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歸黃金年代 >第五十四章 籌備
    隨着國家宣佈高考的恢復,自78年年底開始,全國上下就掀起了一股學習熱,這股熱潮一直持續到80年代後期依然沒有消退。

    因爲對知識的渴求,這時代的青年學子們對學習的熱情是後世無法想象的,他們自發地到處收集能夠找到的科教書、試卷、手抄本,甚至能爲一本剛剛發行的教科書心甘情願帶着乾糧和水壺站在教育書店門口排隊等上一天一夜,這樣的場景比起三十多年後蘋果新手機首發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的教科書、輔導資料和參考資料遠不如後世那樣琳琅滿目,書店裏甚至連正常的教科書都缺,更何況別的呢?

    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中對於教育是尤其看重的,宋光增在世之時經常對宋援朝唸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作爲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宋光增對待宋援朝的教育是非常上心的,也對他的未來有着無比期待。可惜因爲時代的特殊原因宋援朝未能如宋光增想象的那樣完成高中學業並進入大學深造,而是去了西北上山下鄉。

    當壓抑了多年停滯的教育通道被打開後,無數年輕人對於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的願望就如同火山一般噴發,從而造就了這樣的情景。

    在後世,教育同樣是一個極大的產業鏈,到處可見的補習班、培訓中心充斥着整個社會,望子(女)成龍是每一個孩子家長的美好願望,爲了孩子的未來,家長以不計投入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點。

    二中的校辦工廠規模雖小,設備和產品結構也不怎麼樣,卻不是沒有它的優勢。

    其中作爲二中這家滬海重點中學的校辦工廠,背後的二中就是它最好的優勢。

    相比普通學校和外地的高級中學,二中這樣的重點中學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育系統內部的渠道都是其他學校無法相比的。

    別的不說,僅僅就像是高考複習參考資料這些,二中的檔桉室裏存放着從二中成立到現在的歷屆高考試卷習題,再加上每屆畢業班的內部習題試卷等等,這些東西平時根本就沒人注意,但在宋援朝看來卻是不折不扣的一筆巨大財富。

    如果說以前就算宋援朝有心做這行,但沒有這些東西他依舊是幹不成的。可現在不一樣,通過校辦工廠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然後再印刷裝訂成冊,一旦投入市場宋援朝能夠想象得到結果會是怎麼樣。

    根據宋援朝和馬廠長的商議(談判),最終以一次性給予資料收集和租用凸版印刷機一個月的費用是500元,此外紙張和油墨再加上人工成本按每張一分五釐計算,根據這些成本計算,宋援朝早就想過一本50頁的習題冊基礎成本在0.75左右,再加上凸版的製作費用先期大概需要投入800元左右,如果按照500份最低批次的印刷來計,單冊成本是3.35元,這個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可成本計算不能這麼計算,因爲租用凸版印刷機是按一個月來計的,資料收集和凸版製作成本也都是一次性的支出,所以從這點來說印刷的越多這成本也就越低。

    1000冊的話單冊成本就能從3.35元降到2.05元,如果是2000冊話,單冊成本就能降到1.4元,5000冊的話單冊成本就是1.01元……。

    以目前市場的需求,宋援朝覺得一萬冊恐怕都不可能滿足,這個市場有多大沒有人比宋援朝更清楚。

    這還只是滬海一地,如果再加上滬海周邊的省市,市場的潛力更是令人無法想象。

    滬海的教育水平原本就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外地省市的教育根本就不能和滬海相比,滬海重點中學內部習題試卷在外地學校老師和學生的眼裏更不亞於珍寶一般的存在,有些地方爲了能搞到一份從滬海弄來的內部試卷,更是千難萬難。

    宋援朝說的所謂朋友不是別人,自然就是顧傑了。

    下班後,宋援朝和李大琪把顧傑約出來細說了這件事,接下來需要顧傑出面和馬廠長正式敲定,到時候怎麼說怎麼談,宋援朝早就有預桉,顧傑邊聽邊點頭,仔仔細細記在心裏。

    “這個事如果做好了不比搞衣架差,而且能長做。”宋援朝說的口乾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邊上的李大琪歪着腦袋打量着宋援朝,瞧着他的表情很奇怪,宋援朝納悶問他什麼情況,李大琪反問:“你小子這腦袋瓜怎麼長的?這種點子都能給你想得出來?”

    宋援朝也不多說,直接回了他一個“呵呵”。

    “宋哥,這買賣你打算怎麼做?總不能和之前賣衣架一樣跑去菜市場擺攤吧?”顧傑在一旁想了想開口問道。

    “你覺得呢?”宋援朝沒有回答,反問了一句顧傑,同時又向李大琪看去:“大琪,你又覺得怎麼弄合適?”

    宋援朝的話說完,優哉遊哉地自顧自喝起了茶,而李大琪和顧傑兩人對視了一眼,一時間陷入了思索之中。

    李大琪是一個有衝勁有腦子的人,像他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只要給他機會就能成功。後世的事實也證明了這點,李大琪具有成功商人的基礎,但現在李大琪還不是後世已經證明了的自己。

    至於顧傑,宋援朝原本並不認識,因爲李大琪的原因才和他打交道。接觸下來後發現顧傑這人不錯,雖然腦子沒李大琪那麼靈活,性格卻很沉穩,至於人品方面顧傑也通過了李大琪的考驗,可以說自上次把衣架的買賣轉讓給他開始,宋援朝已經把顧傑當成自己的班底了。

    宋援朝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在他心裏無論是李大琪還是顧傑未來都是要獨當一面的,所以他並沒有打算直截了當告訴他們接下來怎麼做,而是用這個方式給他們兩出了一道題。

    從做衣架買賣開始,無論是原料的採購還是中間的製作又或者後面的銷售都是宋援朝早就提前安排好的,所有人按着宋援朝的設想去執行而已。

    但現在不同,宋援朝這一次準備讓李大琪和顧傑自己思考問題,去思索和琢磨如何幹好這件事。

    宋援朝的這個問題倒是一下子難住了兩人,一開始似乎覺得這問題不難,可仔細想後又發現千頭萬緒,一時間又不知道從那裏入手更爲合適。

    一時間,屋裏靜了下來,兩人抽着煙微皺着眉頭想着,宋援朝也不打攪他們,自顧自地喝着茶耐心等待。

    過了片刻,宋援朝笑道:“這事不急,你們先回去好好想想,多方面地琢磨琢磨,如果可以的話把自己的想法一個個用紙筆記下來,到時候我們再討論。”

    “行,等琢磨好了再和你說。”李大琪明白宋援朝的用意當即點頭,顧傑自然也不反對,看時間不早了兩人告辭離開,宋援朝送他們出去,等他們走後宋援朝進門的時候才留意到門口掛着的信箱裏似乎有信,心中頓時一喜連忙掏鑰匙打開了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