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戲明 >第 400 章 第 400 章
    傳臚大典這種要緊場合也沒文哥兒什麼事,排名都是謝遷他們昨天討論出來的,只差今天正式公佈而已,所以文哥兒很輕鬆地當起了圍觀羣衆。

    在準進士們緊張又期待的目光中,禮部尚書出來宣佈今年的一甲三人到底是誰。

    狀元,倫文敘!

    榜眼,豐熙!

    探花,唐寅!

    文哥兒聽得眉頭一動,發現一甲三人他全認識。狀元倫文敘,廣東人,他爲了緩解老丘的思鄉之情暗中讓人拉入新社;榜眼豐熙,他們浙江人,早就已經加入他們以江南學子爲主的新社;探花唐寅,南直隸蘇州人士,不用說了,老朋友了……

    嘶!

    一甲三人,全是他們新社人!

    還好,他們只是以文會友,沒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用不着太緊張。

    文哥兒稍微安慰了一下自己,又看向場中三位新鮮出爐的一甲。

    豐熙從外表上看要比唐寅他們略遜一籌,走得快了甚至還有點跛足。本來他的策論當屬全場第一,可是因爲儀表上略有缺失,所以與狀元之位失之交臂。

    唐寅的殿試文章也寫得讓朱祐樘拍案叫絕,可是在朱祐樘想點他爲狀元的時候又被人勸下了,說的是唐寅此人此前放蕩不羈,毫無顧忌地眠花宿柳,曾經被提學御史否決鄉試資格。若是讓他當了狀元,怕是會助長朝野的不正之風。

    你朝廷難道是在鼓勵讀書人流連花街柳巷終日尋歡作樂?

    徐溥這個南直隸出身的首輔親自出言勸阻,認爲應該打磨打磨這個後輩再重用,朱祐樘權衡之下便把唐寅放到了探花的位置上。

    最後朱祐樘在前十的文章中挑中了倫文敘,這位考生出身貧寒卻好學不倦,又來自百年來從未出過狀元的廣東,相比於文教極盛的浙江和南直隸,選他當狀元更能激勵天下學子。

    何況看倫文敘的文章,他絕對也是才思敏捷的人才。

    所以衆考生聽到的就是現在這個排名。

    整個擬定排名的過程與文哥兒猜測的差不離。

    不過朱祐樘很愛惜豐熙和唐伯虎的才華,特賜他們榜眼和探花本來沒法擁有的冠帶袍服。

    這可是一次性多送兩套冠服!

    老朱家難得的大方!

    場中的唐寅等人聽了自然也激動地謝恩。

    唐寅本來是想拿狀元的,可是聽過狀元和榜眼的文章後覺得他們也頗有才華,加上他這兩天不知怎地老做夢夢見自己捲入舞弊案後半生潦倒,如今得了個探花竟也覺得挺開心的。

    狀元雖好,探花也不差!

    王鏊這位前輩都只是探花來着,回頭他們走出去可就是蘇州兩探花了!

    科舉考的只是時文,以後他們誰成就更大還未可知!

    唐寅一臉的春風得意。

    三百名身穿進士服的考生們很快呼啦啦地被禮部尚書引着去看榜。

    徐經和馬理殿試都發揮得不錯,居然比會試時排名考前許多,尤其是徐經,今年二甲一共九十五人,而他剛好就踩在九十八名!

    九十八名!

    再掉一名,他可就是同進士了!

    那可就成了“如夫人”啦!

    看到這險之又險的排名,徐經直接在榜下哭了出來。

    爹啊,祖父啊,孩兒考上進士了!

    當初他祖父以書法入中書科,熬了三年得了箇中書舍人,結果被人嘲笑是靠錢砸來的官職,一直被調侃爲“金中書”。

    他父親從小才名遠揚,發憤圖強要參加科舉一雪祖父之恥,鄉試考了第三。

    那可是應天府的第三名啊!

    他祖父和他父親都喜不自勝,沒想到第二年他父親會試落第,備戰二試期間過於用功熬盡了心血,人直接沒了。

    他祖父也隨之撒手人寰。

    徐經小小年紀就沒了兩位至親,下場考試之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求能完成徐父他們的心願考上進士。

    他天資不如父親,所以下場應試之前一直都在埋頭苦讀,直至前幾年一試不利之後纔開始砸錢結交錢福、唐寅他們這些聲名在外的才子,希望能得到他們的點撥(或者通過他們接觸更多才子與貴人)。

    現在他不僅考過了會試,還險險地得了個進士出身!

    這可是他父親到死都心心念念要考上的進士!

    延續了三代人的心願終於由他這個孫兒實現了。

    徐經很沒形象地嗚嗚直哭。

    弄得別人都想在這個大喜的日子痛哭一場了。

    對他們這些考生來說,在這張薄薄的黃榜上看到自己名字的一剎那,代表着他們十幾二十年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也代表着他們背後的家庭終於否極泰來。

    身上承載着幾代人希望的又豈止徐經一個?

    許多人的處境甚至比徐經更加煎熬,因爲徐經家中有家財萬貫、奴僕如雲,唯一的痛苦只是被人嘲笑“以財買官”罷了。更多的人考上舉人前可能是全家人節衣縮食、砸鍋賣鐵擠出點錢來供他們讀書!

    只要是有點兒羞恥心的人,便會爲此感到焦急和慚愧,恨不能一下場就金榜題名,早些讓家裏人脫離這種困苦。

    看到有人直接嚎哭出聲,周圍也沒人嘲笑。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便是有那麼多人擠科舉獨木橋的原因所在!

    接下來幾天屬於新科進士們狂歡的日子,不僅有諸多儀式等着他們走,還有一本《進士錄》要編。上次文哥兒他們的《進士錄》弄得美輪美奐,不知多少人求購,唐寅覺得文哥兒他們有的,他們也要有。

    文哥兒有文徵明、祝允明,他們也不差啊,當他唐大才子唐探花不存在的嗎?

    經過一通熱絡的聯合活動之後,唐寅與同年們的關係也拉近了不少。他和倫文敘更是格外投契,兩人在酒桌上一對起對子來就沒別人什麼事了,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沒完沒了”。

    比起一拍即合的唐寅和倫文敘,榜眼豐熙性情倒是比較含蓄。

    他在傳臚大典後便去登門拜訪了謝遷他們這些浙江前輩。

    豐熙祖上也出過官,他祖父豐慶曾是個頗有廉名的布政使,算是一個圈子裏的人。

    謝遷頗看好這個後輩,與他好好聊了一會才笑着說道:“你性情沉穩,入了翰林院記得幫我們多看着文哥兒一點,他年紀小,行事難免有不周全之處。”

    豐熙自是認真應允。

    豐熙去王家拜訪時,王家父子幾個正好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