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歸黃金年代 >第二百一十章 見面禮
    “奶奶,您好,我是林燕,援朝和我說過您很多回了,一直想着來見您,可總沒機會,今天可算見着了。”林燕知道張家阿孃在宋援朝心裏的分量,拉着她老人家的手親熱地說着話。

    此外,在來之前林燕還特意給張家阿孃和張建國一家帶了禮物,把禮物拿出來後,張家阿孃對林燕更是喜歡,倒不是因爲禮物的輕重,這主要是對自己的尊重和禮貌,看着這個大氣又漂亮的女孩,張家阿孃心裏滿是滿意。

    說了一會兒話,張家阿孃起身去了裏間,不一會兒手裏拿着個紅絹包走了出來。

    “燕子,阿孃沒工作,也沒退休金,買不起什麼好東西,這個禮物阿孃藏了好久了,特意留給你的見面禮,也不算什麼貴重的東西,你收着吧。”張家阿孃拉起林燕的手,把紅絹包鄭重其事放在林燕的手中。

    林燕微微一愣,下意識地看了眼身邊的宋援朝。宋援朝也很是意外,因爲他根本沒想到張家阿孃居然會給林燕見面禮。

    “別看他,這是阿孃給的,這是我們這邊的習俗,你如果認阿孃這個奶奶就收下。”張家阿孃不等宋援朝說話,直截了當地說道。

    林燕遲疑了下,見宋援朝微微點頭,笑着說了聲謝謝,接着當着張家阿孃的面打開了紅絹包,裏面是一個有些發黑的老銀鐲子,這個銀鐲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上面凋着吉祥的花紋,看見這個東西林燕不由得愣住了。

    “這個銀鐲子還是我當姑娘的時候我媽留給我的。”張家阿孃笑眯眯地拿起銀鐲子給林燕戴上,鐲子的大小正好,雖然只是銀的不是金的,但戴在林燕的手腕上卻顯得很是漂亮。

    “這個鐲子今天就送給你了,阿孃活了一輩子沒什麼要求,就希望你和援朝以後能好好過,只要你們兩個人倖幸福福,快快樂樂,夫妻之間多相互體諒,相互扶持,如果能早點多生幾個孩子就更好了,等到那時候阿孃這輩子也就再沒遺憾了……。”

    張家阿孃的話令所有人感動,就連一旁的李曉芸的雙眼也微紅了起來,她不由得想到了已經去世了的長輩,如果他們老人家還在的話,自己是多麼幸福啊!

    在張家阿孃家坐了一個小時,宋援朝他們告辭先回去了,不過張家阿孃叮囑宋援朝和林燕等晚上一定要來喫飯,今天張家阿孃親自下廚給他們做好喫的,宋援朝和林燕笑着點頭答應,讓張家阿孃在家別出去了,外面天太熱小心中暑。

    回到對面的23號,進了門林燕好奇地打量着宋援朝從小長大的地方。

    上了樓,拿鑰匙打開房門,屋裏早就打掃的乾乾淨淨,等空調開起了後,房間裏的溫度很快就下來,宋援朝讓林燕和李曉芸先坐,他和李大琪招呼了一聲,兩人下樓去買點冷飲。

    “廠子裏的情況現在怎麼樣?”下了樓,宋援朝遞給李大琪一支菸,憋了好一會的他迫不及待地立馬點起,深抽了口吐出煙霧一臉愜意。

    “新廠房那邊上月已經投產了,這幾天我老廠新廠兩頭來回跑,要不是剛買了輛車來回可不方便。廠子裏生意還是一如既往的好,關鍵是我們品牌優勢,現在外面不少服裝廠也在做類似的產品,不過比起我們來還是有很大優勢。”

    說着,李大琪臉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如今的校辦工廠可不是當年的廠子了,隨着從最初印刷高考復興資料開始,校辦工廠就走向了一條和前世完全不同的路。

    去年的時候,校辦工廠由原來的勞保用品轉型假領子生產,從而開始改變。等到春節前的牛仔服、牛仔褲、喇叭褲、襯衣這些新產品對原產品的徹底更替,校辦工廠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

    僅僅半年時間,校辦工廠依靠新產品就徹底脫離了之前的困局,從而煥發了新生。

    眼下,校辦工廠已經分爲兩個廠區,老廠區自然就是最初的廠子所在,而新廠區是李大琪在五月勞動節後成立的。

    新廠區位於光啓公園向南大約三公里處,也就是靠近龍華的區域。這個地方在後世屬於市區,可在如今卻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相比光啓公園向東和向北方向,向南方向許多地方都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農田,路口還能看見許多年前戰爭時期的碉堡等建築。

