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軍制也要跟上時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宗澤,李敬自從被封賞郡王。

    基本上就是賞無可賞了。

    於是李敬的親哥李敏,宗澤的兒子宗穎都成了找平衡對象。

    西夏之戰完美,朱璉回來以後,宗穎任職遼東路宣撫使,還加封侯爵。

    李敬這個親哥哥李敏也除了兼任燕京府知府,還兼任三司支度副使,專門營造新都,皇宮。

    躺贏的兩人樂呵呵的奉詔前往冀北,在碼頭候着。

    準備陪着太后,新帝,宗澤,李綱一羣重臣和太學生一起視察冀北新城的鐵礦,鐵廠,機械作坊,火車。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冀北新城,建的好快,這麼多廠房,倉庫拔地而起,還有工人的宿舍,一棟棟大樓小樓星羅棋佈,被鐵軌串聯在一起,一年多就初具規模,看着跟做夢一樣。”

    回想起自己父親昔日磁州任職,幾乎等同於擡棺上任。

    哪裏知道,磁州之戰竟然自己父親和李敬竟然金風玉露一相逢。

    打出了大宋對金戰事的轉折。

    雖然沒有能挽救靖康之難,可是徹底打敗了金狗。

    還在有生之年收復西夏。

    “父親常說,靖王是上蒼派下來拯救大宋的神仙,要是沒有在磁州碰見你們家靖王,大宋前途莫測!”

    李敏對自己弟弟的神奇也是瞠目結舌的。

    至今他都想不出,自己弟弟什麼時候被一個神祕的老師調教成了神仙。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花花轎子人人擡。

    李敏連忙說。

    “二郎也常說,若非宗帥在磁州知人善用,敢於啓用義軍,提拔擢升人才,他就是再有本事,也未必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展身手!”

    眼下自己父親即將告老,李敬在朱璉面前極有話語權。

    官場上人走茶涼事情很多,宗澤不認爲李敬是這樣的人。

    既然兩家關係極好,豈能不用心維護的道理。

    爲了自己前途,也爲了兒孫命運,宗穎哪怕已經四十多了,哪怕李敬和李敏跟他稱兄道弟,他也不敢答應,姿態放得極低。

    “那是靖王客氣,父親說,大宋可以沒有宗澤,但是不能沒有李敬!”

    李敏專心做事,沒有宗穎想的那麼多,他對宗澤是非常佩服的。

    連忙駁斥。

    “不對,不對,大宋要沒有宗帥,靖康之難以後即便靖王,遼王,雲王守住山東,中原腹心之地也會淪落,說不定一潰千里,金狗能打到長江邊上去!”

    “父親說,他上馬統兵並不內行,治理一州一府也算是敬業,可遠沒有靖王上馬統兵,下馬治國那份才情,靖康之變以後,大宋日新月異,就是宋人也感覺各種新鮮事,新鮮物品層出不窮,國家蒸蒸日上,黎民幸福安康,冀北新城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兩不要繼續說了,同僚聽見,以爲我等在相互吹捧家世!”

    說起大宋的變化,李敏比宗穎感慨更深。

    新建都城的施工圖紙,是李敬盯着太學,工部,三司官吏一起繪製的。

    引黃河入燕京,山水融於城市,街道縱橫捭闔,宮廷和官署氣勢磅礴。

    西洋,南洋,大宋各種工匠雲際,花崗岩,漢白玉,精凋細琢。

    建院造湖,亭臺樓閣,星羅棋佈。

    各種商業區,居住區,家家戶戶自來水入戶,暖氣入戶,各種管道預設,別說工匠,就連李敏自己也看不懂。

    舊都汴梁城三十萬人口尚且擁擠,新都城就算是填進去幾百萬人,照樣輕鬆。

    好在工期逼得不緊張,而且十年爲一個階段,要不李敏這個負責人非要跟自己弟弟掀桌子。

    “我們可不認爲李知府,宗宣撫使在相互吹捧,靖康之難,大宋觸底反彈,變化太大了!”

    “以前從嶺南到燕雲,走路要走半年到一年,現在乘軍艦,據說一個月不到就到南海了!”

    “就是現在還有了火車,據說太后此番前來,就是督促地方和三司官員規劃鐵路的,以後冀北到遼東,遼東到燕京,幾個時辰就到了,誰敢想啊!”

    說起大宋的變化,在場的官員感慨大了去了,水泥房子,自來水,蜂窩煤,各種乾鮮的海鮮,各種新鐵器,茶葉,紡織品,看的宋人眼花繚亂。

    茶館裏以前是鬥茶,現在都是讀報,講話本。

    足不出門,就知曉天下事。

    不管是金人西遷,水師遠航,還是收復西夏,都成了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的談資。

    適合上學的稚童,讀書不花錢,官府還貼補伙食,到了年齡不上官學,父母還要被罰。

    這一系列的變革讓官員,百姓目瞪口呆。

    感謝感激之餘。

    對大宋這位聖明的監國太后,交口稱讚。

    聽說她帶着新帝來冀北,不管是官員還是管事,甚至自發前來的工匠,百姓,都熙熙攘攘擠在碼頭。

    渴慕一見天顏。

    黑壓壓的人頭,嚇了船上的禁軍統領趙金兒一大跳。

    “怎麼這麼多人?”

    燕雲,冀北,遼東都是從金人手裏收復的土地。

    民心是否歸附未可知。

    礦裏還有贖罪的戰場俘虜,碼頭上這麼多人雖然在行禮,萬一出幾個刺客怎麼得了。

    連忙拉着劉錡,岳飛,韓世忠,讓他們的親衛,部將,幫忙盯着維持秩序。

    “太后,新帝,靖王,康王在民間萬家生佛,好多人家裏都不供神仙,給張貼太后的畫像供奉香火了,長公主,以後這樣的事情免不了了,你得提前擴充禁軍,爲太后出行打前站了!”

    劉錡以前就是禁軍統領,看着趙金兒有些迷湖的樣子,不由的好笑。

    臨海居要人留守,太后出行也不能少了禁軍。

    他的意見得到了宗澤的附和。

    “賢福長公主,你今天就擬定條陳,我讓樞密院負責審閱呈送,下午就讓太后批了。這幾年大宋變化太大了,軍制也要跟上時局!”

    “好呢,謝宗帥,謝劉將軍!”

    “其實這事也怪我等,在登州坐了一段火車不過癮,又跑來冀北!”

    宗澤瞧不上趙佶,可是對趙佶這些個女兒,喜歡的很。

    知恥而後勇,全權報國之志。

    能喫苦行軍,不矯情,處置軍務細緻入微,公正廉明,還能擂鼓爲將士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