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三百三十四章以戰促談
    長安,逍遙園(1),天竺高僧鳩摩羅什議經場,園中僧侶衆多。

    禪堂之中,後秦皇帝姚興與高僧鳩摩羅什對坐論經,大臣與僧衆分坐在兩旁靜聽。

    鳩摩羅什,天竺人,七歲隨母出家,初學小乘,後改學大乘,十二歲登壇講法,稱譽西域諸國,二十一歲被奉爲龜茲國國師。

    前秦天王苻堅聽聞其聲名,派大將呂光率數萬兵馬前往龜茲國相迎,龜茲國在西域諸國支持下組成西域聯軍堅守龜茲城。

    呂光攻克龜茲城,見到而立之年的鳩摩羅什。因其年輕,呂光有輕視之意。此時前秦在淝水兵敗,呂光回返至涼州,聞訊便在涼州稱王,鳩摩羅什被留在涼州。

    涼州十七年,鳩摩羅什受到諸多磨難,直至公元401年5月,後秦皇帝姚興興兵滅涼州呂氏,鳩摩羅什隨秦軍入長安。

    姚興以國師之禮隆重相迎,尊崇備至,將鳩摩羅什安置在逍遙園中居住,常率羣臣和僧衆聽其講經。

    鳩摩羅什發現漢文譯經和梵文原經出入甚大,遂向姚興建議重新譯經。姚興在逍遙園開闢譯經場,選名僧僧略、僧遷等八百餘人助譯,甚至親自參與翻譯、辯駁。

    秦國境內佛教大興,大量興築佛塔、寺廟,僧侶修行動輒千人,朝中大臣紛紛信佛,舉國之中,十戶有九家信佛。

    講經畢,姚興揮退羣臣,與鳩摩羅什來到後園迴廊散步。

    自柴壁之戰後,秦國屢遭挫折,姚興心情沉鬱地問道:“自弘始五年(後秦計元,公元403年)以來,國運不濟,屢遭兵敗,敢問大師秦國國祚如何?”

    鳩摩羅什平靜地道:“國祚綿遠,大運不測。陛下只需一心向善,自有福報而來。”

    姚興輕語道:“晉國遣使和談,兩國締結盟約、互市通商,共同抵禦魏國,但提出條件讓朕歸還上洛、弘農二郡,衆臣皆以爲不可。西北有強魏、東南是晉國、西北諸涼不臣,新近晉梁州刺史楊思平駐兵漢中,我國四面皆敵,危機四伏,朕寢食難安,生恐有負先帝所託。”

    鳩摩羅什合什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老僧聞晉雍州刺史楊安玄在瓦棺寺留下‘菩提本無樹’之謁,陛下行事求諸本心,便能無憂。”

    晉使董懷三天前來到長安,住在鴻臚館,覲見秦天子姚興後,呈獻國書,道明來意。姚興讓尚書左僕射尹緯接待晉使,和談之事由他負責。

    從逍遙園回到東堂已經酉時,姚興召見尹緯,問道:“尹卿,晉國使者仍堅持要歸還上洛、弘農才肯締結盟約嗎?”

    尹緯拱手稟道:“晉使董懷態度堅決,不肯讓步。”

    此次和談,尹緯發現董懷底氣十足,跟去年在建康所見截然不同,顯然晉朝在除去桓玄之後信心大增,楊安玄新近在成皋大敗魏師,晉朝這是攜大勝之威要脅大秦。

    尹緯想起在襄陽時窺見楊安玄的情景,心中暗凜,晉國疆域十倍於秦,若是晉朝能重用楊安玄、劉裕這樣的猛將良臣,大秦危矣。

    姚興沉吟半晌,道:“朕有意與晉國和談,以兩郡之地換取聯晉抗魏。”

    齊公姚崇高聲呼道:“萬歲不可。上洛、弘農兩郡是將士們沙場浴血所得,豈能輕易拱手讓人。”

    左將軍姚嵩道:“弘農是楊家祖地,此次晉使前來和談,恐怕有晉雍州刺史楊安玄在背後策劃,要謹防雍州兵馬對我國攻擊。”

    隴西王姚碩德稟道:“晉梁州刺史楊思平奪取漢中,斂俱兵敗。楊思平是楊安玄的三叔,亦要提防其從漢中攻打長安。”

    姚興想起去年十萬大軍攻雍,原以爲能奪取洛陽,兵至漢江,結果損折兵馬萬餘,糧草無數,讓國庫越發空虛。

    爲保住姑臧,威懾諸涼,除讓涼州刺史王尚率軍三千駐紮外,大將齊難統率四萬步騎常年戍衛於此;幷州要塞乾壁一帶駐軍五萬防備魏軍,長安兵馬不足十萬人。

    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投奔叱幹部沒弈幹,娶其女爲妻。沒弈幹兵敗魏國投奔大秦,自己封其車騎將軍、高平公,守高平;授其婿赫連勃勃爲安遠將軍、陽川侯,鎮守朔方,把三城、朔方的雜夷以及劉衛辰部衆三萬餘人分撥於他統轄,讓他攻打魏國。可是細作稟報,赫連勃勃野心勃勃,有意謀反。

    近年來自己動用國庫興建寺廟佛塔,大力推廣佛教,國中青壯有不少爲逃避徭役而出家爲僧,致使不少地方出現勞力不足,軍隊也得不到及時補充。爲滿足朝廷開支,苛捐雜稅增多,百姓變得困苦。

