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前夫二娃 >第一百八十一章 殺年豬了
    經過幾天的忙碌,父親跟牛二娃撈了不少的石頭,大大小小,在岸邊一堆挨一堆的放着。

    父親請了一輛小四輪來拉石頭,另外還請了四個人幫着裝車。這樣一來,母親又要每天做飯招待活路客了。她一個人忙不過來,自然地又把我給叫上了。

    每天的午飯跟晚飯,都是我和母親一起做,待幹活的人喫完飯以後,,母親就得剁豬草餵豬餵雞鴨去了,我得一個人收拾碗筷,洗刷乾淨了,才能回去餵我家那幾只雞。

    所有撈好的石頭拉回來都倒在曬場裏,堆了滿滿的一曬場。

    然後便是拉線下基腳,這地方的土屬於大泥土,若是遇上垮塌的話,會一大片一大片的連着垮下去,爲防止這樣的情形發生,父親將基槽寬度預計爲一米,大體算了一下,石頭可能還會差一點,便安排牛二娃一個人去河裏再撈些石頭放着備用,這邊則請了泥匠師傅開始挖基槽下基石。

    這一忙又是大半月過去,堡坎的事情完美結束,也到冬至了。

    天氣越來越冷,家家戶戶都開始殺年豬了。

    父親家也不例外,今年準備了兩頭三百多斤重的年豬,預計喫一個整年的臘肉。

    在當地,一般的人家都不會上街買肉喫,到年底的時候殺上兩頭年豬,做成臘肉炸了儲存在油壇裏,平日裏就喫自家油壇裏的老臘肉;

    只有來了客人,纔會花錢上街買上三幾斤新鮮肉回來切了,用自家泡菜壇裏的泡海椒加上地裏的芹菜這麼一炒,有條件的會殺只雞或者鴨之類的,再做一些豆花或者其他的農家菜,便是待客的上等佳餚;

    有些家境很是寬裕的,手裏隨時有散錢的人家,一般就殺一頭三四百斤重的年豬做成臘肉儲存起來,等到家裏有貴重客人來的時候,再拿出來招待客人,亦或者是送給城裏的親戚們喫;自己家裏平日喫肉都是上街買新鮮肉回家炒了喫。

    這或許就是窮人跟富人之間的差別吧!

    這殺年豬也算是農家的一件大事,講究的人家會挑選一個吉日,這樣,欲意來年餵豬順利,又會喂出大肥豬來。

    父親打算在冬月二十二這天殺年豬,他說他請人看過了,這天是個好日子。

    提前一天,父親就去殺房跟負責人交涉好了,一早就殺。

    在以前,每到殺年豬的時候,父親都要等着大姐她們一家人來了纔會殺,有好喫好喝的都緊着他們。可今年父親不等他們了,這裏面有諸多原因,但大多都是因我而起,其中最讓父親生氣的就是分田和多要穀子那事,像一根魚刺一般卡在他的喉嚨口。

    天不見亮,父親就來叫牛二娃了,讓他幫忙趕豬去殺房。

    牛二娃急匆匆地套上衣服跟着父親走了,剛到大門口,殺房的人也來了。大家七手八腳的,拉的拉,趕的趕,終於把兩頭大肥豬弄到殺房去了。

    牛二娃沒有抓豬的經驗,殺房的殺豬匠們就讓他在旁邊打雜,兌鹽水或者是趕豬;

    其他的人,有的抓豬耳朵,有的抓豬尾巴,三兩下就把那頭大肥豬給搞到殺凳上去了,殺豬匠操起殺豬刀捅向豬的咽喉部位;

    父親趕緊取了香和紙錢點上,嘴裏唸唸有詞的祝禱着,據說這是爲了打發那些孤魂野鬼的,讓他們不要來騷擾正常殺年豬;

    這殺年豬,豬血也要留起來食用,接豬血的時候,得提前兌好鹽水,待屠刀抽出來,血流一會兒了再將鹽水盆子移過去接住,這樣接的豬血乾淨,凝固得快,煮出來也是鮮嫩無比;

    豬殺死以後,父親又取了一些紙錢,到豬的刀口處粘上豬血,帶回家放在豬圈上,表示下一年餵豬紅紅火火。

    年豬殺好以後,頭蹄分開裝一起,內臟和豬油裝一塊兒,豬肉單獨裝一塊兒。

    這分割豬肉的時候,第一刀下去的那塊肉,得先拿回家,煮了招待殺豬匠們。

    牛二娃走後,我也趕緊起了牀,母親昨晚就跟我吩咐了,讓我早上早點起來,幫着煮一下早飯,怕晚了耽誤殺豬匠們做其他的生意。

    米飯早已煮好,在蒸鍋裏溫着,煮湯的菜和炒肉的蒜苗都已經洗乾淨切好備着了,只待肉回家,在熱鍋裏烙一下,洗淨扔鍋裏煮上就行。

    牛二娃雙手捧着那塊頭刀肉,一路飛奔跑回來了。

    剛進大門,他就大聲叫嚷着:“媽,我拿肉回來了!”

    牛二娃很是興奮,好似撿了金元寶一樣。或許在那一刻,他真正的把父母家當成了自己的家,父母家殺年豬的喜悅,也是他的喜悅一樣。

    招待殺豬匠喫的肉拿回來了,我和母親開始準備做菜,牛二娃又回到了殺房,幫忙挑肉回家。

    那一盆剛凝固的豬血則由父親自己端回來,這豬血端的時候得需要一定的技巧,穩穩當當的端回來,路上不能磕了灑了,也不能晃盪了,若是不能完整的拿回來,則預示着來年家裏不順利,所以這麼重要的事情父親不敢讓牛二娃這毛頭小夥子去幹。

    豬血端回來,第一時間放在神龕底下,燃上香燭紙錢,供奉神靈和祖宗,祈禱來年家業安康順利。

    早飯招待完殺豬匠,白天就得招待親友了。

    父親家過去窮,族裏的人跟父親他們甚少來往,平時沒有啥重要的大事,不會聚到一起,這殺年豬自然也不會招待族裏的人了。

    但是,母親的孃家還有外公外婆健在,所以喫完早飯,父親就得去請二老下來喫一頓午飯。

    我們當地人叫外公外婆爲家公家婆。

    家公家婆他們距離我們家不遠,走路的話一二十分鐘就到了。平時父母親忙,沒有時間去看望他們,只有到了殺年豬這一天,無論咋樣,父親都會抽出時間去接他們來喫一頓。

    其實家公家婆的日子過得甚好,並不在乎喫母親家這一頓,只是出於對父母親他們的這份孝心的認可。

    家公是當年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轉業的軍人,每月有一筆撫卹金拿,再加上幾個舅舅分家以後,他跟着三舅家,三舅和三舅娘,待他也特別好。家公因爲腳上有傷幹不了重活,整日吃了飯,就是上街跟信用社裏的那幾個牌友打牌、喝茶、聊天,平日想喫啥,就買啥,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家婆呢,性子倔,好強,勤勞,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分家的時候,她跟了二舅家,終日忙於田間地頭,還種了不少的蔬菜,每到集日便割了拿到市場上去賣,攢了不少的錢;二舅是一個殺豬匠,也是一個廚師,平時集日的時候,便殺豬在街上賣肉,也能掙不少錢,家裏的日子過得可紅火了。

    母親家兄妹六個,家家的日子都過得很好,唯有母親的日子過得最差,可她對家公家婆,卻是很好。家裏養了雞鴨這些,母親都會給他們一人送一隻,逢年過節有好喫的也會請他們來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