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18章 輕鬆過關
    對方改爲“禮貌請求”,顧轍倒是不好直接硬懟回去了,那樣顯得他沒風度。

    當然,如果顧轍願意出手,那碾壓對方也是非常輕鬆的。

    只不過,前世當過律師的顧轍,信奉一個信條:無裁判,不辯論。

    律師法庭辯論也好,科研學術答辯也好,都是要有更權威的第三方在場,纔有價值。

    否則,只有利益衝突的雙方,只是浪費時間扯淡。

    在他看來,馮濤算什麼?即使是那個隨場監督的老師,也不算什麼,贏了也不賺啊。

    好在,兩人略微扯皮了一會兒,實驗室外面的走廊上人也越聚越多,其他來適應場地的考生,也都藉故休息一下,過來看個熱鬧。

    因爲走廊擁堵影響通行,幾分鐘內,總算惹來了一個路過的化科院大牌教授不滿。

    “實驗樓裏看什麼熱鬧?注意紀律,全部散了!”一個面帶兇相的年輕方臉教授忍不住訓斥。

    “是鄭健鄭教授!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可別得罪他了,以後搞化學要出成果還得跟他混。”一些考生竊竊私語,立刻就散了。

    實驗室裏那個監督老師,見狀也趕緊讓馮濤別鬧了,兩三步竄到走廊上,跟教授解釋。

    鄭健也不給他面子,直接訓斥:“小吳你也是,管個實驗室都管不好,難怪一直助教。什麼情況?”

    助教小吳:“有幾個練實驗的學生討論問題,引來其他備考學生圍觀了,沒別的事。”

    鄭教授瞭解了一下前因後果,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過,他也不太喜歡靠政策紅利撈好處的人,就走到顧轍面前,撂下一句話:

    “那你有沒有把握?不想練這個題,就悄悄跟我說,我讓他們全散了。如果你肯,我也不會讓你喫虧。

    這種技巧,本來也不可能考的,不過勉強也能看出實驗基本功的紮實程度。你們鎮洋中學的嘛,也被得了便宜賣乖,真要是表現好一點,上面也好交代。”

    顧轍立刻就聽懂了:

    因爲去年那場競賽,是第一次實施“保送生安慰獎名額”這個制度,所以肯定有人不服,雙方背後都有力量在運作,想抓另一派觀點的錯誤。

    如果那次改革的受害者表現特別出色,比如眼前這個馮濤。那麼另一派就會在各種場合或明或暗攻擊:看看,就因爲和稀泥的改革派一味求穩定,忽視了公正和選才效果,鬧到最後“野有遺賢”。

    與之相反,如果是改革的獲益者、比如去年鎮洋中學得到保送的那個張銘,表現得比其他幾個當初靠真實實力拿了省一等獎的保送生還優異,那改革派就可以樹典型,拿他說話了。

    可惜,張銘的實力確實不是另外三位省一等獎可比的,他也爭不了這口氣。

    這時候,一旦有人注意到顧轍的定位,說不定就會期待他的表現了——如果顧轍表現很好,將來學術前途不錯,那改革派也能說:

    “省內其他高中也是有這方面拔尖人才的,一開始只是被方舟二中的難看壟斷喫相打得躺平自閉了,這才導致沒有充分競爭、埋沒了人才,‘野有遺賢’。改革之後,讓這些人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們奮發努力,果然有後勁,成長起來了,變成了‘野無遺賢’。”

    路過的鄭教授,倒是不關心政治和教育系統內的派系彎彎繞。但畢竟這改革是第一年,之前背地裏鬧得風風雨雨的,他想不聽見也難。此刻看到了,就快刀斬亂麻給顧轍提個醒,讓他自己看着辦。

    反正人在江湖,想退出江湖是不可能的。

    顧轍本來也無所謂,他確實有把握碾壓馮濤。只是覺得犯不着給小嘍囉證明什麼,現在惹來大佬圍觀了,而且背後還有那麼多利益,那就趁機表現一下也沒什麼。

    作爲重生者,顧轍還知道這個鄭教授後世在國內高分子材料領域也算是個人物了,十幾年後被調到外省某省級大學當校長。

    顧轍現在還人微言輕,賣對方一個面子混個臉熟,也沒什麼不好。

    他瞟了一眼馮濤放在旁邊座位上、微微拉開一條縫的包包,心中已經有了計策,大大方方答應道:

    “既然鄭教授也覺得這種練習對基本功的理解有幫助,那我就試試。”

    顧轍說完後,鄭健就給小吳吩咐了一句:“過會兒到辦公室找我,告訴我結果。”

    然後就走了,他很忙,也沒空站旁邊看學生做半小時實驗。

    其他師生總算可以光明正大地在走廊上圍觀了,被這麼一鬧,還有好幾個旁邊實驗室的監督老師也來了。

    顧轍絲毫不慌地操作起來。

    他在心中把所有常用溶液的密度表、互斥性在心裏過了一遍,水的密度是1,汽油的辛烷是0.7,烷類最輕的液體的戊烷是0.62。

    (注:戊再往前的甲乙丙丁烷常溫下都是氣體,戊烷其實也很極限,36度就沸點了,書裏比賽時間是冬天,所以才確保是液體,夏天可能就揮發完了)

    要做出多層水油混搭,難度在於水基無機溶液、往往普遍比汽油和其他有機物構成的溶液密度大,所以很難做到水上有油、油上又有水、千層餅一樣層層分明。

    但是,可以利用酒精這個媒介,乙醇裏的乙基是親油性基團,羥基是親水性基團。如果應用得法,再配合一系列奧妙的溶質調節溶液密度,還是有很大操作空間的。

    這也是爲什麼酒精類飲料,能夠被玩出那麼多雞尾酒花活的底層理化原理。

    當然,這裏面的難度不是幾句話說得清的,外行人只要知道這很難就行,一個不慎就容易導致水、油、酒精各自析出分層。

    總而言之,顧轍前世好歹讀完了材料化學本科,還搞過幾年科研,他的積累沉澱、認識深度,顯然遠不是馮濤可比的。

    顧默憑着豐富的經驗,在內心想好操作之後,一頓配置操作,然後順着玻璃棒把一層層液體注入分液漏斗。

    每層密度從1.33克(飽和濃鹽水)到0.62克(以戊烷爲基的溶液),幾乎每0.1克密度差,顧默都能穩穩做出一層互相排斥的分層溶液來,最後居然在分液漏斗裏配出了“九層雞尾酒”。

    爲了便於老師觀察,他配置時還貼心地在每層里加了合適的着色劑。然後,他再把九層不同顏色的水油間隔溶液,分別注入九個燒杯裏,每一杯都很精確,沒有混入別的顏色。

    當顧轍做完最後的操作時,在場幾個助教都看得頗爲驚訝,有的助教自忖做不到這樣。

    而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學生,更是嘴張得能塞下鴨蛋,還不敢大聲呼吸唯恐影響了顧默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