集中的體現。

    像是繁華地區的地方長官,基本上也是六年調動一次。

    不過直到今年,朱元璋依然沒有要動詹徽吏部尚書職位的意思,顯然對其目前的工作來說,感官還是不錯。

    詹徽是有才能的。

    這一點朱英也能感受清楚,在人才凋零的如今,大明的官場風氣還算是比較正向,雖說有着洪武大帝的威嚴在前,但詹徽的考覈,也是個中關鍵。

    “詹尚書當值三年吏部,應當對天下才子,都有一些瞭解吧。”朱英問道。

    聽到太孫殿下這話,詹徽眼中一亮,知道自己是猜對了。

    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手掌,已然準備好的老奴,從廳堂外走了進來,手中抱着i三本厚厚書籍。

    “回稟殿下,此三冊文書,是臣對於天下文人之記錄,借吏部之便利,將其一一記載清晰,以省爲劃分,姓氏爲別類。”

    “還請殿下過目。”

    詹徽的語氣之中,無疑是帶着幾分得色,他早便猜測太孫殿下肯定要來找他,且找他就是爲了官員的事情。

    朱英看着詹徽如此神情,心中感嘆史書記載果然沒錯。

    國榷評論詹徽:‘徽才敏果決,上所最委任。然好窺上旨,終及於禍。’

    可以想象,在之前的任職之中,詹徽必然多次,甚至是經常猜測老爺子的心意。

    這等行爲,當真是如同三國之楊修,論古至今,窺探上位心意者,又有幾人得過善終。

    史上朱允炆只因藍玉一句話,直接就把一位吏部尚書當場誅殺,這背後,說到底還是朱元璋的意思。

    當一個皇帝的心思被臣子摸透,身爲皇帝者,可並非是欣賞,唯有忌憚。

    當皇帝都在忌憚一個臣子的時候,臣子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這個情況下,唯死一途。

    不殺,心不安啊。

    到了現在這種情況,朱英算是明白當時曹操的選擇,也懂了老爺子爲何借朱允炆之手斬殺詹徽。

    不得不說,在見到目前的情況後,朱英的心中,都有一絲殺機浮現。

    只是這一絲殺機,在翻看詹徽送來的三冊文書之後,便就消失了。

    文書之上,對於每一個官員的才能,喜好,性格,甚至包括專長方向,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記錄。

    隨便翻翻,便有數百人之多。

    三冊文書內,至少有着近兩千人的記載。

    可見在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上,洪武十五年中秀才,四十九歲才入仕途的詹徽,爲何能平步青雲,不斷得到老爺子的重視。

    才一入仕,便就升任監察都御史,只用了八年時光,便成爲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吏部尚書,位極人臣。

    這一切和老爺子的看重有關,但這份才學,還真不是嘴上說說,確有真材實料。

    “這三冊文書,爺爺當是沒有看過吧。”朱英翻看一段後,放下文書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