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過河卒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使徒託羅努斯
    儒門死於故步自封,道門有感於儒門的前車之鑑,做出了諸多改變,包括且不限於以平等取代綱常,強調開源更在節流之前等等。

    開源其實就是發展。

    發展又分爲兩個方面,一是物質層面,二是思想層面。

    物質要發展,不能閉門造車,不能是一潭死水,要有流動,變成活水。外面的人走進來,裏面的人走出去,不僅僅是人的流動,太平錢的流動,更是思想和觀念的流動。

    自玄聖以來,道門就提倡要解開儒門對思想的層層束縛,可是難免面臨一個問題,一個被束縛住了手腳的人如何解開束縛自己的繩子呢?大多數情況下,思想是沒法通過自己來發展的。

    那就需要交流,如果有人從外面帶來了新的思想,與已有的思想交流,繼而碰撞,產生火花,那就是進步。

    思想的交流無所謂誰高誰低,而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代大掌教時期,徹底明確了這一點:這種思想的碰撞,哪怕激烈一點,甚至是出格一點,都在可以討論的範圍之內,是利大於弊的。哪怕你我的觀點不同,也是可以和平交流並且討論的。

    雖然在五代大掌教時期,這種態勢有所倒退,但到了六代大掌教時期,又迴歸到原本的路線上。

    由此,道門有了“西學”的概念,即不妄自尊大,向西方的優點長處學習,對其缺點引以爲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儒

    門的聖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不恥下問。不能因爲西方有種種缺點,就對他們的優點視而不見。也不能因爲西方有種種優點,就覺得他們是地上天國。要辯證地看待西方。

    要善於學習,尤其是向敵人學習。

    西學的盛行,使得中原大地產生了諸多變化,小到大時辰和小時辰,大到鐵甲艦的改良。無疑促進了中原的發展和東西方的交流,卻也使得聖廷得以窺見東方世界的一角。

    有感於道門的強大,聖廷沒有像過去那樣喊打喊殺,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來到東方,這並不代表聖廷沒有什麼想法,其實聖廷這些年來一直小動作不斷。

    不過道門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採取對等了的反擊,在新大陸方面給聖廷添了很多麻煩,比如新大陸風起雲涌的獨立大起義,便有道門在背後進行支持,西道門居功甚偉。

    這就變成了你中有我且我中有你的局面。

    聖廷可以把手伸到東方,道門也可以把手伸到西方。

    在這種情況下,聖廷的教義也在東方有了小範圍的傳播,談不上“根基”二字,卻能看作是一個錨點或者座標。

    這就給神國交會打下了基礎。畢竟茫茫大海,一艘船想要找到另外一艘船,並不容易。若是有了錨點或者座標,就要容易許多。

    在真實世界,雙方還能劃定疆域,定下規矩,不許如何如何。在獨屬於神仙們的領域之中,就

    很難區分了。這就像大航海時代剛剛開啓的時候,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基本沒有規矩可言,只有弱肉強食。

    當來自聖廷的神國靠近並“緊鄰航行”時,供奉着女神聖像的神殿上方隨之浮現出一個巨大的身影。

    這個身影,很難用言語去形容。

    好似兩個巨大無比的圓環交錯在一起,構成一個“乂”的形狀,每個圓環上都生滿了眼睛,每隻眼睛比成年男子還要巨大,兩個巨大圓環不斷旋轉,一個極快,一個緩慢,上面的眼睛隨之不斷眨眼,忽明忽暗。在兩個巨大圓環交錯的正中位置,還有一隻更爲巨大的眼睛,幾乎與伊奘諾尊的頭顱差不多大,眼珠緩緩轉動,似乎在打量四周的一切。

    這是聖廷的使徒,無上意志的使者。

    不過在東西方交流的時候,西方傳教士爲了讓東方百姓更容易理解使徒的含義,將其對等翻譯爲東方語境中的天使。“天使”本是天子使者的意思,就算道門廢黜了天子,那也是天朝皇帝使者的意思。不過如今在許多時候卻指代聖廷的使徒。同時西方傳教士還將無上意志翻譯爲天帝或者昊天上帝,同樣產生了很大的誤解。

    隨着東西方交流的加深,道門嚴令禁止了這種不準確的翻譯,天帝就是天帝,不是無上意志。天使就是天朝皇帝的使者,也不是聖廷的使徒。不能有半分混淆。

    除此之外,道門強調人間以人爲

    主,以人爲本,禁絕一切類似尊稱爲“祂”等聖廷習俗。

    世人誤以爲使徒是人形並生有羽翼,其實不然。

    這種形象是聖廷爲方便傳教加工後的樣子,或者說這是使徒們化爲人形後的樣子,就如大妖們化作人形。玉藻前的人形狀態是個千嬌百媚的大美人,可她的本體卻是白麪金毛九尾狐,體型龐大,如同一座小山。

