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歸黃金年代 >第六百二十五章 骨感的現實
    一家企業有三個核心部門,分別是生產、銷售和財務。

    生產暫且不說,相比後兩者目前司特公司的生產方面還是讓宋援朝滿意的,可在銷售和財務方面,卻有些不盡人意了。

    倒不是他們的工作做的不好,從實際成績來看還是不錯,可在宋援朝認爲卻有許多不足。

    當然,這也不能怪這兩個部門的負責人,因爲目前市場現狀和許多政策的原因,使得有些工作展開有相當的難度,比如銷售公司就是這樣,孫耀良不是沒看到這點,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很難達到宋援朝的要求,尤其是面對銷售和市場迅速擴張之下,忽略了其他方面也是情有可原。

    至於財務這一塊就更不用說了,司特公司的財務部從最初成立到現在都是在原基礎上形成的,財務部無論從財務經理到下面的普通會計、出納這些職位,基本都是從原本的國企財務轉變過來的。

    如果單單以做賬的水平和能力來說,這些人還是勝任的,但從一家大型公司的總部財務角度來看,他們在工作中並沒有“大財務”的概念,只是各自負責一攤,把賬做好,不出差錯而已。

    這樣的財務部並不符合宋援朝的要求,宋援朝需要的不是一個僅僅能做好賬能做賬的財務,他要的是一個能夠從財務角度體現企業管理價值,做到從財務角度上協助企業管理,進行數據分析並及時提出問題的財務部。

    說句實話,當宋援朝看到報表裏的數據時心裏是有些惱火的,可當聽完孫耀良的解釋,同時對方誠懇地承認了錯誤後,宋援朝冒起來的火漸漸壓了下去。

    孫耀良有錯,但這個錯很大問題並不在於他,而在於當初制定這個經銷商分級制度不完善和忽略了目前計劃和市場並行的現實情況。

    此外財務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司特公司雖然是合資企業,可它這個合資企業有着不同,說白了是有部分先天不足的。

    應安妮是司特公司的大股東,名義上的老闆,但在當初推動合資的時候,應安妮手上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團隊,除了露絲外,應安妮所註冊的公司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子。

    合資之後,新的團隊組成有些差強人意,尤其是財務這一塊,依舊沿用之前分廠的人員,這樣的財務部在最初運行沒什麼問題,可隨着企業的不斷髮展,能力的不足和傳統思路的侷限性就暴露出來了。

    現在財務部是由應安妮管着,從這點來說應安妮是財務部的老大,實際的財務總監。

    可應安妮不是財務出身,她學的是管理,而且又沒有豐富的財務知識,從這點來看出現目前的情況也是必然。

    宋援朝沉思起了,司特公司今年是第二年,去年的主要任務是佈局和市場推廣,而在今年大致的佈局已經完成了,隨着再過兩個月羊城的分廠正式投產,從華北到華東再到華南,然後中原包括西南西北地區大致覆蓋,那麼接下來的重心就是依託佈局對國內市場的全面發展。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宋援朝打算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這個計劃,一旦計劃完成司特公司在國內市場就佔據了絕對主動,先一步擁有了完整的市場體系。那麼未來國際飲料(食品)巨頭進入中國,以司特公司的先手而言,未必沒有一拼之力。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這十多年裏市場包括企業都處於野蠻發展的程度,許多後世赫赫有名的企業和品牌都是在這個時間段打下的基礎,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那麼未來可想而知。

    時不待人,宋援朝感受到了緊迫感,司特公司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迅勐發展的。可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宋援朝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耀良,你覺得經銷商制度和我們之前使用的直供銷售制度哪一個好?”宋援朝抽了口煙,對一旁的孫耀良問道。

    孫耀良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宋援朝突然會問他這個問題。

    當即孫耀良皺眉想了想,過了片刻才道:“這個我也說不上來……。”

    “這有什麼說不上來的?你可是銷售公司的總經理,對於銷售制度你最有發言權了,怎麼?和我還藏着掖着?”

