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戲明 >第123章(這不對勁)
    父母是怎麼談的,謝豆不得而知。

    至少他妹妹第二日就被允許解了足紈,又可以和他一起跑跑跳跳了。

    不過經此一遭,昔娘看着家中丫鬟婆子的眼神多了幾分戒備,還央着謝豆再尋機到外頭給她買把剪子回來。

    昔娘以前拿來玩的剪子,因爲她第一天偷偷把足紈剪了而被沒收。要是能再買一把,她下次還能再剪!

    謝豆見昔娘眼底少了幾分明媚快活,頓時心疼不已。他堅定地說道:“你放心,我再不會讓你喫這樣的苦頭。”

    昔娘道:“哥哥你又不能一直在家,要是你去讀書了,她們又給我上足紈了呢?”

    昔娘年紀小,人卻聰明得很。

    阿孃和她講了,過了四歲生辰上足紈,是叫她先適應適應,過幾年會綁得更嚴實。

    眼下因爲兄長的死乞白賴,爹勸服了娘先幫她解了足紈,焉知過幾年不會再給她用上?她還是想要一把剪子,時時把它磨得鋒利一些,她們給她上一次她便剪一次,一定要剪得碎碎的,再也拼不起來的那種!

    謝豆答應下來:“好,我肯定會找機會給你買!”

    兄妹倆就此說定了,謝豆心裏還是不太得勁。

    他思來想去沒琢磨出更好的辦法,只得拿起書認真讀了起來。爹說了,想要不隨波逐流,也要喫更多苦頭,他比妹妹大了四歲,是個大孩子了,接下來讀書得更刻苦一些纔是。

    他早一日考上功名,就能早一日成爲妹妹她們的依仗!

    另一邊,謝遷上過早朝回了翰林院,文哥兒正好結束他的晨誦課。

    謝遷把文哥兒拎到一邊。

    文哥兒的眼神開始閃爍。

    怎麼辦,給別人兒子出主意,被親爹堵住要說法了!

    不管是對是錯,大人總是不喜歡小孩子和自己對着幹的。

    不知怎地,文哥兒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他曾找過老師說他上課講錯了,老師很生氣,說他什麼都不懂淨瞎說,一點都不尊師重道。

    可是明明是錯了啊!

    明明就是大人錯了,也是不許小孩子說出來的。

    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嗎?

    面對謝遷投過來的目光,文哥兒只得乖乖喊人:“先生。”

    謝遷瞧見文哥兒耷拉着腦袋的小模樣,把人放到石頭上問:“昔娘纏足的事,是你給豆哥兒出了的主意?”

    文哥兒聽謝遷語氣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不像是很生氣的樣子,忍不住偷偷擡眼偷覷謝遷的臉色。

    冷不丁就對上了謝遷望過來的雙眼。

    沒有慍怒,沒有責備,沒有氣急敗壞。

    老師和老師也是不一樣的!

    文哥兒點頭,老實承認是自己出的主意。

    “纏足根本不是好事兒。”文哥兒說道,“我看隋唐起便有禁止‘福手’‘福足’之事的記載,怎地到了如今這樣的太平盛世,竟要主動去把腳纏小了,叫人走路都走不快呢?”

    所謂的“福手”“福足”乃是隋唐時期百姓苦於徭役過重,時常有自殘手足讓自己身體殘疾以躲避徭役的情況。

    在重重苛捐雜稅的壓迫之下,殘疾對尋常百姓來說竟也成了一種“福氣”,叫他們稱呼自己傷殘的身體部分爲福手福腳!

    好幾百年過去了,他們世道不該比隋唐時期清明嗎?他們糧食不該比隋唐時期多產嗎?

    爲什麼現在還會有這種“金蓮”呢?換個稱呼,難道壞的東西就能變成好的了?

    那“福手福足”尚且還可能有躲避徭役的“福氣”,“金蓮”又能得到什麼呢?

    謝遷耐心地聽文哥兒講出心中的疑惑,眉頭蹙了蹙。

    他不貪女色,不去那些個風月之地,也不讀甚淫詞豔曲,自是不會去探究女子腳大腳小,更不會太關心“金蓮”是如何纏束出來的。

    對上文哥兒滿含不解的目光,謝遷想了想,也只能說道:“確實是個無用的習俗。”

    這東西本來只流行於官伎舞姬之間,她們跳舞時爲求舞姿曼妙,有“凌波微步”之美,便把雙足裹得纖細過人,求其靈活輕盈。可尋常女子又不習舞,學着那些官伎舞姬把雙足纏細做什麼?

    文哥兒道:“既然無用,不如改掉!”

    謝遷嘆着氣說道:“約定俗成之事,哪有那麼容易改掉?”

    移風易俗從來都不是易事,何況誰又會爲女子之“金蓮”出來振臂高呼,呼籲天下人一改舊俗?說不準會有許多好事者編排你飽讀聖賢書,卻只盯着那小小的“金蓮”。

    歸根到底,這對許多人而言確實不是什麼大事。

    正經人誰會去關心婦人之足呢?

    關心的便只有那些“風流才子”了,可惜他們大多隻會誇好誇妙,並不會覺得女子在受苦受難罷了。

    文哥兒聽謝遷這麼說,略有些失望。不過人能解決眼前的難事已不容易,想解決天下的難事豈止難如登天?

    文哥兒問謝遷:“那師母不會再給師妹纏足紈了嗎?”

    謝遷看了文哥兒一眼,說道:“你攛掇豆哥兒做出那樣的事,你師母怎麼敢再給你師妹纏足紈?”

    文哥兒道:“萬一你們只是在騙小孩的,等師兄以後去塾館讀書了,你們又偷偷給師妹纏上了呢?”

    謝遷瞅着文哥兒,慢悠悠地道:“就算是騙你們的,你們又能如何?”

    文哥兒一時語塞。

    他們能如何?

    錢福細細地把“纏足史”給文哥兒講了一遍,可見他於此道頗有研究。

    先是當地鉅富對她一見傾心,直誇“兩瓣金蓮小,賽過西施貌”。

    現實裏頭也不少,至少那些個專爲男人而設的秦樓楚館永遠少不了纖細的小腳,甚至還有把少年郎也纏足供貴人們取樂的。

    他們不能如何。

    歷朝歷代大都講究“以孝治天下”。

    諸多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也印證了這一點,至少許多戲曲唱詞裏頭已經詠起了“三寸金蓮”。

    文哥兒在旁邊裝乖賣巧好一會兒,見他爹的確沒有再興師問罪的意思,才終於放下心來。他找機會偷偷摸摸從王華他們眼皮底下溜了出去,準備尋錢福聊聊纏足的事。

    兒子想認別人當爹什麼的也不是多大的事。

    由此可見,元明時期纏足之風早已吹遍尋常百姓家,有錢人對小腳的喜好甚至已經開始直追“三寸金蓮”而去。

    兒女是沒有辦法挑選父母的,不管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都得孝順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