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七十九章端午結緣
    五月初五,端午節,休沐。

    一大早,升爲內管事的許氏帶着家中幾個女人插艾,將艾草紮成人形懸於門戶之上,以禳毒氣。

    張鋒端來事先用昌蒲草泡好的蒲酒,讓楊安玄飲下避瘟解毒。

    苗蘭帶着丁蓉、石草用五彩絲編成日月、星辰、鳥獸的形狀,系在衆人的胳膊上。

    這種五彩絲稱闢兵,被認爲可以躲避兵災,驅除惡鬼,延壽續命。

    苗蘭紅撲撲的臉替楊安玄小心地繫好,胡原在一旁誕着臉道:“小蘭娘子,煩你也替愚繫上。”

    張鋒叫道:“小蘭姐姐,還有僕。”

    五月處於春夏之交,氣候溫潤多變,蚊蠅容易滋生,古時醫療技術差,人易生病,故以五月五日爲惡日。

    楊安玄想起五月五日出生的王鎮惡來,這位前秦丞相王猛的孫子,因爲惡日出生要被父母送於他人。

    王猛則認爲孟嘗君田文也是惡日出生,後來成了齊國的丞相,爲其起名鎮惡,精心撫育。

    算算年歲這位名將及冠不久,隨其叔父歸順了東晉,此時應該客居在荊州,只是不知身在何處。

    史書稱王鎮惡不善騎射,但長於謀略。楊安玄憑藉着對歷史人物的瞭解,已得胡藩、蒯恩。

    得隴望蜀,因爲端午節想起王鎮惡來了,楊安玄尋思如有機會去荊州一定要尋訪一番。

    苗蘭替胡原和張鋒紮好五彩絲,對着楊安玄道:“公子,奴約了丁蓉和石草出門鬥百草,等回來後再給公子燒蘭湯沐浴。”

    楊安玄笑道:“你自去無妨。對了,廚房中可煮了棕子,帶幾個在身邊,餓了可以喫。”

    苗蘭有些茫然,楊安玄醒悟過來,此時應該還不叫棕子,笑道:“是角黍。”

    棕葉裹黍米煮之,狀似尖角,故名角黍,與後世的棕子已相差無己。

    千餘年時間未改變的習俗讓楊安玄感到親切,仿如冥冥間讓他與後世多了種聯繫,難以割捨。

    張鋒笑道:“僕見許娘子掛好艾草後就去了竈下,應該已經煮了些。”

    楊安玄動了遊興,笑道:“讓楊懷套輛車帶上小蘭她們,咱們騎馬四處轉轉。”

    …………

    小長幹在建康城郊,北靠秦淮河,南望雨花峯,人煙稠密,屋宇檐廊,鱗次櫛比。

    荷葉接天碧,花開至荼靡,楊安玄騎在馬上,悠閒地四處張望,長街小巷到處都是臂系彩絲、手持花草遊玩的小孩。

    大姑娘小媳婦打扮得花枝招展,提着小籃,裝着角黍,說說笑笑,今天是回孃家的日子。

    小長幹內瓦棺寺,是楊安玄一直想去的地方。寺中有顧愷之所作巨幅壁畫《維摩詰示疾圖》畫成,史書中記載畫中維摩詰神形兼備,躍然於壁上。

    維摩詰壁畫開示第一天,由顧愷之當衆爲維摩詰像點睛,捐得香資百萬錢,也爲後世留下“點睛之筆”的成語。

    瓦棺寺外遊客如織,畫壁面前更是人山人海,畫中維摩詰清癯消癭、神態傳神,正在說法,人們虔誠對着維摩詰的畫像叩拜。

    楊安玄合十對着畫像拜了三拜,既是對佛寺的尊敬,也是對顧愷之傑作的敬意。

    佈施千錢,在一衆香客中已屬豪客,有知客僧上前見禮,請他到客堂飲茶。

    瓦棺寺與道場寺、東林寺齊名,是佛教著名的禪寺,高僧輩出,楊安玄有意在佛門中留下聲名,欣然前往。

    知客僧法嚴命小沙彌奉茶,不是楊安玄所期待的五淨心茶,而是時下的茶湯。

    閒談之中,楊安玄得知法嚴是竺法汰的弟子,肅然起敬道:“法汰大師講《放光般若經》,天子親臨聽講,王侯公卿畢集,愚生也晚,不逢盛事,憾甚。”

    法嚴面有得色,當得知楊安玄是國子生時,笑道:“寺中新刷粉壁,檀越不妨留下墨寶,供人瞻仰。”

    楊安玄本就有意揚名,聞言欣然起身,跟着法嚴來到東側圍牆。

    圍牆剛粉白,雪白一片,零星還留着幾首詩,估計不是名士手筆就是高手所做。

    沒有急着下筆,楊安玄先將粉壁上殘留的詩句讀了讀,多是稱頌佛門的詩,“佛在心頭坐,塵心道有餘”、“參禪一柱香,凝然萬慮忘”等等。

    白色的刷粉之下隱約還能看出墨跡,想來都是被覆蓋的舊詩作了。

    有沙彌捧着筆墨,楊安玄提筆在牆上書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法嚴驚呼道:“檀越此詩大智慧,道出修行真義,與佛有緣。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楊安玄在末尾處寫上“弘農楊安玄”五字,擱筆欣賞了一下,自己的字有進步了。

    笑着接口道:“吾師慧遠大師亦曾誇愚與佛有緣。”

    “慧遠大師,可是東林寺的慧遠大師?”法嚴訝聲問道。

    見楊安玄點頭,法嚴合十禮道:“貧僧失敬了,請檀越回客堂稍坐,貧僧請師兄出來相見。”

    重回客堂,換了茶水,楊安玄笑道:“法嚴大師,此茶莫非是吾師所制的五淨心茶。”

    聽楊安玄一口道破茶的來歷,法嚴再無懷疑,笑道:“不錯,半月前慧遠大師從東林寺寄了兩斤五淨心茶給師兄,貧僧分得四兩用於待客。”

    楊安玄品茶不語,心中卻想着“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故事,不知自己此時到了哪個境界。

    半柱茶的功夫,腳步聲響,一名衲衣老僧步入堂內。老僧鬚髮蒼白,進屋後對着楊安玄合十施禮。

    一旁的法嚴道:“楊檀越,這是貧僧的師兄,瓦棺寺住持慧靜。”

    楊安玄忙站起身,還禮道:“見過慧靜大師。”

    慧靜大師笑道:“老衲收到慧遠師兄寄來的書信和五淨心茶,在信中師兄提及楊檀越,說檀越身具佛根。方纔聽沙彌稟報,說檀越寫下‘勿使惹塵埃’的偈語,果如慧遠師兄所言。檀越若能遁入空門,必能昌大佛門。”

    楊安玄笑道:“大師,愚六根未盡,俗緣未了,無心出家。不過愚不會忘記師尊教誨,此生當謹言慎行、行善積德、扶貧助弱。”

    慧靜大師口誦佛號道:“有此心無論出家在家,奉行當得善果。”

    落坐之後,慧靜打量了一下楊安玄,道:“弘農楊家是名門世家,檀越英氣迫人,此生怕與刀兵相伴,常見血光。”

    有前世穿越的經歷,楊安玄對神佛充滿敬意,合十道:“請大師指點。”

    慧靜溫和地笑道:“老衲哪有什麼指點,檀越方纔說行善積德、扶貧助弱,慈悲心便是佛心,既有佛心自有佛祖護佑,逢凶化吉,平安喜樂。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