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839章:登基前夜
    洪武三十六年,冬。

    距離正旦,也就半月的功夫了。

    而今日,天空之中下起了皚皚白雪,這可把宮裏的宦官,上下的官員都給急壞了。

    誰不知道,馬上就太孫的登基大典,這要是耽誤了大事,那可是.

    “快快快,趕緊的,把這些雪今天都給掃乾淨了。”

    “這天上落下一片雪,你們就給打掃一片,可不能是壞了事,甭管是下多少,都得給清理乾淨了,這地面上呀,一片雪花都不能留。”

    管事太監急急忙忙的召集着小宦官們,對着整個皇宮進行清掃。

    只是人力怎敵天時,這雪不僅是沒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是越來越大。

    擡眼看向空中,是整個白茫茫的一片,盡皆被雪花給填滿了。

    “這可是如何是好啊。”

    整個皇宮的宦官們,都開始急了起來。

    要知道登基大典的規章制度下來了,裏面流程很多都是在皇宮裏舉行的,若是雪滑磕了碰了的,那都是大罪。

    上頭一怒,受罰的,自然是下邊。

    只是乾清宮裏,爺孫倆卻是一副完全不着急的樣子。

    “瑞雪兆豐年,看來明年,會是有個不錯的收穫。”

    朱英看着外邊的大雪紛飛,笑着對老爺子說道。

    朱元璋此刻精神煥發,紅光滿面,似乎外邊的風寒對其沒有半分影響。

    “這是老天爺給大孫的賀禮,咱看吶,這雪大致是一時半會停歇不下來了,倒是天卻沒那般冷。”

    “也不知等到大孫登基的那一日,是否還會下這般大的雪。”

    “或是那登基儀式,咱覺得可能要調整一番,若是雪大誤事,豈非是要傳出笑話。”

    朱元璋樂呵呵的說道,對於這次的登基大典,他也並未有太多擔憂。

    登基儀式這事,其實很多流程,皇帝本人就是主策劃。

    當然,一些細節都是大臣們來進行填充的。

    在朱元璋登基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個環節,那就是準備了一套帝王冕服,朱元璋親手把他埋掉,這是一種祭祀上天的方式,通過埋葬物品祭祀上天,而朱元璋這是他改朝換代的登基禮,所以有這一流程。

    然後百官帶頭朝皇帝老大埋東西的地方跪拜並奏報,瘞禮成。

    後邊是徐達,常遇春,這一批開國功臣們,扶持簇擁着朱元璋坐上金椅。

    這畫面就稍微有些辣眼睛了,不過寓意是被擁戴上去的。

    朱英這次的登基儀式的設計,就變化很大,跟朱元璋的完全不是一個感覺了。

    與其說是登基儀式,更可以看成是大閱兵。

    其中大部分的流程,除了祭祀上天外,大部分的流程都在閱兵之上。

    這也是爲了更好的體現大明天朝的威風。

    ——

    軍部,五軍都督府。

    “太孫令旨,在正旦初一這天,還有三十萬軍進行演練,這是登基大典,誰也別給我誤了事,否則小心頭上的腦袋。”

    “此番太孫把這等重要之事交予我,那就容不得半點差錯,從今日起,全軍進行嚴格操練,尤其是在軍容之上,更要重視。”

    藍玉意氣風發,他沒想到,太孫登基大典竟然會有大閱兵,最主要的是,這次的大閱兵總兵,還是他藍玉。

    這讓他感覺自己有些羞愧,之前他因爲義子的事情,還想着折返天竺擁兵自重,現在看來,太孫果然是信任他的。

    也因爲這個事情,讓五軍都督府上下,都興高采烈。

    在他們看來,太孫這是給了個信號,對軍部的信任和重視。

    軍部是五軍都督府的新名,這也新政裏面的一個環節。

    從此之後,軍部就不受朝廷節制,而是屬於皇帝直屬,只負責對外戰爭和對內平叛,屯田這一塊,也會被逐漸的分割出去。

    朱元璋定下的屯田兵,從朱英登基的那天開始,將會逐漸的淡出視野。

    以後大明的兵,將會通過嚴格的選拔和考覈,用來確保大明兵力的精良。

    面對武將的歡欣鼓舞,文臣們這邊就有些不願意了。

    “你說說,哪能是這樣安排呢,難道陛下也不能說上兩句嗎。”

    “歷朝歷代,哪個皇帝登基之際,會如此大費周章的安排將士演練,如今我大明富庶,但這也不能是這樣,治理天下,靠的是文人,而不是那些武夫。”

    “諸位,我看是得上奏一番,勸諫太孫不可如此重視軍部,我大明泱泱禮儀之邦,如今是萬國來拜,當是以禮儀爲先,這番兵戈展現,豈非是失了顏面。”

    禮部衙門裏,一禮部官員慷慨陳詞,語氣激昂的講述道。

    他是個老資歷了,也是個老學究,對於太孫的改革一直頗有微詞,只是在朝廷上,爺孫倆氣勢太盛,唱反調的基本上墳頭草都三尺高了,所以不敢言語什麼。

    也就只能是在衙門裏的時候,纔敢是這麼說上幾句。

    對此,其他禮部官員早就見怪不怪了,沒人迴應,稍顯幾分冷場。

    禮部尚書任亨泰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便轉而說道:“太孫殿下定下的樂曲,要氣勢磅礴,恢弘大氣,如此纔可不失我天朝威嚴,震懾四方蠻夷。”

    “這次登基大典的安排,對於我等禮部來說,是個重要的差事,要嚴格按照太孫定下的章程形式辦事。”

    到了今日這般光景,哪怕是成立了內閣,政務皆有內閣大臣安排,可誰能忽視太孫的意思。

    新政,那是太孫的新政,若誰真的覺得從此之後,皇帝什麼事都不用管了,那纔是蠢貨。

    只得看,想不想管。

    ——

    正旦前夜,除夕,

    乾清宮正殿好不熱鬧。

    所有的皇子們,全部都聚集了一起。

    包括朱允炆,朱允熥,還有其他的皇孫們,也都是出現了。

    浩浩蕩蕩足有上百人。

    雖然朱元璋有一百多個孫子,但現在很多皇子都還沒成婚,暫且孫子也就幾十人,因此這乾清宮正殿,還是裝得下。

    雖說有些擁擠,但也多了幾分親近和熱鬧。

    朱元璋也沒坐在龍椅上,而是在宴席的第一桌。

    朱允炆和朱英,分別坐在朱元璋的旁邊,其他的便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至於其他的皇子,就是另外的餐桌了。

    朱元璋本身就是農民出身,因此跟前面宋朝分餐制不同,家宴基本上都是合餐制,這樣也顯得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