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歸黃金年代 >第四百九十四章 煙火
    老年人的想法就是這樣,在一個地方呆幾十年了,搬到新地方人生地不熟,心理這關就過不去。

    宋援朝記得前世的時候張家阿孃一家因爲動遷的原因就這麼搬走了,那時候宋援朝也是,一些熟悉老鄰居都去了新家,新家雖然比以前住的地方條件好多了,但那些在身邊的東西也隨即消失。

    雖然搬到新家後宋援朝離張家阿孃她們並不遠,平時有時間也會抽空去看看她。可是新工房和弄堂是完全不同的,缺少了鄰里鄰往的瑣碎,更沒了那種在弄堂裏充滿生活的氣息。

    也許是因爲這個原因,張家阿孃搬到新家後沒多久身體就漸漸大不如以前了,再加上樓上樓下年紀大的人走樓梯很不方便,張建國夫妻那時候要上班,孩子也漸漸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白天的時候家裏也沒什麼人,一個老人孤零零的又出不了門,只能靠着收音機或者電視機打發時間。

    想到這,宋援朝心裏輕嘆了一聲,他前世的時候何嘗也不是如此啊!老人的寂寞和孤獨宋援朝深有體會。

    走進弄堂,看着熟悉的四周,宋援朝腦海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也許他可以改變前世這邊的格局,前世的時候這個弄堂被直接拆遷了,裏面的居民也全搬走了,在原來的舊址上這邊建起了三幢高樓,雖然新的大樓富麗堂皇,看起來比原本陳舊的弄堂要漂亮許多,但鋼筋混凝土的森林卻永遠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感覺,也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和人氣。

    回憶往事,宋援朝記得這邊是96年左右動遷的,動遷討論大概在95年上半年,也許自己可以在94年左右直接和區裏談一下關於這邊的房地產開發事宜,當然宋援朝沒打算和前世的房地產開發商那樣把這邊一拆了之,然後再建高樓大廈。

    宋援朝的想法是針對這個弄堂進行徹底改造,也就是用後世的那種“新裏”方式來改造,保持原來的風貌,從內部結構和地下入手。

    這樣的話舊弄堂就成了新裏,居住條件大大改善,同時也成了一道獨有的風景。

    滬海有名的地標“新天地”就是這樣的模式,當然新天地是商業性的,宋援朝要做的是居住性的,這和同樣有名的“建業裏”有些類似,不過建業裏採取的是全部動遷安置後再改造出售的模式,但宋援朝不打算這麼做。

    宋援朝也許會選擇部分動遷安置,部分由居民自己出錢購買增加面積的方式來進行改造,雖然前期可能會掏一部分錢壓力比較大,可從遠期來看,幾年、十幾年後的升值幅度卻是驚人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把這邊的人氣和延續幾十年的東西完好保存下來。

    要做到這一步不是容易的事,弄堂裏有多少戶人家,面積又有多大,投入需要多少,初步估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不過宋援朝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做到,哪怕投入再多也是值得的。

    宋援朝沒想在這上面賺什麼錢,因爲他只想把自己熟悉的東西給完好保存下來。這裏有他的家人,有朋友,有那些生活幾十年交往的老鄰居,更重要的這裏有自己的家,有父母和祖輩留在這裏的痕跡。

    如果這裏沒有了,那麼這些東西就徹底消失了,永遠也找不回來了,宋援朝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此時此刻,他牢牢記下了這件事,等時機成熟後一定會去做。

    回到弄堂的時候張家阿孃正在撿菜,因爲馬上就要喫午飯了。

    小浩子和小萍萍他們要十一點半下課後回家,等吃了午飯休息一下又得回校,張家阿孃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節奏,小萍萍之前還沒讀書的時候會跟着阿孃一起撿菜,幫着準備午飯,可現在兩個孩子都上了學,張建國夫妻又在上班,家裏也就她一個人。

    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把菜籃子裏的雞毛菜挑出來,一邊撿着一邊和隔壁的李家阿婆聊着天,說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家常事,卻聊的津津有味。

    “阿孃!”遠遠就看見張家阿孃,許久不見了,阿孃的精神看起來不錯,但頭髮卻比宋援朝上次走的時候更白了些,看着她慈祥的面容,還有脆耳的講話聲,宋援朝鼻子微微一酸,連忙快步走了過去。

    年紀大了,聽力有些不濟,張家阿孃微微愣了下,似乎在判斷是不是有人在叫她。一旁的李家阿婆反應快,聞聲擡頭一看就拍着阿孃的胳臂笑道:“快看!是援朝回來了,你的大孫子回來了!”

    “啊!援朝回來了啊?”張家阿孃急忙朝着手指的方向看去,雖然眼神稍差了些,卻依舊能看清不遠處那個正朝着自己快步走來的人不就是宋援朝麼?

