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海潮西 >第十五章:魂兮歸來(二)
    張海風大人親自帶人來到碼頭上迎接,倖存的村民們也全來了。

    兩條船停穩後,趙捕頭率先上岸,向縣太老爺訴說找人經過,衙役們指揮村民們將屍體擡上岸來。

    人們圍上來認領屍體,碼頭上嗚咽之聲又起。

    張氏認出了秀秀的遺體,隨即跪在了地上以頭碰地哭得死去活來,摧心的哭聲和頭碰石板的“咚咚”聲混合在一起,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已經沒有人忍心去看了。

    但是,無論什麼事情,應該面對的人,始終還是要面對。

    面對這種情況。張百齡束手無策!

    村民們無論怎麼勸說,都不管用了。

    從昨天早上開始,張氏懷着一線希望趕往郭家村,可見到的卻是哥嫂的屍體。

    然後,哥哥唯一的兒子又丟了。

    侄女雖然不見了,但張氏還抱着一點點兒僥倖的希望。

    但是,現在秀秀的屍首就在眼前!

    她所有的希望都變成了失望。

    噩耗接踵而來,張氏徹底絕望了,她真的不想活了。

    最後,就連張海風知縣也實在聽不下去了。

    他覺着,如果不給眼前這個悲痛欲絕的女人一點兒希望的話,那麼,接下來恐怕就又是一條人命。

    稍稍地考慮了一下之後,張海風大人也過來勸說道:“張氏,你聽本官給你把這件事情分說清楚,待本官說完之後,你想做什麼,本官絕不阻攔,更加不許別人攔你!”

    見縣太老爺說話了,碼頭上的嘈雜聲小了許多,只有張氏的哭聲依舊如前,更加地顯得突兀刺耳摧人心肝。

    張海風不由自主地點了兩下頭,又搖了搖頭,然後他提高了聲音繼續說道:“郭家村出了這麼大的慘禍,說起來都是本官無能!

    身爲海寧父母官,卻不能保護治下百姓的安全,我慚愧萬分!

    過兩天,我一定上奏朝廷,請求朝廷發兵剿滅倭寇,爲死難的村民報仇雪恨!

    另外,我準備明天上午全村大出殯,讓死者入土爲安。

    至於郭濤,他是個剛強的孩子,本官一定要見見他!明天下午,我會派人繼續尋找!

    本官真的不信,我們這麼多人還會找不回個孩子!”

    說到最後,張海風特意加重了語氣。

    果然,張氏的哭聲低了許多,變成了嗚咽。

    張縣令悄悄地瞄了那個滿臉鮮血的女人一眼,感到剛纔那番話很有成效。

    於是繼續發揮:“這六位姑娘的遺體,我打算安葬在一起。

    然後,我會表奏當今萬歲,好歹要給孩子們請一個名份來。

    至於那些倭奴的屍體由趙捕頭負責處理,先斬下頭來,送往杭州府,爲郭家村村民們請功!”

    村民們都跪下來叩謝縣太老爺的恩德。

    隨即,村民們帶了自家女兒的遺體陸續離開。

    張海風知縣看了一眼張氏,對張百齡說道:“難道你不給你們家的女兒換一身乾淨的衣服嗎?”

    張百齡答道:“遵命,老爺。”

    張氏心道:“對呀!

    孩子是乾乾淨淨來的,一定要乾乾淨淨地走。無論如何也要給孩子洗個澡,換上一身乾淨衣服,然後再送她走。”

    於是,張氏踉蹌着起身,同丈夫一起領了秀秀的遺體,搖搖晃晃地回家去了。

    忙了整整一天一夜,張海風大人也實在累壞了。現在剛想喘口氣,又有四家丟了女兒的人找來了。

    張大人在李勇家的大院子裏整整地轉了十個大圈子,然後纔對來人說道:“丟了的女兒,你們自己先想辦法去找。

    如果找到了,那麼,你們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到縣衙門去找本老爺!