    此外,那邊還有個讓人避之不及的場所,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鐵板新村”,所以如今顯得很是蕭條。但李大琪依舊選擇了此處,一來從距離來算這個地方離市區並不遠,短短不到四五公里的距離就能抵達市區核心地帶,同時繼續向南或者向西就是國道,出入滬海也很便利。

    再加上那邊的房租幾乎是白給,水電等設施也很完善,李大琪考慮了幾個地方後最終還是選擇在此建立新廠。

    這時代還不能買賣地皮,建廠一般只有兩個方式。

    第一個方式當然是上級部門調撥地皮建廠,這是許多國有企業的做法。可李大琪他們廠子只是半國有半集體的性質,再加上級部門是學校和教育局,都是喫財政飯的非工商業機關單位,哪裏有什麼地可以調撥的。

    李大琪新建廠子採取的是第二種模式,那就是租借。

    由廠子在那邊區域借了一片地,建了個廠區,現在的廠區不需要後世那麼先進,再說做服裝的廠只要有一幢能風颳不進雨淋不着,通電有水的房子和倉庫就行了,所以建起來也很方便。

    五一左右敲定了地方,建廠和購入設備幾乎是同時進行。這一次李大琪直接在新廠區投入了三十多萬元,除去部分是租金和建廠花費外,其餘的都是設備購入。

    此外,趁此機會李大琪仔細考慮了上次宋援朝給他的建議,和馬廠長商量了下,決定把廠子的性質進行了變更,從最初的半國企半集體性質完全變更爲集體性質的工廠,這樣一來就和原本上級部分進行剝離,防止未來在廠子的經營上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了,這樣做也是有條件的,原本的校辦工廠性質依舊不變,只不過重新在新廠子那邊進行註冊,註冊完成後由李大琪來擔任這家新廠子的法人和廠長,至於原來的廠子保留印刷車間,把服裝業務全部轉移到新廠子那邊,這就導致了兩家廠子在實際上的性質不同,也保證了從目前來看的最大獨立性。

    對於李大琪這個選擇,宋援朝是知道的,雖然他心裏覺得與其這樣的話倒不如重開爐竈,直接選擇自己之前對李大琪所建議的方式。可是宋援朝也明白李大琪這樣做的目的,如果李大琪僅僅只是考慮自己的話那麼根本就不必要這麼幹,按照之前的建議以個體名字在外面搞個廠子,然後把老廠子的訂單拿過來轉手不更好麼?何必弄的這麼繁瑣和複雜?

    無論是宋援朝還是李大琪,從根本來說他們並不算是純粹的商人,也可以說他們和真正的商人是有區別的。

    對於他們這一代人而言,做人做事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濟天下。雖然兼濟天下這個說法似乎太大了些,可對於身邊的人,包括老廠子的感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尤其是馬廠長把廠子託付給李大琪,更是希望李大琪能夠帶領廠子走上一條更好的路,給廠子裏的那些職工謀取更多的利益,讓大家的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

    爲了這個目標,李大琪最終還是選擇了這麼做,雖然從長遠看李大琪個人的損失是極大的,可他卻不後悔,只要廠子興旺,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他就心滿意足了。

    就着廠子的事兩人聊了一會兒,並詢問了下滬海的市場和其他情況,其中自然也包括張勇那邊的情況。

    這大半年來,張勇靠着這些東西賺了不少錢,而且張勇的腦子靈活,手下擴張了不少人,相比在燕京的羅陽,張勇經商的手段和對財富的追求更甚。

    眼下,張勇在短短半年時間已經基本把持了滬海大半服裝行業的渠道,每日從他手中批發出去的服裝和電子錶、麥克鏡什麼的不計其數。

    用一句話來形容,張勇現在日進斗金絲毫不爲過,在道上甚至還隱隱有着勇哥的大名遠揚。

    “對了,前幾天張勇還和我說等你回來一定要聯繫他,他想請你喫飯,好好謝謝你。”

    “喫飯?喫飯不急這一時,再說這幾天我也沒時間,燕子第一次來滬海,得先帶燕子好好轉轉。另外,新廠子那邊我也得去看看,瞧瞧你們弄的怎麼樣,還有周校長和師父那邊都得去探望一下,等這些事辦完再看有沒有空喫這個飯吧。”宋援朝笑着說道,對於張勇他雖然欣賞,卻實際上兩人不是一個路子,所以宋援朝這頓飯有時間就喫,沒時間不喫也沒關係,最多儘量抽空和他見一面,喝個茶聊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