    四境不寧,現在是大秦急需與晉朝和談,安穩東南局勢,共同抗拒魏國。這樣朕才能騰出手來平定諸涼之亂,威懾赫連勃勃不敢異動,治國安民。

    姚興目光堅毅起來,只需給朕三年時間,朕將還大秦以強盛,屆時從手中失去的東西都要連本帶利地拿回來。

    “朕即位以來,關心農事,體恤百姓,行大善於天下。朕聞晉雍州刺史楊安玄內釐庶政、外修封疆,推行儒教,善待百姓,其所爲亦朕所欲爲。只要有利於天下蒼生,朕又何惜兩郡之地。”姚興冠冕堂皇地道。

    尹緯猜中姚興心意,大秦不比數年前強盛,面對興起的晉朝露出怯意,想以兩郡之地換取重興之機,當即躬身應道:“臣遵旨。”

    姚崇不甘地道:“萬歲心意已定,臣不敢違。不過,絕不能讓晉人輕易拿回上洛、弘農兩郡,要不然晉人輕視大秦,將來會得寸進尺。”

    鎮東將軍楊佛嵩出班奏道:“臣見晉使前來,有二百晉軍護衛,何不挑選精銳與晉軍比武,揚我國威,也讓晉人知道陛下歸還上洛、弘農出於仁心厚德。”

    三次派軍攻打洛陽無功而返,晉人要不據城而守讓秦軍無處用力,要不就暗施詭計取勝,讓姚崇、楊佛嵩等將領對此怨念滿滿,早就想與晉軍在沙場之上真刀實槍地鬥上一場。

    姚興聞奏,點頭道:“准奏。尹卿,你去與晉使言說,五日後於校場比試,晉軍若勝便答應所求。”

    鴻臚館,董懷把馬宏和張鋒找來。此次出使長安,朝廷派護軍將軍馬宏率護軍五十人一路護衛。

    董懷到達襄陽後,楊安玄覺得一國之使僅有五十名護衛太過寒酸,讓張鋒和沈慶之從驍勇營中挑選二百名精銳,護送董懷前往長安。

    襄陽富庶讓董懷和馬宏暗暗驚歎。身爲五兵尚書,董懷自然識兵,雍州這二百名輕騎皆騎駿馬,長槍、盾牌、砍刀、弓箭一應俱全,這些將士帶着彪悍血勇之氣,京中那五十名護軍將士與之相比遠不能及。

    馬宏看得更仔細,這些將士所騎的戰馬比自己所騎還要精良,身上皮甲皆是精心泡製,拔出砍刀試鋒後,馬宏厚着臉皮向楊安玄討要了一柄。

    二百騎護送董懷北上的途中,偵騎、結營、夜哨按行軍部署,毫不懈怠,令行禁止、紀律嚴明,反觀護軍將士鬆鬆垮垮,每到駐地看着雍州兵馬忙前忙後,即使馬宏下令他們幫忙也是懶洋洋提不起精神。

    馬宏心中暗歎,護軍兵馬別說與雍州軍一比一對抗,即便千人對上兩百雍州兵馬恐怕也要大敗而歸,只不知京口北府軍能否與雍州軍相抗。

    得知秦軍邀戰,馬宏先自氣沮,對董懷道:“董尚書,護軍不堪一戰,便由張將軍率雍州輕騎出戰比試吧。”

    董懷亦知護軍不及雍州兵馬,暗自慶幸此次出使長安帶來二百雍州輕騎,要不然即便和談成功也給秦人晉軍軟弱可欺的印象。

    等自己迴歸朝廷之後,一定要向琅琊王奏報,整頓軍紀加強訓練,招募一批新軍按楊氏練兵法操練,以期改變京中六軍軟弱之態。

    張鋒聞戰則喜,笑道:“末將定不負所托,爲朝廷爭光。”

    長安城西章城門外五里,是後秦三千驍騎營的駐地,由廣平公姚弼統率。姚弼,姚興第三子,驍勇善戰,深得姚興喜愛,讓他執掌禁軍。

    九月二日,姚興駕臨驍騎營校場,觀看秦晉兩國賭鬥。校場之內旌旗密佈,戰鼓隆隆,當姚興的車駕來到時,三軍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山搖地動。

    董懷站在將臺右側,聽到山呼海嘯般的高呼聲有些不安,輕聲問身側的張鋒道:“張將軍,今日比鬥有幾成勝算。”

    張鋒眼中閃着光芒,笑道:“董尚書放心,僕隨主公多次出戰,秦軍、魏師都曾見識過,比起我雍州雄師來還差幾分。”

    聽到張鋒自信的回答,董懷的心漸漸安定下來,那震耳的鼓聲、吶喊聲再難搖曳心旌。

    輦御在將臺前停下,姚興一身戎裝下車,在一衆文武的伴隨下登上將臺,面向三軍站立。鼓聲停歇,匿大的校場內鴉雀無聲,衆軍齊齊注目天子。

    目光從挺立的將士身上掃過,姚興心中滿是自豪,這三千兒郎皆是從軍中選拔出來的精銳,個個如狼似虎,黑沉沉的盔甲、明晃晃的刀槍,在校場之上升騰着凜冽殺氣,真讓人熱血沸騰。

    “衆兒郎”,姚興高聲道:“朕自繼位以來,廢橋勝苻登;取成紀、上邽,平定隴西;東渡黃河收取河東……大秦能有今日基業,倚仗諸軍之力。今日校場比鬥,讓朕看看朕的雄師是否一如當年。”

    “威武、威武”,齊聲吶喊聲中,姚興在高椅上坐好,鼓聲隆隆響起,三軍朝左右散開,露出中間五百步距離的空場,秦晉約鬥開始了。

    「注(1):逍遙園的具體位置有三種說法,一是在鄠縣草堂寺一帶,二是在漢長安城東,一是在漢長安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