    假如沒有找到,那麼,這件事情以後就不要再提了。”

    說完之後,張海風側過頭去,目光越過李家高大的圍牆遙望着遠方蔚藍的天空,再也不說一個字了。

    四位姑娘的家人琢磨了很久之後,都悄悄地離開了。

    十九大清早,縣太老爺派來了三十輛大車,爲遇難的一百六十三位村民出殯。王哲明千戶也派了三百衛所兵來幫忙。

    全村大發喪,一切從簡。

    午後,張海風縣令先派趙捕頭帶領原班人馬再去尋找郭濤。

    而後,他親自帶着衆人上山,爲六女尋了一處吉地,安排下葬。

    別看張海風長得其貌不揚,身材矮胖,走起路來像個肉球滾來滾去,但其人學貫古今,有學問,是進士出身。

    他選的這塊地方還真不錯:遠望廣海,背依羣山,左側流泉叮咚,右有碧樹奇花。從遠處看,此處草木繁茂,鬱鬱蔥蔥,藏風聚水,還真是一處最上品的吉壤。

    二十日中午,出海找人的兩條船回來了,仍然沒有郭濤的任何消息。

    張百齡推心置腹地與妻子談了一番心裏話:“這兩次出海尋人,雖然沒有找到郭濤,但也沒有見到他劃的那條小船。

    依我看,有可能濤兒已經被過往的船隻救走了。

    咱們這就回到家裏去等着他,說不定哪一天,他自己就跑回來了。

    如果你想不開,尋了短見,那麼,等濤兒回來的時候,他就真的沒有一個親人了。

    郭濤這孩子,吉人天相,肯定沒出意外。”

    一番話,說得張氏心中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她低頭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侄兒真要是沒事,我卻死了,豈不是死得太冤了嗎?

    再則,到那時候,侄兒回來了,我已經死了,誰來照顧他呀?”

    想通了此處,張氏也就放下了尋死的念頭。

    可轉念一想,她又覺得奇怪,平時老實巴交、腦笨舌拙的丈夫今天談起事情來怎麼說得頭頭是道?

    張氏百思不得其解。

    她當然想不到了。

    爲了教會張百齡這番道理,德高望重的趙捕頭愁得一夜之間腦袋上又多長出了好幾百根白頭髮來。

    二十日午後,郭家村倖存的村民們全部出去投親靠友,都搬遷了。

    張百齡夫婦也回到了縣城家中,日子還要照常過。

    只是,從此以後,張氏出了點兒問題,在沒有事情可以忙碌的時候,她總是望着家門外發呆。

    當日傍晚,海寧知縣張海風大人在衙役們的簇擁下回到了縣城。

    如今,該安撫的,都已經安撫完了。應該酬謝的,當然還要接着酬謝。

    張海風縣令當晚設家宴宴請王哲明千戶。

    大家同朝爲官,道誼情深,張大人是虧待了誰也不會虧了自己和弟兄們啊。

    酒足飯飽之後,張大人又送了一份重重的厚禮給王千戶,以感謝王大人對縣衙門工作的有力支持。

    當然,最近所有的開銷都是用李勇的家資結賬。

    李勇的家底兒足夠厚,不止白銀萬兩,而是兩萬兩還有餘。

    王哲明千戶滿意極了,深感彼行不虛。

    隨後,張海風知縣將六女之事表奏朝廷。

    過了一個多月,聖旨到了。

    洪熙天子封六女爲“貞潔烈女”。

    並且,洪熙皇帝御筆親書了“貞潔烈女”四個大字。

    這真是了不起的封賞!

    至於剿滅倭寇之事,聖旨上沒提,張海風知縣也沒敢問。

    聖旨最後吩咐:“沿海百姓,從速內遷,以避倭亂。”

    第二天,張海風縣令找來了縣裏最高明的石匠,將當今聖上御筆親書的“貞潔烈女”四個大字刻在一座高大的石碑上。

    當然,張大人吩咐石匠在四個大字的下邊又添上了“之墓”兩個小字。

    墓碑背後則記述了此次郭家村倭禍的經過。

    又選良辰吉日,張海風知縣帶人重修了六女墳墓,將石碑樹立於六女墓前。

    至此,此事終於告一段落。

    而郭家村則成爲了聞名遐邇的兇村,再也無人敢居住。行人路過,到了這裏都繞着走,唯恐冤鬼上身。

    自此,郭家村陷入了久久的沉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