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二百九十章 真的可以嗎?
    盡最大可能,確保航行安全。

    “你還不瞭解李敬嗎?作爲武將,上馬,上船的一刻,李敬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我和柔嘉都去,就不同了,他會盡量保障到萬無一失!”

    原來如此。

    遠處的李敬,都快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宅院,跟着他的幾個侍女,奶媽,手忙腳亂。

    喬淑雲笑的前俯後仰。

    直到看到李敬親自從後院把馬牽出來,跟幾個親衛一起翻身上馬,朝着登州城裏奔馳。

    喬淑雲才收起笑容,輕輕的對朱璉說。

    “太后,滄海變幻莫測,遠洋九死一生,即便是有了蒸汽神舟,也無非全無風險!”

    “淑雲姐姐,要是沒了李敬,我拿什麼去救靖康皇帝?登基大典那麼繁瑣,那麼累,新帝堅持到一聲不吭,不就是爲了給他父皇守着大宋江山嗎?若是本宮和靖王在遠洋中有所閃失,大宋太陽照常升起,無非是趙瑾繼位罷了!”

    登基大典以後,朱慎妃跪倒了朱璉面前。

    承認自己找李綱去問趙桓要詔書,也承認自己有找過趙構,趙佶,希望趙瑾繼位。

    她不得不這麼做。

    因爲她已經察覺朱璉懷疑到她。

    因爲金人刺客居然在大殿之日,謀劃刺殺李敬,朱璉,趙柔嘉。

    因爲刑部聯手大理寺,極可能查到了蛛絲馬跡,說不定會因爲趙構,因爲秦檜,牽連到自己身上。

    擁立自己兒子和勾結金人忤逆,她必須要選一項罪名承擔。

    朱璉表面上饒恕了朱慎妃。

    朱慎妃知道,昔日比親姐妹還親的情誼斷了。

    她不知道的是,朱璉心痛的徹夜難眠,在臨閭關趙桓傳位之前,她從來沒想過趙柔嘉繼位。

    聽說朱慎妃北狩產子,還叮囑出征的李敬把人救回來。

    這樣大宋傳承有序。

    “天家無親,爭儲之事歷來就是腥風血雨,當此金人有意挑唆,靖王和寧王舉措得當,已經讓此事沒有給大宋和趙家造成太大損失,不值當生氣!”

    喬淑雲知道朱璉擋了刑部繼續的追查。

    也擋了大理寺要請朱慎妃協助辦理桉件。

    還讓她帶着趙瑾回到臨海居,身邊侍奉的女官也一個沒少,一個沒換。

    ….沒想到朱璉現在提起趙瑾,還是帶有譏諷的語氣。

    “李敬說過,未來幾年的大宋未必風調雨順,各種天災人禍都要防範於未然,遠洋之後,除了定期派船艦回來報訊,還要做最壞的佈置!”

    生氣歸生氣,朱璉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先來。

    汴梁的刺殺,所有人都沒想到金人如此瘋狂。

    李敬卻想到了,一番佈置,別說金人剛有異動,把武器拿出來就被發現。

    就算是衝到臨街,恐怕也會把顧無憂當成新帝。

    這種事前思量的方式,對趙金兒,對宗澤,對朱璉自己,都觸動很大。

    一邊說,朱璉一邊示意喬淑雲跟她走。

    “汴梁城恩科和更名太學的稷下學宮同月先後在汴梁開考,學子們先考科舉,後考太學入學考試資格,太后你說,要是兩榜都得中,學子是願意參加殿試,還是願意入學太學?”

    決定跟隨李敬遠航,朱璉心裏也是沉甸甸的。

    想起梁揚祖提議太學和科舉同時開考,太學不需要各路,府初試成績,李敬攛掇她搞成學子的盛會,把三司吏員考試也放在張榜之後,頓時笑容滿面。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百廢待興,大刀闊斧改革的大宋實在太缺人才了。

    這一百多稷下學宮第二批學子完成學業,各部爲了三十個山東兩路之外任職的人才,頭都打破了。

    “科舉經過殿試,吏部考覈,就能立刻爲官,太學至少要經過一年的學習,從朝臣們日常的評論,經歷太學以後的學子,大部分應該比科舉進士走的更遠!”

    喬淑雲看見朱璉臉上的神態轉晴,自己也挺高興,拋磚引玉的比較。

    “靖王看法不一樣,太學結束學業或許在爲官初期能佔據洞悉政治改革的方向優勢,比科舉官員更有眼光,但是未來的仕途之路,還是取決於他們能否踏踏實實做官!”

    宰相起於郡縣,這是李敬對李綱的提醒,喬淑雲想找幾個人去看看,到了山東巡查的李綱究竟能不能靜心對州縣的政治格局,治理方式進行研究。

    不過李敬這句話也可以看出,他對於宗澤昔日在大名府,在山東爲官施政,真心實意爲百姓做事很欣賞。

    感慨脫口而出。

    “大宋的宗澤,還是太少了!”

    “話不能這麼說,宗帥昔日能沉下心在地方深耕,那是因爲碰上了太太上皇身邊盡是國賊。當下潛心造福黎民的官員不少,皇室宗親有趙不試,趙鼎,昔日的科考入仕途的還有辛贊,李邈,李光等一大批朝臣,靖康武三軍將領兼職或者轉職治理地方的,不計其數。”

    身邊彙集一幫能臣,基層一羣實幹家。

    朱璉還在渴慕人才。

    相比當年人才薈萃的仁宗皇帝,也不過如此。

    若是遠征西域,不會耗費太大的國力。

    ….大宋盛世可期待。

    喬淑雲決定趁着出征西洋之前,派出精幹筆吏,針對朱璉所提這些地方官員,做一個專訪和核查。

    這個提議,讓朱璉大感興趣。

    李敬幾次提醒他,不管什麼改革,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各種監督的方式要結合起來。

    巡視組也要流水不腐、

    盯着這幫當官當吏的擺正心態。

    這國家治理起來事半功倍。

    兩人頓時商議起來,尤其是對於山東兩路和河北東路,李敬,關勝,種彥鴻麾下的將領兼職官員,一一覈查。

    直到趙柔嘉下課回來,恭恭敬敬給母后請安,敘說今日課程。

    “女帝,今年秋天,想不想跟着李敬一起遠洋?”

    “真的可以嗎?

    趙柔嘉眼睛盯的老大,今年若不是登基,她都想讓李敬派船帶她去南海邊上沙灘玩。

    “不過,你幾個學堂的先生要跟我們一起去!”

    若論說臨海居朱璉不滿意的,就是幾個先生。

    朝中那些大儒,要論博學多才,跟李敬提鞋也不配。

    她甚至私下通知各地找尋李敬師父無崖子,想柔嘉拜他爲帝師。

    結果石沉大海。

    咋一聽李敬說是他師父讓他去的,朱璉心中有燃起希望,說不定李敬師父在大洋彼岸,又或者返航以後,李敬師父回到山東找他。

    .

    樓下水如天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