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741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
    上海縣。

    這裏早就做好了迎接聖駕的準備。

    大大小小的官員一排排恭敬站在碼頭上等候,即便是已經過了半日,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這可是陛下,太孫親臨。

    別說是半日了,便是站上一整天,那也要等。

    “諸位打起來精神來,前方傳話,陛下太孫馬上就要到了。”

    在這數十名官員最前頭說話的是松江府知府。

    前兩日聽到消息後,他就連忙趕過來面聖。

    並且組織了大量的官員。

    雖說這裏是上海縣,可知縣在這些官員裏,只能算是末流。

    基本上就近稍微大點品級的官員都來了。

    大概又過了兩炷香的時間。

    只看到遠方一艘閃爍着金屬光芒,冒着濃濃黑煙的船艦,以遠超正常船隻的速度行駛過來。

    “鐵船,是陛下太孫。”

    “果真是鐵船,此生難得一見啊!”

    “如此之船速,天下無船可比擬。”

    “渾身鎧甲,這在海面上,哪還有船敢與之交鋒。”

    松江府水多。

    因此在這裏的官員,都是懂船的。

    本身很大部分的稅收,也是來自於這裏的漕運,造船廠之類,基本上都跟水運關聯。

    因此都很清楚這鐵船的意義。

    江面上,待看得清楚的時候,定海艦的速度漸漸的慢了下來。

    很多水手開始扯動風帆。

    這是關閉了蒸汽機,以風帆的動力來進行轉向,停靠。

    “臣等參見陛下,太孫殿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元璋跟朱英下船後,衆多官員立即跪拜起來。

    “免禮,平身。”朱元璋朗聲道。

    “謝陛下。”

    流程走完後,其他官員自然沒資格上前搭話,只有松江府知府小步上前,等候陛下諭令。

    “有些乏了,先去歇息會吧。”

    朱元璋吩咐道。

    最開始上船的時候,朱元璋還是感覺到很新奇的。

    不過隨着將近三個時辰過去,再新鮮也沒力氣了。

    定海艦是快,可和其他船一樣的顛簸。

    朱元璋如今年紀大了,下了船後還感覺身體有些飄。

    朱英看得細緻,連忙兩步過去攙扶着。

    “陛下,前邊準備了馬車。”松江府知府恭敬的說道。

    朱元璋擺了擺手:“暫且先走幾步。”

    本來就被船顛簸了一路,現在又上馬車繼續顛,朱元璋感覺骨頭架子都要散了。

    畢竟他今年已經七十二了,身子骨硬朗是硬朗,可恢復力差了許多。

    就這麼在朱英的攙扶下,算是散步走着。

    官員的外側,就是大量的士兵。

    附近的松江左衛,右衛,早已經是提前等候,隨行護送陛下,太孫安危。

    從京師過來,只有一艘定海艦,因此不可能說大量的宮廷禁衛跟着一起。

    一來是坐不下這麼多人,二來即便是乘船,也趕不上。

    松江左衛,右衛的都指揮使過來見禮。

    朱元璋只是擺擺手。

    朱英開口道:“陛下有些勞累,你們隨行護着就是。”

    “遵令。”

    兩名都指揮使在松江府內是一等一的大官,但在陛下跟太孫這裏,也就是個小嘍囉了。

    走了一段,朱元璋基本上也恢復了。

    其實像皇帝出行,基本上不存在看到什麼民情。

    朱元璋走的這條路,都已經被官兵封鎖,普通百姓也只能是遠遠的看着。

    至於什麼微服私訪,基本上是極其少見的事情。

    後世的康熙微服私訪完全就是扯淡,歷史上滿清的皇帝根本就沒有微服私訪的可能。

    畢竟從滿清建立到滅亡開始,民間的起義就從來沒有斷過。

    倒是朱元璋喜歡微服私訪。

    朱元璋出身農民,本身也極其容易混入到百姓羣體中,那都不是演,完全是本色出場。

    不過皇帝微服私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朱元璋輕易也不會這樣做。

    這幾年情況好轉了很多,在明初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忠心於蒙元的人。

    縱觀古往今來所有朝代,在亡國之際,文人自殺殉國的,唯獨於蒙元人數最多。

    在蒙元時期,漢人進士裏,爲蒙元殉國守節者高達六成。

    還有一撮人選擇歸隱田園,終身不爲大明工作。

    要知道在明初建立的時候,各級官員重定,朱元璋手裏的人才並不多,急需讀書人,或者有管理經驗的元朝官員協助。

    他們可以搖身一變,從蒙元變成大明的官員。

    但很多人拒絕了,甚至爲此退出仕途。

    譬如元末戶部尚書張昶,朱元璋當時見他是個人才,想要留在身邊。

    但張昶雖受到朱元璋的重視,重用,還給了許多賞賜,可心裏並不快樂。

    他本來是來招降朱元璋的,現在卻在給他辦事。

    後來朱元璋攻破杭州,抓捕了一批蒙古人官員。

    朱元璋爲了表示自己的氣度,就吩咐給了些錢糧讓他們去找北元。

    張昶一是委託這些官員調查自己在大漠的兒子是否還活着,二來寫了封奏章,請他們幫忙傳給北元皇帝。

    朱元璋從未放鬆過對這些蒙元臣子的監視,那個時候雖還未有錦衣衛,但已然有了原班人馬的雛形。

    奏章也自然被截獲。

    在奏章上,有一句是真正的傷了朱元璋的心。

    那便是寫着: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這是張昶自詡爲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向北元表達自己的忠誠。

    不過張昶並非關羽,朱元璋也不是曹操。

    在截獲了這奏章後,朱元璋當即就下令將其碎屍萬段,而後擲於水中餵魚。

    除了張昶,還有很多這樣的人才,在中原易主,大明建立後,紛紛自殺以全忠義。

    這似乎有些奇怪。

    說好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呢?

    其實並不奇怪,因爲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同。

    對於很多文人,世家來說,他們並沒有什麼漢族的概念,而是隻在乎自己的階級。

    在他們看來,忠君就是忠於給自己階級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