    使徒的本來面目十分恐怖,甚至已經超出了凡人能夠理解的範疇,是不可名狀之神。畢竟白麪金毛九尾狐還是狐狸的範疇,《山海經》中的各種荒獸們也還有基本的獸類特徵,至多是同時具有人和獸的特點,而使徒的形象則完全不與人或者獸沾邊。

    僅僅是這種形象,就會使得看到它的人產生巨大恐懼,再多看一眼甚至會徹底瘋狂。

    所以聖廷中又有一個說法:不可直視神。

    正因如此,聖典中記載,使徒遇到人的第一句話都是:“孩子,不要害怕,我是無上意志的使者。”

    清微真人自然不會恐懼或者失控發瘋,也不存在不能直視的說法,他立時認出了這位不可名狀之神的來歷,正是聖廷三大使徒之一的託羅努斯。

    使徒們分爲三個層級,神聖、聖子、聖靈。三大使徒就是神聖級別,對應道門的仙人,甚至是仙人中的佼佼者。其次是聖子級別,對應道門的僞仙級別。最次是聖靈級別,對應道門的造化天人。

    託羅努斯生了

    這麼多的眼睛,還有一個如此巨大的眼睛,自然也注意到了清微真人的存在。

    所以託羅努斯並沒有貿然侵入伊奘諾尊的神國,也沒有降臨現世,只是隔着兩個神國的界限遠遠注視着。

    如果託羅努斯直接降臨,其後果是不可預料的,這無疑會越過道門的紅線,甚至會引發道門與聖廷的第二次戰事,亦或是會使得道門加大對新大陸的支持。這無疑會讓聖廷在新大陸的局面雪上加霜。

    關鍵在於落人口實,也許聖廷不在意這個,道門卻很在意師出有名。如果是聖廷主動挑起戰事,那麼道門內部就能迅速達成統一意見。換而言之,道門進行反擊所能動員的力量與道門主動進攻所能動員的力量差距巨大,如果聖廷主動送來話柄,那麼西婆娑洲的局勢就很危險了。

    更關鍵的一點,它的降臨也是一種入侵,會引起伊奘諾尊神國的反擊,這是不受伊奘諾尊控制的,而是神國本身的自發反應。除非伊奘諾尊能夠重塑金身再次掌握神國,否則無法停止。

    若是拖延時間太長,會生出更大的變數。

    清微真人之所以沒有絲毫慌亂,就是因爲他提前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所以把整個鳳麟洲的家底都搬來了,足足五位長生仙人,就是託羅努斯與伊奘諾尊聯手,也無法扭轉戰局。

    託羅努斯十分明白這一點,它甚至不能在此地停留太長時間,否則自身也會有危

    險。

    所以它只是將一件物事傳送到伊奘諾尊的神國之中,然後便迅速淡去。

    就好像是道門之人已經登上了伊奘諾尊所在大船的甲板,正在與伊奘諾尊進行白刃戰。就在這個時候,聖廷的大船迅速駛來,開始與伊奘諾尊的大船緊鄰航行。如果聖廷大船貿然接舷,未必能救得了伊奘諾尊,反而還給了道門中人登上聖廷大船的機會,引火燒身。

    所以聖廷的大船沒有接舷,只是將一個包裹丟到了伊奘諾尊的船上,然後迅速遠離了伊奘諾尊的大船,就此遠去,並不給道門發難的機會。

    這個所謂的“包裹”,是一本漆黑封面的書冊,與中原的線裝書不同,這本書是典型的西洋風格,封面上繪着獰笑的骷髏和暗日,背景則是代表折磨與混亂的扭曲花紋。附有金質的鉸鏈和搭扣,並配有堅固金屬製成的鎖。

    託羅努斯送出這本書的同時,也一併解開了鉸鏈和搭扣上的金鎖。

    毫無疑問,鉸鏈、搭扣和鎖是這本書的封印,而託羅努斯則包藏禍心地解開了封印。

    書頁自行翻開,嘩啦啦作響。

    這本書的書頁是由剝製下來的皮膚製成——來源於前任失敗的抄寫員。書中的書頁裝飾着由金箔製成並繪成奇怪獸形的花紋,並且書頁上的文字均由鮮紅色的墨水寫成,彷彿血書,持續地放射出奇異的綠光,沿著書脊強烈的閃動。

    這一刻,清微真人已經不是心

    血來潮,而是心潮澎湃,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