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唐:抗旨就能變強 > 第640章 找人出來頂缸
    “悖逆之罪”自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說李愔是皇子,單隻說這一次出兵漠北覆滅薛延陀,李愔率軍突襲數千裏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殺得漠北人頭滾滾屍骸如山,致使鐵勒諸部百年之內都不會有力量侵犯大唐北疆,這份功績,放眼朝堂,誰人能出其右?

    現在的李愔,氣候已成,說是軍方的“榜樣”亦不過爲。

    這樣的一個人若是跟“悖逆之罪”扯上關係,丟的是皇帝的臉面,動搖的是大唐的軍心。

    就算李愔當真有“悖逆之罪”,也只會以其他的罪名予以懲罰……

    他現在要做的,就只是將李愔推出來,如此而已。

    畢竟此事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推個人出來“頂缸”,這個人選其實誰都有可能,現在他將李愔推出來當靶子,其他人難道還不知道應當如何做麼?

    就讓大家的火力全都擊中到李愔身上去吧……

    能夠混到貞觀一朝的朝堂之上,沒有一個是白給的。

    長孫無忌的話音一落,大家便眼睛亮起來,除去馬周這等跟李愔關係密切、私交甚好的官員,其餘人都怦然心動。

    許敬宗第一個站出來,白胖猥瑣的臉上此刻滿是慨然。

    義正辭嚴道:“京兆尹此言差矣!風箏一物,古已有之,春秋之時用以軍事,入隋以來多做娛樂,無論王侯公卿,亦或販夫走卒,人盡皆知。”

    “然則,吾等只見過燕、鳶、蝶等等形狀,皆是飛鳥,寓意翱翔天空,可誰曾見過以龍之形狀扎制風箏?”

    “自上古而始,龍便是瑞獸,見之則吉、拜之則祥,更且,誰人不知龍乃帝王之象徵?”

    “趙王才華橫溢、學究天人,自然更不會不知。可他明知如此,卻不扎制一個虎,也不扎制一條蛇,偏偏要扎制這樣一條龍……”

    “其心思之歹毒,已然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盡知矣!”

    娘咧!

    李愔眼睛都紅了,恨不得衝上去將這個混蛋掐死!

    什麼叫司馬昭之心?

    你們將老子推出來頂缸也就罷了,還要冠以一個謀反的罪名?

    老子抱你兒子跳井了,還是禍害你閨女了?

    眼瞅着這幫子老奸巨猾的東西是要置自己於死地呀,這時候也別講究什麼風骨了。

    李愔上前兩步,拜伏於地,扯着嗓子就是一生乾嚎:“父皇,兒臣冤枉吶!”

    李二自然知道李愔是冤枉的。

    陰謀悖逆,篡奪皇位?

    絕無可能。

    時至今日,李唐皇族的統治早已根深蒂固,不是沒人可以掀翻李唐皇族的皇位,但這個人絕對不會是權力盡皆來自於皇帝的李愔。

    沒有了皇帝的詔命,右屯衛數萬兵卒誰會聽李愔的,跟着他造反謀逆?

    況且,李愔也絕無理由這麼幹,皇位遲早都是他的。

    不過看着李愔一臉悲愴滿是冤屈的表情,李二氣便不打一出來。

    你冤枉?

    你特麼還能有老子冤枉?

    老子就坐在兩儀殿裏,沒招誰沒惹誰,結果天上飛來一條神龍便“天降祥瑞”了,然後這“祥瑞”又莫名奇妙的成了一個大風箏……

    你說你冤,老子的冤屈跟誰說?

    李二面沉似水,對於李愔呼天搶地的作態無動於衷,環視殿內諸臣一眼,沉聲問道:“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馬周正欲開口替李愔開脫,岑文本上前一步,顫巍巍說道:“許延族之言,實在是無中生有,顛倒黑白。”

    “不過是一個風箏而已,固然引起一場誤會,只需向百姓解釋清楚,自然一切謠言盡皆平息。”

    “不過趙國公有一句話說的也有道理,此事既然因趙王而起,他自然是脫不開干係的,似他這般於京城之內放飛風箏,的確有覬覦皇宮之嫌疑,應當予以懲罰,以儆效尤,並且制定律法,予以杜絕。”

    他比馬周想得更深一層,如今趙王地位漸漸穩固,朝中大臣逐漸向趙王靠攏,與長孫無忌等關隴貴族形同陌路,針鋒相對。

    若是任憑長孫無忌揪着這件事的後續影響不放,說不得就會在朝中掀起一場風波,不知有多少人將會被波及,這對於目前穩定的朝政極其不利。

    李愔需要的是穩定,長孫無忌等人要的纔是變數。

    李愔功勳赫赫,又深得皇帝寵愛,將他推出去頂這個缸再合適不過,反正陛下也不會當真將他如何。

    若是陛下遷怒於他人,勢必要牽扯出一場動盪來……

    如今,也只有委屈李愔了。

    吏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此前還一直老神在在置身事外,聽了岑文本之言,頓時反應過來。

    連忙上前站到岑文本身邊,附和道:“陛下明鑑,岑侍中所言極是,趙王固然是無心之失,但造成如今這般影響,若不對其懲戒,有失公允。”

    中書侍郎杜正倫亦道:“微臣附議。”

    ……

    李愔大怒,娘咧!

    一個兩個的都看小爺不爽是吧?

    落井下石啊簡直!

    不過信念一轉,他就明白了岑文本、李道宗等人的意圖。

    這是讓小爺出去頂缸,將這件事儘早完結,一面牽連太廣,導致朝政動盪……

    說實話,李愔可以理解。

    他現在鋒芒正盛,這固然與他最開始“不站隊”的初衷相悖,但是隨着時局的發展,這已經是無法逃避的選擇。

    除非他願意與那些個世家門閥同流合污……

    眼下最亟待去做的,便是保持朝政的穩定,使得太子能夠安穩的行駛儲君的權力,逐漸培植屬於東宮的力量,儘早完成接班的準備。

    但是這也不代表他願意被大家推出來頂缸啊!

    憑什麼?

    小爺就只是放了個風箏而已!

    百姓們因此誤會,與我何干?

    還有沒有王法了……

    不過很顯然,李二沒打算跟他講王法,這件事必須有人站出去頂缸。

    在李二看來,這個人選最好是李愔。除去那些個政治方面的考量權衡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解恨吶……

    李二略一斟酌,道:“此事影響甚壞,後果難料,李愔難辭其咎。”

    “不過念在其乃無心之失,着即降爵一等,予以懲戒,以儆效尤。李愔,汝可心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