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二百七十三章招納英才
    得知找到了王鎮惡,楊安玄迎出驛站外,看到張鋒正引着名青年過來。

    王鎮惡三旬年紀,四方白麪,脣邊微須,身材算不上魁梧,眼神犀利,透出精明。

    與楊安玄對揖後,王鎮惡率先開口道:“楊太守重金尋訪王某,不知訪得是王鎮惡還是王某的祖父?”

    楊安玄一愣,王鎮惡聲名不顯,正常理解確實是容易讓人誤會是衝着王猛的聲名而來。

    “將門有將,愚聽聞你的名姓是令祖所取,令祖稱你非常人也,以王武公(1)的眼光,豈會看錯人。”楊安玄笑道。

    一句話讚了祖孫兩人,王鎮惡臉上浮現出笑容,道:“多謝楊太守謬讚,愚愧不敢當。”

    入到屋內,張建上前施禮道:“楊太守,王郎君是僕尋得,不請楊太守將十萬賞錢賜下。”

    張鋒當前在楊安玄耳邊低語幾句,楊安玄道:“十萬錢乃小事,倒是你在何處尋得王郎君?”

    王鎮惡見幾名軍士護住自己,笑着把張鋒訪得自己的經過說了一遍,道:“還有一船人命繫於愚手,還望楊太守將錢給了張建,讓他放返人質。”

    楊安玄發覺王鎮惡眼中流露出考究之意,知其藉此事觀察自己處事能力。

    東晉並未鑄幣,市面流通的錢幣多沿用漢代五銖錢。楊安玄早有準備,從陽城縣衙借取了十萬錢。陽城雖屬河南郡管轄,但陽城縣令知道楊安玄兩度救過洛陽,與辛太守交情深厚,自然從命。

    五銖錢,一枚重三點五克左右,十萬錢便是一百四十斤。二千枚用牛皮繩串成一串,十串便是十萬錢,堆在地上有如一座錢山相仿。

    張建跪地磕了個頭,將錢串斜背在肩頭,一肩五串,起身朝外走去。

    楊安玄見他神情還算從容,揹着一百四十斤的錢串步履穩健,倒也是條好漢子。

    “大好男兒,當執刀搏取功名富貴,奈何在江上爲賊。”楊安玄揚聲嘆道。

    張建識機,轉身回到楊安玄面前跪倒,道:“僕是上洛人氏,秦軍入侵家破人亡,無奈之下方纔糾結同鄉在江上謀食,請楊太守指條明路。”

    楊安玄方纔聽張建劫船並沒有殺傷無辜,想起當年遇到浪中蛟俞飛等人之事。

    自己命俞飛在鄢陵初立水師,正是用人之際,這個張建麾下有六七十人,正好讓他率人前去投奔。

    進得軍營,自有軍紀約束,如果張建聽命行事,自己能收留俞飛等人自然也能容得下他,若是別有用心,俞飛自會處治。

    張建聽到楊安玄的安排,連連磕頭道:“僕願率衆投軍,謝太守大恩。”

    楊安玄對張鋒道:“張鋒,你引張建前去俞飛處,且讓張建在水師營中任個屯長吧。”

    張建大喜,真應了王鎮惡的那句“富貴險中求”,自己冒死前來領賞錢,才得了這份機緣。

    再磕了個頭,丟了肩頭銅錢,起身跟着張鋒往外走。

    楊安玄笑道:“愚說過找到王郎君賞錢十萬,這些錢是你該得的,拿回去也好安置那些不願從軍之人。”

    王鎮惡歎服道:“楊太守處事滴水不漏,王某深爲佩服。”

    楊安玄擺宴招待王鎮惡,兩人相談甚歡,王鎮惡詳細詢問楊安玄與秦軍、魏軍交戰的經過,不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楊安玄有個習慣,戰後必然要召集衆將討論得失,與秦、魏交戰的情形衆人討論過多次,王鎮惡從楊安玄的述說中就敏銳地提出不少見解。

    王鎮惡對楊安玄在偃師城外何家村佈下卻月陣,以不足千人破秦軍六千輕騎還有二千重騎之事十分感興趣,藉着幾分酒意拉着楊安玄講解。

    楊安玄有意折服王鎮惡,但沾了杯中酒水,在酒案之上畫出地形,詳細地述說了一遍破敵經過。

    王鎮惡聽罷嘆道:“要想擺下卻月陣,要有地利、兵器以及戰車和水師的配合,否則難收奇效。”

    楊安玄道:“不錯,河水保障了卻月陣後方以及側翼安全,秦軍僅有騎軍,只能正面衝擊戰車,我軍箭只精良充足,破甲箭能射透重騎鐵甲,故而此戰險勝。”