    下意識地站起身,張家阿孃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笑容,情不自禁朝宋援朝走去。

    三步併成兩步,宋援朝上前攙扶住張家阿孃。

    “阿孃,我出差回來看你來了。”

    “出差回來的呀,好好好,回來就好,在金陵那邊喫的還習慣麼?睡的好不好?這次回來可以住幾天呀?”雖然這些話之前在電話裏都問過,可見了面張家阿孃還是又問了起來,聽在耳中宋援朝非但沒覺得嘮叨,反而心裏有一陣陣暖意。

    “那邊喫的還行,單位有食堂,回家對門的孫婆婆家搭夥的伙食也不錯,睡就更不用說了,每天到家弄完事牀上一躺就睡着了,好着呢。這次回滬海是辦點事的,禮拜天晚上就走,下週一單位那邊還有事呢。”

    宋援朝笑着對張家阿孃說道,張家阿孃連連點頭說好,一旁的李家阿婆看着也滿臉都是笑容,而笑容中同樣也帶了些羨慕,但宋援朝和張家阿孃一家的關係全弄堂的人都知道,別家也羨慕不來的。

    多日不見宋援朝,張家阿孃有着聊不完的話,還特意問了林燕和孩子的事。

    宋援朝告訴張家阿孃燕子和孩子都很好,現在燕子還在坐月子恢復,孩子也還小,等到明年孩子稍大些,自己就把老婆孩子帶過來給曾奶奶看看。

    聽到宋援朝這麼說,張家阿孃笑得嘴都合不攏了,兒子、孫子她都有,可曾孫子卻是第一個,哪怕她和宋援朝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但在她和宋援朝的心裏,早就是一家人了。

    說了好一會兒話,張家阿孃這才突然想起,一拍大腿埋怨道:“你也真是,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早知道我早上就去買點好菜了,現在家裏都沒什麼菜,下午再去菜場也沒好東西了,你呀你,這可怎麼辦?”

    “買什麼呀,家裏有什麼就喫什麼啊,又不是外頭人。”宋援朝親熱地摟着阿孃的肩膀,看看菜籃子裏已經撿好的雞毛菜笑呵呵問:“今天中午喫雞毛菜呀?這個我喜歡的,在北方這東西好久沒喫到了,金陵那邊也沒見着,阿孃,這個雞毛菜打算怎麼燒?我來幫忙。”

    “雞毛菜還怎麼燒?中午弄簡單點,燒鍋熱水等開了放點油,然後菜放進去燙一燙再打個雞蛋進去就行了,你以前沒少喫。”笑罵了一句,張家阿孃拿起籃子就和李家阿婆打招呼:“阿婆啊,援朝回家來了,我要回去做飯了,對了,你家今天買了什麼菜沒?先借我點?”

    “有!今天買了條帶魚,家裏還有半塊醬油肉呢,等會都給你拿過來。”李家阿婆很爽快的一口答應,宋援朝連忙向李家阿婆道謝,李家阿婆笑眯眯地擺擺手,看着宋援朝攙扶着張家阿孃進了屋。

    外面的菜籃子什麼自然有人收拾,羅陽就跟在後面的,這個免費勞動力不用不是浪費了麼?

    進了屋,把東西放好,宋援朝脫下大衣捲起袖子就去忙活了,張家阿孃攔都攔不住,還責怪了他幾句,說剛剛回來就下廚房,宋援朝是男人,男人是要做大事的,以後可不能這樣弄的,要給人看不起的。

    宋援朝笑呵呵地虛心接受但是肯定不改,做飯做菜他不陌生,一會兒功夫就弄完了飯菜,雖然不豐富,可也有一葷兩素再加個湯,等飯菜剛擺上桌,外面就傳來了張浩這小子歡快的歌聲。

    “今朝禮拜一,我去買百葉,百葉的價佃一塊一角一。今朝禮拜二,我去買酒釀,酒釀的價佃兩塊兩角兩。今朝禮拜三,我去買陽傘,陽傘的價佃三塊三角三……。”

    揹着書包的張浩邊唱邊跑跑跳跳,手裏還拿着一根不知道從哪裏撿來的樹枝弄成彎刀樣子,一路走一路瞧着不順眼的東西就上去抽上兩下。後面不遠小萍萍滿頭大汗地追着,她可沒張浩跑的那麼快,邊跑邊喊哥哥等等我,張浩回頭見她落下了只能停下等她,可等小萍萍近了後,他又迫不及待地向前跑了。

    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家,直接跑進房門還看都沒看就大聲嚷嚷:“奶奶!飯好沒有?我餓了……。”

    話剛喊出嗓子,突然就看見宋援朝笑眯眯地站着看着自己,張浩一愣,擡手揉了揉眼睛,似乎有些不信自己看到的,等確信無疑就是宋援朝的時候,張浩突然就歡呼了一聲朝着宋援朝飛奔過來。

    “援朝阿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我好想你啊……你走了後我天天想你呢……真的想你,想死我了呀阿哥,阿哥你回來給我帶禮物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