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從靖康開始 >第三百七十九章 給了一個臺階
    “冀北,登州所產鐵料,冶煉機器尚且不夠,淄州,磁州,泰安等地的農具,工具,供不應求!大宋疆域的鐵礦石品位偏低,開採和冶煉對環境破壞較大,與其破壞以後治理,再綜合考量技術保密,最好的方式就是沿海交通方便處興建大型冶煉高爐,廠房,從海外船運優質礦石。”

    看見朱璉和鄭憐玉都不知情的樣子,趙佶挺意外的,他沒想到,江南士紳這個消息還是真的。

    “冀北之後,你選址何處?”

    “長江入海口吧!”

    “能否讓江南士紳入股?”

    “可以,但是跟昔日濟南府入資者一般,只能享受分紅權利,股東不參與經營和管理,技術要佔比股份,股東不要以爲參股了就可以得到技術了,當然,工人可以從江南招募部分!”

    “知足吧,李敬的技術,三司的管理,允許入股就等着分錢的好事,還要什麼技術,回頭你和黃燦商量一個章程,我老頭子去送點人情!”

    “要不要孝敬太太上皇一點股份?”

    “你願意給,我就理直氣壯的收,這趟我來登州,也想看看外孫!”

    趙佶一副倚老賣老,一副老丈人的口吻,左顧右盼的看着兩個女兒,趙玉盤捂臉。

    趙福金也翹着嘴,對趙佶當面調侃表達不滿。

    “第二件事,也是江南士紳們問的,他們想建鐵路,修橋築路是功德,有些人想託我問問,他們是讓有錢人募捐,還是說是經營性鐵路入股,現在一個個都躁動的很,說鐵路不能光是北方有,把南方丟在一邊!”

    趙佶這個問題,朱璉和鄭憐玉都知情,聽完一個個笑容滿面。

    趙佶一頭霧水,也不知道她們笑的是幫人來問,還是笑這些士紳。

    “父皇,李敬說鐵路是國之重器,關切國計民生,不容私人染指,大宋的鐵路未來將規劃橫貫南北東西的幾條幹線,然後在各地建立局部網絡,連通全國,日後隨着科技發達,甚至日行數千裏,一日從南到北,不管是調兵,還是調撥貨物,轉運人口,事關重大!”

    “那爲什麼你們只顧着北面,南方沒有開動?是錢不夠嗎?”

    難得昔日的荒淫無道的皇帝改邪歸正,跟一個小孩一樣,打破砂鍋問到底,趙玉盤捅了捅身邊的李敬。

    讓他不要吊老丈人胃口。

    “不是這樣的,關鍵的問題還是技術不成熟,現在火車在短途上運行,也經常發生故障,不止是火車的技術,鐵路構築的技術也是在摸索,勘查線路大部分選用平原地形,減少架橋和開挖隧道的壓力,在積累技術的同時,也把東北遼東作爲主要試驗點,哪裏地大物產豐饒,平原很大,鐵路修築難度小,開發出來價值很高,第二就是連接遊牧地區,方便對這些民族進行管理!”

    趙佶有些明白了。

    現在鐵路,李敬是本着修築難度最小化,修築以後,戰略意義最大化來搞的。

    隨着李敬進一步解釋。

    他才知道,建築鋼鐵的產能,也制約了橋樑,隧道等鐵路路基的快速鋪設。

    未來登州還要製造一些築路設備,從而減輕施工難度。

    這樣看來,在長江口的鋼鐵廠,前景更好。

    李敬還向他透露,不僅長江口,珠江口也會同步上馬冶煉廠,還不單鍊鐵,還要鍊銅,銀,錫等從南洋拉回來其他的有色金屬礦。

    “你不能讓我空手回去吧?儘管朕已經說了不參與朝中議事,可是那些士紳對我還是蠻尊重的,逢年過節,我的書院來拜會我的人,人山人海,一車車東西送的,書院的庫房借我,都堆不下。”

    “父皇,我給你說,別亂收人家東西,我明天讓人給你送一船茶葉和南洋的水果去,禮尚往來,但凡以後收了人家東西,要回禮,別讓人說我們趙家人是貔貅,只進不出!”

    趙福金,趙玉盤真是怕這些有心人利用趙佶。

    “你們說的,我都有分寸,像那些番國官員送來的,我收了也不會跟他們辦事,還想來學習我大宋鋼鐵冶煉技術,火炮鑄造技術,蒸汽艦艇造船的技術,別說李敬不會給他們機會,就是李敬想給,我也不同意,我收了他的禮物,還當面告訴他,這些黃白之物不夠!”

    鄭憐玉,朱璉聽趙佶這麼一說,都能想象得出趙佶那副貪得無厭又無恥的嘴臉。

    兩人狐疑的看着李敬。

    不讓藩國人到登州接觸朝廷重臣,大宋軍工基地。

    也不讓他們在東京建設使館。

    讓他們去臨安找太上學習宋人語言文字,學習大宋官制,是不是早就挖了坑,讓趙佶在臨安斂財的。

    趙佶不光說,他還讓跟來的人拿出了十幾塊蒲甘送來的翡翠原石。

    “李敬,蒲甘過來學習的官員給我送來的,說是偷偷藏了你的貨,還是最好的原料,你幫我看看,他們有沒有湖弄我,順便幫我打造一些手鐲,配飾!”

    “好,太太上皇回去給那些士紳說,朝廷會盡快啓動從臨安到健康,健康到長江口,長江口到臨安環線鐵路勘探,允許他們協助勘探建設,希望他們能在徵地時候,幫幫朝廷的忙。”

    眼看李敬專心的看石頭,還給他一個臺階,趙佶高興的跳起來。

    他想着找個機會,跟李敬去產業去看看,叮囑巧匠按照自己設想去凋刻。

    現在整個大宋最好的能工巧匠,都在登州。

    這裏李敬專門搞了一個創業園,提供水車動力和蒸汽機作爲動力,在巧匠中傳的沸沸揚揚,報紙上也吹噓這裏有着最好的工具,能讓一個一年打十幾件首飾的大匠,產量翻百倍。

    水師和靖字軍在蒲甘佔據了幾個礦脈。

    但是哪裏山深林密,運輸不方便不說,礦場開發也進展緩慢,更沒辦法把所有翡翠原石產區都佔據了。

    這批原石質量不錯,可李敬不在意這些,登州有的是原石。

    蒲甘的翡翠原石船運登州以後,都是趙玉盤和趙纓絡,趙福金三人派人在管理。

    做的首飾也是她們讓各地批發市場幫忙物色代理商,讓水師協助配送貨。

    李敬偶爾巡視產業園,碰見好的種水,就讓巧匠做好拿一些送人。

    “朕還有個請求,不知當說不當說?”

    這麼客氣的趙佶可不多見,要求肯迪棘手,朱璉和李敬,鄭憐玉幾個人對望一眼,都摸不準他的脈。

    趙佶究竟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