    “呵呵,這怎麼可能,對別人或許,可對你三哥自然是有什麼說什麼的。”孫耀良笑着搖搖頭,接着神色正了正道:“這兩個制度在我看來各有利弊吧。”

    宋援朝擡手做了一個讓他繼續說的手勢。

    孫耀良說道:“我們先說之前使用過的直供銷售模式,這個模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直供銷售就是跳開傳統的中間商(經銷商)環節,直接控制銷售終端。這個模式的好處也在這裏,跳開傳統的中間商(經銷商)環節,首先產品毛利率有一定的上升,其次能夠直接面對市場,第一時間得到市場信息的反饋。此外因爲直接控制了銷售終端,對市場的覆蓋也做到了最細緻。”

    “但弊端也是實實在在的,在市場體量還小的情況下,這樣的模式操作起來並不難,可一旦市場擴大,尤其是現在面對整個全國市場,要做到這一步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說白了一個是在於人,另一個在於實際管理的難度,直供銷售模式需要業務員深入市場一線,直接控制終端,就以當初的金陵一地爲例,當初在本地進行直供銷售模式就需要十幾個業務員,如果是全國各省市的話,這個人員的數字是相當驚人的。”

    “這些人員從哪裏來?又怎麼管理?在管理中會不會出現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管理失控怎麼辦?另外,人員成本支出,團隊的結構,每個月的業務考覈,實際操作等等……要知道這不是區區幾個人十幾個人,也不是幾十上百個人,按照之前的直供模式來進行操作,所需要管理的人員數量我簡直無法想象。”

    宋援朝默默點了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問題,也是在司特公司成立之後,司特公司除去金陵本地外在全國市場並沒有繼續進行直供銷售模式的主要原因。

    直供銷售模式雖然好,但需要的人員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人一多管理的難度就成倍增長,這不是一加一這麼簡單。

    “經銷商制度的有利在於通過對方固有渠道快速市場覆蓋,各地區的經銷商終端銷售渠道是現成的,能夠節約我們大量進入市場和上架的時間,而且在成本方面來看,雖然直供銷售的成本更低,毛利率更高,但考慮到單次批量出貨和配送來講,實際上的成本計算下來並差不多了多少。”

    “此外,就是管理方面了,按照地域劃分,我們只需要對經銷商進行管理,這也大大減輕了銷售管理的強度,便與把人力從繁瑣的具體工作中解脫出來。”

    “當然,經銷商模式的弊端也是實實在在的,這個問題剛纔我也解釋過了,也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從目前來看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難度很大。三哥,說句實話,我對這個問題不是沒考慮過,可從現在角度來看,我認爲暫時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除非……。”

    說到這,孫耀良看了宋援朝一眼,想了想道:“除非目前經銷商的結構體系發生徹底改變,市場化完全取代現有的計劃制,國有企業和集體性質的企業的作用減退……,但我覺得這恐怕短時間內還做不到。”

    孫耀良有句話完沒說完全,但宋援朝卻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現在的經銷商基本都是國有企業或者大集體企業,比如各地的供銷社、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等等,他們掌控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渠道,司特公司的產品在全國鋪開,根本繞不過他們。

    除非司特公司在全國推廣直供銷售模式,用這個手段進行彎道超車,從而直接控制住市場終端。但這樣做法在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而且一旦這麼做了還會導致利益上的衝突。

    全國市場可不是金陵本地的單一市場,當初宋援朝在金陵進行這樣的銷售模式關鍵在於背後有南都作爲靠山,南都本就是金陵的地頭蛇,做這些事雖然會讓供銷社、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甚至果品公司這些渠道有意見,可作爲在同一家城市有歷史也有一定級別的企業來說,他們也拿南都沒什麼辦法。

    可一旦在全國市場這麼做了,利益衝突就來了,其他地方的這些經銷商難道就不會作出反應?要知道別說現在了,哪怕是十幾二十年乃至更久之後,地方保護主義依舊存在,你這麼幹等於在搶人飯碗,那個地方會眼睜睜看着你這麼做的?

    沉思了良久,宋援朝心裏長嘆了口氣。

    用傑克馬在後世的一句話來形容,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有些問題宋援朝明明已經看見了,可鑑於目前的許多實際情況卻沒辦法改變,這或許就是一種無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