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歸黃金年代 >第九百一十一章 股市
    </ins></div>

    江東的那塊地拿下來速度很快,不過中山路以南的那片地目前還到不了手,現在只是初步的談下來而已,因爲目前農田和當地村落的存在,需要地方上做一些安置工作,真正到手最早也是明年夏天的時候了。

    此外,就是宋援朝原本住的弄堂那邊的事了,爲此宋援朝已經通過關係和那邊區裏進行了談判,提出了對這個區域的改造方案。

    相比拿兩塊地,老弄堂的改造難度就大了不少,畢竟這裏是市中心,許多人在這裏住了兩代甚至三代人了,一下子離開原來所住的地方,從心理上有些難以接受,而且一下子從市區搬到第八區西南方向,還是中山路外圍向南的區域,有些人也很難接受。

    但宋援朝要對這個區域進行改造是許多年前就有的想法,何況他這個項目的投入並沒有考慮在商業上的過多利益,相反宋援朝是想以老弄堂那邊的老建築改造既保留原汁原味的樣貌,同時也通過改造的手段解決這裏髒亂差的環境,從而建造一個別具一格的舊滬海風格的小區。

    說白了,這有些類似於後世的新天地模式,但卻以住宅區而不是商業開發爲主。

    此外,對於那些老街坊鄰居,宋援朝也沒有想借這個機會把他們全部趕走的想法,反而更希望大部分街坊鄰居能夠繼續留在原處,和以前一樣生活。

    當然了,改造的基礎上,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就算宋援朝希望一些老街坊鄰居留下來,可也是有條件的。

    比如以後改造完的石庫門房,會恢復到最初的一幢一戶的格局,而現在這裏一幢住着好幾戶人家呢,自然是不可能滿足。

    願意留下來的,可以花一筆錢補齊改造差價,從而獲得擁有整幢樓房的產權。而掏不出這筆錢的,宋朝援也不會虧待他們,以後可以搬遷到新樓盤那邊去,獲得比原來住房面積大了許多的新房子,從而改善居住條件。

    這個方案是宋援朝綜合考慮後確定下來的,說句實話採取這個方案在里弄改造這個項目上不僅不賺錢,還會有一定的虧損,虧損的部分會由新小區多餘的商品房來進行商業操作上的彌補,從整體來說兩個項目是同時進行的,最終的獲利並不多。

    但這麼做宋援朝認爲是值得的,何況現在滬海的房地產剛剛開始,房子的價格也不貴,拿地成本和建造成本都很低,根本不是數十年後高昂的拆遷費用能相比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哪怕目前來看項目不賺錢,但長遠來計算宋援朝依舊是獲利,而且是獲利異常豐厚。宋援朝也不是奸商,更不會把老街坊鄰居當剝削對象,他這個方案說實在的非常優厚,甚至優厚到了地方協調的同志有些不理解的程度,不過宋援朝也沒多解釋,直接讓剛剛成立的滬海地產公司的人按照他的要求去處理就行,至於其他的什麼都沒說。

    11月26日,滬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第二個月,也就是12月19日,滬海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標誌國內在改革開放後股票市場的重開。

    比滬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稍晚的還有鵬城證券交易所,鵬城證券交易所是12月1日成立的,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後的大事件。

    幾十年過去了,國內知道並瞭解股票市場的那些老人早就步入晚年,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瞭解什麼叫股票交易,更不懂得股票究竟是什麼東西。

    交易所第一天開盤,上市的股票一共有八個,這八個股票後來也被稱爲“老八股”。

    這一天是週三,上午股票開盤,首個交易日的開盤指數是96.05點,下午收盤以最高99.98點收盤,全天的成交金額爲49.5萬元。

    這天,宋朝援特意去了一趟證券公司,在那邊開了戶,作爲歷史的參與者,宋朝援見證了滬海股票市場的開業和競價,並饒有興趣的直接參與了一把。

    由於這是國內股票市場的恢復開業,許多工作就連證券公司的人都在摸索過程中,一切都很簡陋,競價和成交大多都是靠着手工和電話進行溝通的,然後再把競價直接寫在黑板上進行公開。

    這種操作模式倒和香江一些電視劇早期的股票市場有些類似,比如香江着名的電視劇《大時代》裏就有這樣的情節,穿着馬甲的交易員肩膀夾着電話,飛快地填寫單子並大喊着和其他席位交易員進行股票競價,整個現場幾乎如同拍賣行一般熱鬧非凡。

    這種情況,宋援朝也是第一次見到,前世的時候宋援朝也玩過股票,但這是1992年的時候了,1992年元旦後,國家發行了第一批股票認購證,一張認購證的價格是30元,這個價格可不低,而且按照認購證的中籤規則,一旦沒有中籤,這30元等於是打了水漂。

    要知道1992年的時候,宋朝援的工資才僅僅120元,加上獎金也就150元左右。

    30元一張認購證,宋援朝一個月不喫不喝也只能買五張而已,那時候宋援朝有天下班恰好路過銀行去取錢,看見一個年齡不小的大媽在銀行門口哭天哭地地抹眼淚,周圍還圍觀了一大羣人。

    上前一問,原來是這個大媽前兩天來銀行存錢,也不知道是因爲銀行裏的同志沒和她說清楚呢,又或者是因爲推銷認購證有任務,大媽稀里湖塗地把原本要存進銀行的六百元買了二十張認購證。

    回到家後沒幾天,當子女休息天去探望大媽時候才知道這個事,得知之後就埋怨起大媽來,告訴她這個認購證究竟是怎麼回事,知道情況後的大媽頓時就慌了神,連忙跑到銀行來退認購證,可已經賣出去的認購證銀行哪裏肯退?這不大媽眼見着自己的錢就這樣成了一堆“廢紙”,不由得就坐在銀行那邊哭邊罵了起來。

    宋援朝聽了大媽的遭遇,對於銀行的工作人員很是不滿,當即幫着大媽和對方交涉,可銀行那邊非但不退錢給大媽,還說了些陰陽怪氣的怪話,氣得宋援朝肺都要做炸了。

    尤其是銀行一個工作人員冷言風語說既然宋援朝這麼好心,那麼爲什麼不自己去幫大媽呢?反正他們銀行賣出去的認購證退是絕對不可能退的,如果宋援朝真心要幫,直接把大媽的認購證買下來得了,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麼?

    再說了,這個認購證是國家發的,誰說就會虧了的?說不定買下來就賺錢了呢。宋援朝買了,既做了好事又賺了錢,何樂不爲呢?

    這些話旁觀的人羣都表示是胡說八道,有這樣的好事你們銀行都人爲什麼不自己買?非得忽悠大媽去買?現在說這些,純粹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忽悠人家年輕人好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