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 >第81章:龍骨車
    “擬令。”

    看着這麼大的湖泊,趙泰滿腦子都是怎麼利用,以此來達到利益最大化。

    話語剛從口中說出,一旁的尤闞就已將筆和本子拿在手上。

    “着人手探明此湖水源之始,泄水幾處,若缺口小令匠人部封堵,此水關乎治下飲取之用,應減少外流。”

    “另探明趙莊飲馬河之水,是否經由此處匯聚,若水由此出不可堵截斷流,維繫原狀即可,此令下發當儘快施行。”

    尤闞記憶力好,速寫的本事不行,但也一字不落的寫了下來。

    趙泰看過後沒有問題,就讓人下去派發。

    實際也就是由隨行人員通過步話機,複述給黑山村的情報部,讓他們傳遞給相應部門過來處理。

    接着趙泰沿路來到湖邊的平地上,持刀挑開地面和雜草。

    發現也就表面有一層泥土覆蓋,下面要麼是碎石,要麼就直接是石頭層,河沙都沒有。

    不過這也對,飲馬泉是以湖泊的形式存在,泄水口肯定不止一處,哪怕下大雨也不會讓湖泊像河水一樣流動,對岸邊造成沖刷。

    沒有河沙粘土,再正常不過。

    再看這湖邊的山川地形,都是肉眼可見的石山石丘,也就山縫裏能長些樹和灌木草叢,沒有大樹的生長條件。

    跟外面一比,這裏除了有水,簡直一無是處,連開墾荒地都沒有條件,只能用荒蕪來形容。

    但這正是趙泰想要的地方,空曠不適合種植,正好可以開發出來居住,建兵工廠和教育場所。

    真要適合種植,土地肥沃的話,趙泰才真的會糾結。

    “但是這裏的石頭好像沒那麼容易獲取。”

    趙泰幾個起落站在一塊聳立卻有明顯侵蝕痕跡的石頭上,看向周圍的石頭層。

    風雨把石山沖刷得模樣不一,但每一塊石頭表面都有流水槽,裂縫都很少見。

    相比那些躺在地上可以移動的石塊,這些石頭小山更像是總體石山上長出來的塊或刺狀物。

    想要獲取只能硬砸,或是在上面燒火讓它炸開裂縫,無論哪一種都很費力費時。

    幾萬人想要建造房屋,安定的住下,石頭成了必不可少的建造材料。

    伐樹造屋雖然可行,但不牢固,也容易引發火災。

    “炸藥的事該進行製造了,建磚房雖然更好,但哪有就地取材來得方便。”

    黑山腳下的趙莊磚瓦窯早就增加了三倍數量,產出除了第一個月是按磚瓦窯的製造總數來算。

    但在之後每兩天就能燒出一批,錯時磚瓦胚晾乾法,讓兩窯的運作毫不停歇。

    爲此在磚瓦窯旁邊還建起了一個佔地面積不小的晾乾棚,防止雨雪天氣導致磚瓦胚毀於一旦。

    就爲了這些磚瓦,飲馬河的水被用到了極致,到下游更是已經枯竭看不到水的痕跡。

    趙泰因爲這個,還讓人建了兩個堤壩。

    上一個堤壩蓄水,把水量和水平面增高,留出兩個出水口並在那建了兩個水車。

    挖建溝渠引水流進趙莊,給磚瓦窯提供用水便利。

    水車當然也是趙泰抄來的,原本水車這東西在東漢就出現了,也就是趙泰現在所處的東漢末。

    這時候的水車叫翻車,也稱龍骨車,類似傳送帶一樣的東西,需要人力驅動。

    翻車的出現始於漢靈帝劉宏,是他讓一個叫畢嵐的人制造。

    後來由諸葛亮改造,用於蜀漢集團農業種植。

    也有人取名叫孔明車的,這很沒道理,畢竟諸葛亮只是改造應用,不屬於他的原創發明。

    改造後是新的,用他的名字命名很合理?那就沒事了。

    趙泰抄的水車是立起來的筒車,像圓形風車的那種,在有水流動的地方不需要人力就可以自己運行。

    當然也可以用人力,死水處才用。

    不同於那些匠人看不懂,造不出的現代物件。

    筒車的存在讓匠人由衷的心馳神往,建的時候津津樂道,建完運行的時候驚歎連連。

    提起來就對趙泰一頓猛吹,看那筒車就像是看神物。

    傳出去能利國利民的物件,誰又敢說不是神物,至少這東西只要知道原理就能造。

    抽水泵?那算了,給趙泰發展十年都不一定能自主造出來。

    大量磚瓦產出,讓趙泰治下的建設能力更上一層樓。

    除了運用在住房建設上,還應用於別的地方。

    例如磁鐵礦附近,現在已經在建造冶鐵爐,木炭更是在開闢道路的時候從沒有停過燒製。

    土地沒有開墾,在大後方沒有建起來之前,土地暫時被趙泰給拋到腦後,全靠他輸血硬撐。

    在這段時間裏,匠人部最忙最苦,同時也是除軍隊以外人員最多的部門。

    完善程度遠不是如刑法,教育,戶籍管理這些部門可比。

    就連情報部,軍隊這些都比不上,這裏指的是各部門的人員及制度完善,非按人數比較。

    畢竟比人,誰能比得過軍隊。

    在建冶鐵爐的同時,趙泰也在道路貫通的第一時間,同意了齊周及匠人部遞交的下一步動向。

    那就是運磚瓦到飲馬泉,規劃出一片地方建窯燒製石灰,用來建造各種居所。

    水泥?趙泰可沒那麼大的精力輸送那麼多水泥過來,就像他定下的策略一樣。

    可以比不上後世,但必須要學會自給自足,靠他一個人明顯是不行的,除了技術。

    “這模式有黑心老闆的即視感,土地不開墾種植,專搞建設卻只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

    “比如糧食,布匹這好幾個種類。”

    偏偏趙泰設立的是以工代賑制度,按個人幹活所得計分,也就是工分一樣的東西,再用工分換物資。

    想換多少都行,趙泰足量提供,用勞動所得換取豐衣足食,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也正因爲大搞建設,在這飲馬泉周圍必須好好規劃一番,這方面趙泰沒有第一時間在另一個世界發佈有獎懸賞。

    因爲他這裏還沒有探明周圍地勢,水的源頭,泄水口,哪怕是哪有山洞都不能漏掉,必須做到應用合理。

    水要牽引建渠,兵工廠要隱祕安全,那都是要考慮的事情。

    “還有電的問題。”

    趙泰看着飲馬泉,想到還未探明的泄水口,水力發電這四個字就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