    第二天,楊安玄陪着王鎮惡登嵩山,此舉讓王鎮惡甚爲感動,要知道楊安玄身爲兩郡太守,時近年底,有多少事務在身,能夠放在一邊陪自己遊山玩水,足見對自己的重視。

    晚間,楊安玄出言招納,王鎮惡順勢應允,準備先回荊州夷陵向叔父稟明,過年後便來許昌投奔。

    …………

    十二月二日,楊安玄回到許昌城,一大堆的事物積在案頭。

    主簿鍾榮與楊安玄接觸不多,聽聞楊安玄行事霸道,故而行事謹小慎微,稍大點的事務都留待楊安玄做主。

    楊安玄看着堂上大羣抱着公文案牘等他批覆的官吏,苦笑道:“官府有制各司其職,諸公不必事事請示,只要一心爲公自可放手施爲,但有無心之錯愚也自會包容。”

    看到衆人面露喜色,楊安玄又敲了敲警鐘,道:“魏循行,督察屬吏,核檢不法是你之職,若是有人作奸犯科,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愚定當嚴懲不怠。”

    楊安玄掃視着堂下諸人,道:“愚邀請聖人後裔在鄢陵講學,選用了一批才學之士,年後將會充實到府縣各個衙門中,特別是循行職責重大,愚有意增加府、縣的循行功曹史數量。”

    衆人一凜,楊太守有意用新人換舊人,若想保住官位,可千萬不能落下把柄。

    “鍾主簿”,楊安玄問坐在左側的鐘榮,道:“年前賑災籌備得如何了?愚有意仿效在汝南時以工代賑,收納流民歸籍。”

    鍾榮一皺眉,道:“魏軍入侵,搶劫了府縣糧倉,官府的存糧不多,怕是難以應付災民所需。”

    楊安玄在鄢陵時收到胡藩的信函,滎陽全境被魏軍佔據,雖然長孫肥下令不準侵擾百姓,但官府的庫存被搶掠一空。

    長孫肥縱軍南下,發放粟米徵召百姓爲役,應徵者數以萬計,官府的存糧、物資消耗殆盡。

    楊安玄心中發苦,他當太守這兩年,年年爲糧發愁,今年更是難過去年。

    “愚會行文向河南辛太守和汝南陰太守求援,賒購些糧食先應對難關。”楊安玄道:“另外向郡中世家求助,鍾主簿,此事便由你出面。”

    鍾家是潁川四長之首,雖然現在比不上東漢、曹魏時期權勢滔天,但通過與各大世家聯姻在潁川郡算得上樹大根深。

    鍾榮知道楊安玄向潁川世家許諾出不少官位,現在是看他們回報的時候了,這件事自己出面確實更爲妥當。

    “太守放心,身爲穎川世族,自當與百姓共渡難關。”鍾榮捋須道:“鍾某代表鍾家捐糧萬石,以表微薄心意。”

    楊安玄站起身,對着鍾榮躬身施禮,道:“鍾家深明大義,郡中百姓感恩戴德,積善人家定然富澤綿長。”

    潁川四長,分別是鍾、荀、韓、陳,加上庾家,楊安玄估計能捐出三四萬石糧,另外還有賴、郭、烏、繁、方、許、康等世家雖然比不上前面幾家,千石糧應該也能輕鬆捐出,這樣一來就有五萬石糧在手,加上以工代賑鼓勵商賈捐贈留名,潁川的賑災糧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滎陽,有洛陽城的辛恭靖和有平柏谷的裴、嚴兩家相助,應該也能支撐,實在困難便從潁川調運些糧食前去支援。

    交待完政務,楊安玄轉向右邊的趙田道:“趙司馬,鄢陵駐軍之事交由你操辦,年後愚會安置新納的流民前往鄢陵屯田。軍中擇優汰劣,淘汰的軍兵就近安排在鄢陵屯田。天下多事之秋,以後募兵會逐漸增多,屯田之事至關重要,你千萬不可疏突。”

    趙田起身抱拳,應了聲“是”。

    回到住處,張鋒娘孫氏進屋稟道:“玄郎君,大娘子派人來問,今年可會回新息過年。”

    楊安玄被朝庭授爲潁川和縈陽太守,族中便派了一些人前來聽他使用,孫氏隨同趙田一家也來到許昌,楊安玄的內務便託於孫氏。

    家中內務有孫氏安排族中僕衆打理,張鋒得以解脫,楊安玄對他日見倚重,這次派他前去曲阜迎接孔懿就是一次歷練。

    按說兩郡事務繁雜,賑災迫在眉睫,楊安玄真抽不出時間前往新息,不過前些日子齊家來信請他前去主持彩瓷生意的分紅,還有年前祭拜父親和伯父。

    最重要的是楊安玄想把西平棠溪的鐵礦冶練掌握在手中,加大兵器的生產,將來征戰天下才有利器。

    應家得了楊安玄的灌鋼法,逐漸將其他鐵業擠得沒有活路,紛紛將鐵業轉讓給應家,不過周家仍在苦苦支撐,這次回去要找周家商談一下,哪怕讓出些彩瓷股份,也要將棠溪鐵業完整地操縱在自己手中。

    還有,如今自己不再是汝南太守,雖然與陰敦是結義兄弟,情同手足,但於情於理都應該前去與他商量,爭取陰敦的支持。

    想到這裏,楊安玄道:“你讓人給愚孃親捎信,年前愚會趕回家中拜祭父親,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