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二百三十九章 百廢待興
    一力降十會。

    繼勝字軍和部分種家軍兩年苦練,一朝出籠,如猛虎下山,不僅在張純孝和內應的支援下,輕取燕京,還連克涿州,莫州,贏州。

    用火炮轟開了金狗重兵把守的真定。

    陳淬,劉錡果斷的派兵強渡黃河,兵分兩路,一路陳淬領兵,收復滑州,相州,沿着太行山腳下向北進軍,另一路劉錡領軍,沿着黃河火速前進,配合而山東渡河出擊的辛贊,李邈所部,對黃河大堤金狗的守軍進行清繳。

    雖然悍不畏死的金狗也絕了部分黃河大堤,一副同歸於盡的打法。

    由於宋軍反應及時,並且配屬了大量民工渡河修補加固大堤。

    缺口小,及時修補。

    總的來說,情況可以控制。

    這一份份的戰報送到登州。

    登州城,稷下學宮,水師營地,臨海居,到處都喜氣洋洋的。

    街頭巷尾都有一堆人圍着說書讀報的先生。

    朱璉感覺日子跟做夢一樣。

    要知道,不管是昔日監國的皇后劉娥,高滔滔,還是大宋任何一個皇帝,都沒有她這番曠世武功成就。

    這一切的一切。

    都是李敬帶來的。

    若非李敬得力,團結山東陳卓等官僚,先後救出了黃燦,陳過庭,劉韐,張叔夜,李邈,又設計扣下了李綱,接來了宗澤,督造大量艦艇,利用三司考覈廣發天下製造火硝。

    大宋豈能有如此國運。

    還能打下金國國都會寧府,救出自己親妹和堂妹,以及官家的兒子。

    如今,不管是宗澤建議派人再次修補汴梁,尊重官家聖旨,讓新帝登基。

    還是梁揚祖,李綱上書,讓趙瑾登基。

    兩人還用北魏元姑娘舉例,怕柔嘉公主重蹈北魏公主的覆轍。

    不管是夏商周,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傳承公主的做法,就很難得到百姓認可。

    第一個北魏元殤帝元姑娘,北魏公主。

    被胡太后女扮男裝抱上龍椅,當了一天就被廢掉了,名字都沒取。由於是嬰兒,傀儡,在位時間一天,後世沒太承認她的地位。

    不管後世認不認,中國第一個女人當皇帝的記錄就是她創下的,你說是鬧劇也好,但她就是第一個。

    第二個女皇武則天不算是公主傳承得位,這不算。

    第三個女帝是西遼耶律普速完,承天皇帝。耶律大石的女兒,契丹公主。她的哥哥遺詔讓她攝政,她開始自稱承天太后,後來改成爲承天皇帝。

    不過承天皇帝繼位還是1163年,此刻還沒有發生。

    李綱,梁揚祖洋洋灑灑寫了長文,表態既然趙桓有子在登州,就應該趙瑾繼位。

    鄭太后,喬太妃,王太妃三人都堅持按照官家口諭傳位。

    朱璉被元姑娘下場不好嚇到了。

    朱慎妃迴歸,若是趙瑾登基,她依舊是名正言順的太后,還能護着趙柔嘉。

    做大宋的皇帝太辛苦。

    監國這些日子,光決策就讓朱璉有些心力憔悴,昔日趙桓死活不願意登基也是不想受江山所累。

    帶着一羣朝臣候在會客廳,看見李敬抱着趙柔嘉緩緩到來。

    趙柔嘉和李敬這份投緣。

    她頓時頭大,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見過娘娘,見過各位同僚!”

    李敬纔沒有這麼多糾結,韓世忠也沒有。

    大勝金人,復仇雪恥。

    還被朱璉賞賜了奢侈的宅子。

    空氣中都瀰漫幸福的味道。

    在李敬的引薦下,他和梁紅玉一一見過陳卓,黃燦,周寧,李光,李芘,趙明誠等朝臣。

    “李副使,此戰大致什麼時候結束?”

    這幾個人對於李敬引薦韓世忠,雖然表現了足夠的尊重。

    然而他們關心的話題很不一樣。

    “今年宋金之戰,我大宋究竟從金人手中奪回多少土地,如何處置這些土地?”

    “李副使,本官想向河北,大名,燕京,遼東各地,推進政務改良,你如何看法?”

    大戰之後收拾舊山河,百廢待興。

    如何處置收復土地,如何派遣官員管理,如何推行山東新政。

    這是擺在登州朝臣之中,無可迴避的話題。

    包括稷下學宮在內,各種提議層出不窮。

    朱璉都沒有決斷,等着李敬和宗澤回來。

    朱璉聽聞朝臣各種朝議話題朝着李敬砸去。

    不由的笑起來。

    與之相反,朱慎妃有些嚴肅。

    她知道李敬戰功赫赫,宋人稱之爲戰神,跟除李綱,折彥質之外的各路將領關係莫逆。

    卻沒有想到李敬在文官之中,也有如此聲望。

    看見鄭太后親手爲李敬沏茶,待李敬放下公主坐下後,讓趙金兒給李敬端上。

    長長的吐出心中一口淤積。

    “娘娘,如今李敬回來了,大名,河北,燕雲等地如何佈防,如何管理,要立刻着手,以防生亂!”

    周寧看見李敬沒有搭理他,向前走了一步,向朱璉諫言。

    “這些地方剛收回來,如何佈置兵力,必須要聽從樞密院的意見,宗帥在征戰,李敬就給我們說說樞密院是否有良策!”

    眼看着李敬喝了一口茶,笑着看向自己,朱璉纔開口正式的詢問李敬。

    “汴梁現在彙集了河北義軍近百萬,這部分義軍良莠不齊,還有大量原本就是強盜,必須要進行整編。我的意見,不管是大量的無主土地,還是派遣官員,甚至燕雲的駐防,新法的落實,都需要統籌進行整合!”

    “如何整合,李副使可有腹稿?”

    把這些涉及民生,農產,軍事,行政的問題,綜合起來抉擇。

    這種思路很適合當下收復的河山。

    別說陳卓,就是朱璉,周寧,李清照,李芘等人,聽李敬說完,都眼前一亮。

    “首先,未來的燕雲十六州,要大軍駐防,守軍從汴梁軍中抽調,顯然是更加合適的,此戰結束,通知劉錡和陳淬幾位將領整軍,依照靖康武三軍訓練技戰術標準,挑出十五萬精華,編組邊軍,開赴燕雲十六州,鑄城,接防!另外七十萬軍編組農墾軍團,除原籍在京畿之地,河北,大名籍貫的義軍,按籍貫開赴河東各地!”

    “農墾軍團?還是義軍?爲何不將他們遣散回到原籍。”

    大宋文官對於義軍大部分都沒有好感,軍權不在手上,不聽從號令,連兵部尚書王雲都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