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戲明 >第 224 章 第 224 章
    這只是東宮要求臨時擺着玩兒的玩意,大家也沒太放在心上,都表示直接放下就行了。

    順利做好迎接寒假的準備,文哥兒愉快地溜達回翰林院讀書去。

    既然不必進宮去了,文哥兒便又重拾自己在翰林院的教學工作,每天一早在翰林院聚衆讀書,瞧着很有那麼一點誨人不倦的小先生模樣。

    要不是這些天雨雪不斷,文哥兒都想重拾他的擺攤大業了。

    轉眼來到十一月初,《河西走廊》正式上架銷售,大家對河西一帶的印象都是貧苦落後,很少人瞭解過關於河西的歷史,“河西走廊”這個說法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感覺遙遠荒涼的河西之地都有點兒親切了。

    走廊嘛,這東西大家家裏都有!

    不少人看到李東陽這位“西涯學士”傾情推薦,再加上作者是京師赫赫有名的小神童以及一干庶吉士,二話不說又買了回去。

    更讓人忍不住買回家的,還有同步推出的“絲綢之路”積木套裝以及對應的事件卡包!

    尤其是這個卡包,不知多少人瘋狂開包,只求拆出金閃閃的限量版汗血寶馬。

    買瘋了!

    富家子弟直接一打一打地買卡包,窮人家的孩子則是掀起了換卡風潮,大家都有多餘的卡,那就相互換換唄,換齊了大家都能擁有一套完整的卡牌!

    買不起積木套裝的直接買紙質“絲綢之路”圖紙也可以玩得很盡興。

    這個十一月裏頭,“河西走廊”儼然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書本身有沒有人看完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玩起了“絲綢之路”。

    這筆“潤筆費”因爲涉及到要和庶吉士分賬,王華沒有把它拿去充公,而是由着文哥兒自己安排。

    庶吉士們今年是沒資格回家省親的,他們都是官場新丁,又還沒有實職在身,只能靠庶吉士補貼以及少得可憐的俸祿度日。

    像毛澄他們這些家境還算可以的日子倒還過得去,換成家裏困頓的可就不一定能熬得住了。

    翰林院清貴是清貴,就是沒什麼別的進項,沒點家底根本活不下去!

    本來大家拿到《河西走廊》,只覺看着自己配的圖文刊印成書很有意思,都要了幾本留着過年送給親朋好友。

    結果文哥兒拿着第一筆分潤回來跟他們分賬,直接把他們給震驚了:這是要給他們過個肥年啊!

    以前過年都說是“過年關”,就是因爲人情走動對於許多家庭來說是個巨大負擔。

    對於初入仕途的新人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在此之前都是靠家裏供養的讀書人,家裏的人情往來鮮少要他們自己操心。

    如今他們有了功名,成了當家人,才發現自己要花錢的地方實在不少!

    ——而這些花銷,他們往往不能再跟家裏討要了。

    李夢陽他們這些庶吉士,目前就正處於這麼個階段。

    現在文哥兒給他們分了這麼一大筆“潤筆費”,倒是叫他們可以安安心心過年、不必忐忑如何應付踏入仕途後的第一次官場大應酬了。

    狀元毛澄說道:“這太多了,我們只是順手幫忙畫了幾筆或者幫忙找了幾個典故,哪能拿這麼多分潤?”

    文哥兒道:“這是事先說好的,可不能事後來改。”

    他覺得自己個頭不夠高,當即站到小板凳上開始引經據典——

    “你們可是要當官的人,做事要講信用!”

    “子貢問孔子怎麼治理好國家,孔子說‘糧食多多的,兵馬多多的,還要讓百姓信任當政的人’,子貢問‘如果實在不得已要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什麼’,孔子說‘先去掉兵馬多多’。”

    “子貢又問‘如果實在不得已還要再去掉一項,您覺得先去掉哪個?’,孔子說‘去掉糧食多多’,因爲‘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可見講信用是很重要的!要是你們這些當官的都不講信用,明明已經說好的事總是說改就改說變就變,百姓以後就不信任朝廷啦!”

    要是百姓都不信任朝廷,這個朝廷遲早要完!

    毛澄等人:“…………”

    瞧這小子說得,彷彿他們不收這錢還成了禍國殃民的事兒!

    庶吉士們只得懷揣着拯救大明朝廷公信力的偉大決心把這筆“潤筆費”給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