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三千道機 >第一八零章 預計北上釋勾陳
    “李修兄弟,爲了你,我二人可是冒了很大的風險,接下來,你可否找一個絕對隱祕之所?我們可以聊聊了!”華仲收回銀色小鼓,沉聲說道。

    李修將華、江二人帶到朵朵的微小千世界裏,設置了一個密封的空間,三人席地而坐。

    “下面我們把大祭司讓我們親口轉告給李修兄弟的話,都告訴他吧!”江不匪道。

    華仲點了點頭。

    李修見狀,才知道剛剛他們殺人滅口,原來也並不是他們突起殺念,而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告訴自己,不容許更多的人知道他們三人今日的碰面。

    天網對於一些絕密任務,所行的手腕之鐵血,近乎殘忍,的確不假。這種殺人滅口的殘酷手法,按照道理來說,根本不容於朝廷機構,然而,這卻是事實。據說哪怕殿前司和天督院也有個先斬後奏的流程,手下名冊都有備案,對於無故失蹤人口,是要向上官解釋清楚的!然而這監天台的天網組織,比殿前司和天督院行事殘忍十倍,爲了絕密任務做到絕對保密,殺自己人都是殺雞一樣!

    保密二字就是解釋!

    這一下,李修也鄭重其事起來,本來想留下他們打聽一些事情,但現在只怕得聽聽他們到底說什麼纔行。

    華仲道:“我看還是傳唸吧!”得到江不匪的點頭同意,二人同時朝他們自己的眉心祖竅一點,隨即在指間出現一團光球,落地化成兩株紅蓮,紅蓮各開花一朵。

    隨即李修看到,那兩朵紅蓮之上,光芒一閃,出現了一個女子的背影。

    李修明白,華仲和江不匪之所以同時落地成蓮,是爲了讓李修看到他們沒有隱瞞什麼,兩者對比之下,所要傳唸的東西是一樣的,增加可信度。

    果然,兩朵紅蓮之上的女子的背影,幾乎同時轉過身來,同時朝李修看了一眼。

    嗡……

    嗡……

    兩股意念同時傳入李修的泥丸宮中。

    “李修,八百六十年子午,勾陳大帝出世之時,世界將會重歸無生之土。北海之行,就此打消如何?”

    “李修,八百六十年子午,勾陳大帝出世之時,世界將會重歸無生之土。北海之行,就此打消如何?”

    兩股意念,都只傳輸了這樣一句話,李修睜開眼來,表面上沒有什麼反應,心中卻複雜至極。

    看來,這世上除了姬元皇帝之外,紅蓮老妖洞察人心也有通天之能,居然未卜先知,知道李修即將準備去做的事情,要華仲和江不匪這兩位帶話給自己,阻止自己北海之行。

    不過,紅蓮老妖越顯露出通天的法力,李修打從心底越發認爲自己該走這一步。在這個強者爲尊的世界,人嬰淪爲酒席的現實,必須聯合馬天生和張天罡、黑衣女聖、楊不諱這樣的上古天庭體系存活下來的老怪,還要釋放勾陳大帝,在一個時間點,與地獄修羅聯合一起,將那位神針的主人從古路接引迴歸,合力之下,方纔能夠和魔族抗衡。如此一來,西楚大域纔會有一個全新的法度,再也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你有什麼想說的?”華仲忽然開口問李修。

    李修道:“華先生,你是三國名士,你的兩本鉅作我都拜讀過,《論戰策》和《知世通子》的一些見解,尤其是警句獨到而精闢,爲當世爲數不多的好書!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華先生你也早已經看出了末法以來,各代鴻儒鉅子所謂的傳世經典,大多都有逃避現實之嫌,所謂的救世,不過是幌子,實際上還是爲統治者集權,愚弄百姓。你的《知世通子》引用前朝文聖的‘水可載舟,亦能覆舟’之理,所述深入民心,將大千世界的修仙、朝政、軍隊、百姓濃縮成一個整體,擺脫了很多框架,雖然沿襲了一些古的舊的東西,但同時也有很多全新的見解,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可見華先生你是個幹實派的儒修大成者。”

    華先生明顯一愣,想不到李修在接收到他們的傳念後,居然什麼都不談,唯獨談起他的最有名的那兩本書來。

    華先生道:“李修兄弟所言極是,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真乃金句。事實上當朝之中,新派儒道已呈大興之勢,這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暢所欲言、實現言論絕對的自由不光是我輩夢寐以求的東西,也該是天下衆生都喜聞樂見之事!七大門派時期後,大清算結束,末法時代以來,總共經歷了一千兩百九十八年有餘,這近一千三百年,各國朝代更替,有十數朝,如南國九黎,也有西域藩蠧,真正的西域大統一隻有過兩朝,我北朝共有五朝,從龍鼎國,神瑕國,藍月國,大觀國,再到本朝。說起這言論自由方面,即便是前朝,有文武雙聖促成天下文人武人大行其道,如你所言,真正遺留的精華之作也是非常少見的,大多都是諂媚討好上官和時代的拍馬之作而已。”

    李修聽華先生說了這麼多,會意說道:“看來華先生對當朝還是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有頗高的評價了。”

    華先生道:“我雖然是天網成員,若論實事,講到天干六支,宇宙星斗,或可浪漫一些,若談政治,論軍事,聊民生,絕對不盲目!從嚴治學,古來聖賢重氣節,我遵循無誤,不敢大意草率之!”

    “這一點我相信!”李修道:“據我所知,華先生的故居是北蒼郡的蒼城,毗鄰滄海和落象山,那一帶自古以來有風景如畫之美稱,也是大域歌賦之鄉之一。”

    華先生雖然不明白李修爲何會有此一說,但還是說道:“正是如此,不過,故鄉雖美輪美奐,我已有多年沒有回去了!”

    李修道:“原來華先生也是漂泊之人。我初出茅廬之時,聽聞華先生之名時,也知道華先生是個喜歡雲遊四方,廣交朋友的名士,早就想結識一番。不過,現在看來,先生雲遊四方的目的恐怕沒那麼簡單。”

    華先生道:“早年老邁之時,的確周遊四方,慰籍殘生。不過,自從入儒道以來,壽命增延,那滋味也變了些!”

    李修點了點頭,這算是迴應了李修的話了,的確是另有目的,不過這不是李修關心的問題。

    “華先生重氣節,幹實事,敢說敢做,不失爲百姓的人師之楷模!”李修抱了抱拳。華仲連忙回道:“不敢!”

    李修隨即對江不匪說道:“想必江先生從大觀末期以來,和華先生雖說是同鄉之誼,然而有些經歷卻迥然不同!江先生你從大觀末年至今,久居南北大運河東南部,持家有道,傳家三代,門客三千,也是當代名士。敢問可曾聽聞運河一帶盛行的酒席筵宴之風當中,常以人骨做靈酒,人嬰爲烹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