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一百八十五章黑雲欲摧
    慶豐樓三樓的靈韻居,豐盛糧行的田掌櫃正與庫曹高泰竊竊私語。

    “高庫曹,那兩萬多石糧食都入了庫?不是作僞?”田掌櫃邊說邊掏出個小帛包塞給高泰。

    高泰接在手中捏了捏,又掂了掂,應該是二兩金。

    臉上的黑痣飛揚了起來,高泰將帛包揣入懷中,笑道:“裝滿了五個糧窖,都是今年新收的粟米。”

    田餘輕笑道:“能淘換出多少?”兩人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以陳糧換新糧的勾當每年都要做上幾回。

    高泰喝了口酒,沉吟道:“如今不同往日,楊主簿查得緊,新糧入庫不好動手,得趁調糧運到屬縣時動手腳。”

    田餘撫着黑鬚沉吟片刻,道:“高庫曹,你看這樣行不行。僕那有五千石陳糧,先運到城外去,等你調糧出城的時候在半路上調換一下,神不知鬼不覺。”

    高泰笑道:“田掌櫃真是心如狡狐,明日有萬石糧運往朗陵、陽安、定穎、西平數縣,你先把糧食送到確山附近,愚交待運糧的小吏,在那調換。”

    …………

    糧商惜售,每日聚在酒樓高談闊論。

    一名僕從奔進來,到範豪身旁低語幾句,範豪面露喜色,揮手讓僕從退下。

    趙思忙問道:“範兄,什麼消息?”

    範豪夾了塊魚肉,小心地剔着刺,沒有回答。

    馬彬知道他又在敲要好處,心中暗罵,口中笑道:“範兄,今晚愚請你到醉風堂聽曲。”

    範豪將魚肉放下,笑道:“方纔官府運送賑災糧的隊伍出城了,大手筆,共出糧一萬三千石,好幾個糧窖都搬空了。”

    “範兄,你是說官府的存糧不多了。”趙田喜道。

    範豪捋着鬍鬚,得意地道:“楊主簿體恤百姓,這賑災糧如同江水般流出,不知多少纔是盡頭。”

    不少人盤算着早些賣完糧,趕緊再運糧來汝南,趁機多賺些差價。

    糧鋪關門,草市上的糧價漲到了二百五十錢,百姓買糧的時候無不痛罵官府無能,楊主簿沒本事就不要賑災,現在弄得未受災的百姓也跟着遭殃。

    十二月二十五日,新息城西,一隻延綿數裏的糧隊進了城。

    範豪、趙思等人聞訊大驚,連忙派人打聽是誰家的糧隊,運來了多少糧食。

    不用打聽,糧隊從西門進城,經過糧商所在的慶豐樓下,看着長長的糧隊,範豪等人沉默不語,若是車中裝的真是粟米,至少有三萬石。

    “問過沒有,是哪家的糧隊?趕緊派人去請這家糧隊的管事前來。”範豪急聲吩咐道。

    王基是新息城大餘糧鋪的掌櫃,這些天跟在範豪等人的身邊打聽消息,當看到騎在馬上的陰績時,王基臉色變得蒼白。

    趙思看出他的異樣,問道:“王掌櫃,你認識這家糧隊的掌櫃?”

    “是官府的糧”,王基面色蒼白地道:“那個騎在馬上的是郡軍校尉陰績,這些糧怕是楊主簿讓他從新野郡購來的,僕要趕緊開門售糧去。”

    片刻之間,酒樓上的糧鋪掌櫃、管事走得一乾二淨,範豪等人面面相覤,馬彬苦笑道:“看來漲不成價了,一百五十錢每石,刨去往來開支,賺不了幾個錢,早知道一百八十錢就該賣了。”

    抱怨無用,衆糧商無精打采地下樓,派人前去打聽現在的糧價,看看官府能以多少價錢收糧。

    得到的消息讓衆人面無死灰,陰績帶來的三萬石糧就堆入在官府的糧倉外,一百四十糧敞開向百姓售賣,前來購糧的百姓排出數里長的隊伍。

    “一百四十錢,豈不要賠本了。”範豪揪斷了好幾根鬍子,這要回到族中,自己管事的位置還不得讓人奪了去。

    僕從又送來消息,楊主簿在新野、巴陵、京口等地購糧十餘萬石,範豪面無人色,若再拖下去,恐怕一百四十錢也賣不到了。

    消息傳開,百姓奔走相告,再不擔心糧價上漲了。那些糧錢尷尬地重新開門,同樣一百四十錢卻沒人上門買糧,不得不低於官府的糧價三五錢賣糧。

    趙思、馬彬等人起初還懷疑是官府放出的假消息,想等兩天那三萬石糧食賣得差不多再說,哪料二十八日又有二萬石粟米進城,徹底打破了他們的美夢。

    糧鋪不要糧,這麼多糧食唯有官府喫得下,有些糧商繃不住了,三萬石糧食,不得不以一百四十錢的價格把糧賣給了官府。

    陰績帶來的四百兩黃金解了楊安玄的燃眉之急,要不然有糧無錢這場戲便演不下去了。

    有個消息傳來,西平、汝南一帶的糧價在一百七八十石,不少糧商帶着糧食北上,卻不知消息是楊安玄派人散發的。

    糧食有了,若都積在新息城,還要派人運往屬縣,讓偏遠的屬縣增高糧價,既減輕了運送的壓力又能緩解屬縣存糧不足的矛盾,讓糧商也有利可圖,一舉多得。

    府衙,楊安玄算了算賬,陰家共送來五萬石糧,從糧商處共購得六萬石,加上各地捐獻約有一萬五千石,已有十二萬多石粟米在手了。

    楊安玄放下心來,估計能從巴陵運來三五石糧食,加上後續還會有些糧商前來賣糧,估計二十萬石不成問題,這災荒應該能平安渡過。

    太守周安得了消息,把楊安玄叫到病榻前嘉許了幾句,對他嚴厲整肅貪腐表示了支持。

    這讓辛何等支持楊安玄的官吏鬆了口氣,雖然太守不理事,但有他發話,整肅吏治便是得了太守認可,名正則言順。

    楊安玄叫來辛何,道:“既然有糧,那以工代賑便在年前推出,百姓能賺到錢糧,對他們而言便是最好的過年了。”

    新息城十字大街,連接着四座城門,街道兩旁的店鋪都張燈結綵,夥計賣力地吆喝着,嘈雜而熱鬧。

    楊安玄帶着張鋒在街道上走過,往來的行人誰也不知道那穿着青色士子長衫年輕人是楊主簿。

    出南城門,是熱鬧的工地,民伕推車挑擔,如螞蟻般地忙碌着。

    府衙發出通告,徵召民伕修繕城牆、平整官道、興修水利,每伕每日給粟米五兩或三錢,中午還管飯。一時之間,應募之人蜂擁前往新息城,短短兩天就應集了三千多民伕。

    看着熱鬧的工地,楊安率心中滿是豪情,當年父親在新野郡僅籌得二千餘石粟米,自己可是籌糧動輒以十萬計,這成就感難以言表。

    有了糧,以工代賑會在各縣相繼推開,不用多久,整個汝南大地將會充滿勃勃生機。

    二十九日,來自巴陵的糧船停靠在碼頭,趙田心情沉重地走下船,此行不順,他僅從楊家帶回來萬石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