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宏武王朝 >第二卷 第五十二章 隔閡
    李耀武一愣,懷疑是否自己幻聽,陳參事之前可都是稱呼自己爲押衙。見陳秉文一臉嚴肅作揖行禮後,連忙站了起來,打着赤腳快步出了水桶,拉住陳秉文的手說道:“先生,這如何敢當!”

    陳秉文道:“若明公不棄,秉文願效犬馬之勞!”

    李耀武納悶的想道:陳秉文三十歲出頭,乃進士出身,諾大個靈州也就十多個進士,以他的身份,遲早會成爲節度使屬官大員,這是唱的哪一曲?

    說道:“先生,耀武何德何能,能得先生如此信任?”

    陳秉文道:“明公且勿妄自菲薄。秉文認爲,明公有抱負有作爲,又有憂國憂民之心,能屈身下士,恭己待人,愛兵如子,軍民擁護,信義與武勇著於朔方內外,真當世之英雄。”

    李耀武道:“先生過譽了,耀武愧不敢當。”

    陳秉文道:“不知明公之志如何?”

    李耀武嚴肅說道:“先生,耀武只願天下一統,國泰民安!百姓都有衣穿、有飯喫、有房住,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教。”

    陳秉文道:“此亦秉文所願!可自安史之亂以來,干戈不息、亂賊橫行、禮崩樂壞、生靈塗炭,不知何時才能終結!”

    李耀武心想,陳秉文不可能會未卜先知,瞭解到五代十國現還只是開頭,爲何說不知何時才能終結。

    李耀武試探着說道:“先生,今上外號李橫衝,勇猛作戰數十年,戰功赫赫;又爲人重義,性情謙和,善於納諫,勤儉不尚奢靡,系不可多得的明君;現朝廷禁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先滅梁朝,敗契丹,又佔兩川,天下三分已得其二,一統在即,爲何是不知何時?”

    陳秉文道:“明公所說有理,但朝廷內憂外患尤在。先說內憂,今上現已60高壽,而儲君未定,能克繼大統者有三,養子從柯,次子從榮,三子從厚。皇三子年幼卻因相貌酷似今上,尤受寵愛,今春得以尹京(京師河南府尹)、判六軍諸衛事(禁軍首領),雖無儲君之名,已有儲君之實,然當下亂世,又如何能令驕兵悍將服從。養子從珂,勇猛剛毅,戰功彪炳,尤如今上當年,且於去年今上監國之時,得掌京師兵馬大權,現雖出局外放河中節度使,仍不可小覷,且今上故事尤在,他日必生內亂。另兩川雖平,卻大將被殺,人心不附奈何。契丹日益坐大,而河北愈加削弱,外患尤爲嚴重。所以不知天下何時太平。”

    李耀武聽完,心中卻是極爲震撼,尤其是今上已高壽,而儲君年幼威望不足不能收服手下驕兵悍將,這是最主要的矛盾。因爲現爲亂世,不是那太平時期一個幾歲的小孩也能順利繼承大統。唐末以來,從上往下,都是混亂之極。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這是這時期武將的豪言壯語。這句話的魔力,和陳涉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同等。所謂天子,原來也不過如此!什麼天命,不過如此!從皇帝到節度使,從將領到士兵,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忠義勇信之士稀少,常見的乃是以下克上,造反與背叛。

    想到此處,更覺得訓練士卒,除了要講規矩、守紀律、聽指揮,還應給將士們普及儒家教義,尤其是當下所缺失的仁義禮智信,還有就是手下各都都頭更應重點抓緊培訓。

    李耀武本就對陳秉文非常尊敬,現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恭敬的說道:“那先生何以教我?”

    陳秉文道:“朝廷的困擾,方鎮亦然,朔方亦不能例外。聽聞節帥已病重,而儲帥威望不足,他日必有內亂,明公駐軍靈武,瞬間能帥軍抵達靈州,他日靈州必爲明公所有。”

    李耀武心中一驚,頓時汗如雨下。一直以來要求自己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卻瞬間破功,自覺城府尚需繼續修煉,也對這文人蠱惑人心之本領,不得不服。

    陳秉文又道:“朔方只有在明公之手,才能重新煥發出昔日輝煌。”

    李耀武仍是不吭聲。

    陳秉文繼續說道:“道理很簡單。靈州漢人有限,只有能招撫党項羌人,才能走出朔方。招撫党項羌人,只有明公能做到,也相信明公能做到。所以秉文願爲明公馬前驅,效犬馬之勞。”

    陳秉文目光灼灼的盯着李耀武,頓了頓,又說道:“聽聞明公立志收復河套豐州,是否屬實?”

    李耀武心中已恢復了平靜,因陳秉文一向說話做事嚴謹,現又態度誠懇,不像是刺探,點了點頭,說道:“確實立誓收復河套。”

    陳秉文道:“契丹國大,而靈州漢人稀少,明公就算全有朔方之後,又用何人前去長期守衛河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得不防。”

    李耀武覺得陳秉文所說十分在理,心想自己也是忠勇之士,卻聽人一席話後,心中已對韓璞有隔閡,就像被種了一棵刺。當今亂世,將士們都嚴重缺乏信義,更何況羌人。

    陳秉文說道:“朔方節度使歷來遙領河西節度使,明公只有先據有涼州,再收復河西,由遙領變實領後,纔有機會收復河套。”

    李耀武聽後,久久無語。

    忽然李延忠來報,今晚參與議事之人均已來到,請他與陳秉文一同前去。

    李耀武才說道:“先生,當今亂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忠義誠信才尤爲重要。此事以後休得再提。”

    陳秉文卻喜上眉梢,說道:“諾!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