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三百七十八章選賢舉能
    義熙三年的除夕,一輛牛車駛進府衙後宅,楊湫相伴着陰慧珍前來拜見袁氏,一家人首次在一起團聚過年。

    袁氏已經到百丈山見過孫兒楊翼,見到陰慧珍帶着楊翼給自己磕頭,忙起身抱起楊翼,笑道:“自家人不必多禮。”

    孔苗還是第一次見陰慧珍,得知陰慧珍要來過年精心打扮了一下午,待看到陰慧珍的容貌後心中忍不住浮出四個字,“我見猶憐”。

    燈光下的陰慧珍肌膚勝雪,雙目如泉,清雅柔媚,淡青色錦衣上繡着紅梅,越發顯得身材婀娜,美豔不可方物。

    陰慧珍起身來到孔苗面前拜倒,柔聲道:“奴見過姐姐。”

    孔苗辨不清心中滋味,淡淡地道:“妹妹不用多禮,起來坐下吧。”

    楊安玄看出孔苗的酸楚,伸出手輕輕握住她的手掌,手心傳來的溫暖讓孔苗感到心安,看着盈盈起身的陰慧珍平靜了許多。

    楊愔和楊翼兩個小孩年歲相差不大,很快便玩鬧在一起。楊湫在一旁打趣說笑,沖淡了許多尷尬,年夜飯算是順順當當地吃了下來。

    楊湫抽隙來到楊安玄身邊,得意地輕聲道:“哥,你該如何謝奴。”

    楊安玄瞪了她一眼,道:“把你發放到梁州漢中去,與慶之團聚。”

    楊湫被楊安玄的話勾起心事,嘴一扁,眼眶紅了。

    楊安玄見妹子傷心,忙道:“湫兒放心,明年爲兄便把慶之調回襄陽,讓你們夫妻團聚。”

    楊湫嘆道:“慶郎對奴說,他要在雍州站穩腳跟,不能靠奴的關係,那樣會讓他在軍中擡不起頭。他要在沙場殺敵,以實打實的功勞讓奴臉上有光。”

    看着妹子臉上既是驕傲又是心傷的模樣,楊安玄很是心痛,道:“湫兒放心,愚託人把慶之的生辰八字送給宋道士批算,宋道士說他壽過耄耋、位極人臣、子孫滿堂,你就等着享福吧。”

    楊湫自然知道三哥有本奇書《天工開物》,還曾央着要看一眼,可惜三哥說這本書確實被他燒了。這本書的種種奇妙楊湫可是一清二楚,光面館的那些花樣都讓她對這位宋道士敬仰萬分。

    傳書給三哥的那名宋道士在楊湫眼中是活神仙,活神仙都說了慶郎大富大貴肯定是真的了,楊湫喜笑顏開,看到兩位嫂子正湊在一起說話,想起陰慧珍對她暗中說起過的“貴不可言”來,悄聲問楊安玄道:“三哥,你問過宋仙長陰姐姐的‘貴不可言’了嗎?”

    楊安玄端起酒飲了一口,故作高深地道:“不可說,不可說。”

    …………

    義熙四年(408年)正月九日,朝廷任命琅琊王司馬德文接替司徒之職,原揚州刺史、司徒王謐於年前病逝。司徒之職已定,接下來便是商議揚州刺史的任命了。

    揚州,古九州之一,有揚一益二之稱。如今益州已分爲梁、益、寧三州,揚州也劃出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等七郡歸入江州,面積大不如前。即使如此,揚州仍轄丹揚、吳郡、吳興、會稽、新安、東陽、臨海、永嘉、宣城、義興、晉陵等十一郡。

    東晉定都建康,本身亦屬揚州,揚州刺史是負責整個揚州軍政大權的重臣,關係到國都、朝廷和天子的安危,揚州刺史之職肯定是宗室或天子的信任的重臣才能擔任。

    東晉立朝以來,揚州刺史先後由王導、王敦、庾冰、何充、殷浩、王述、桓溫、桓衝、謝安、司馬道子、司馬元顯、桓玄、桓謙、王謐等人擔任。

    司馬德文聽從司馬遵的建議,讓朝臣推舉揚州刺史的人選,並讓藩鎮亦舉薦人選。

    一石擊起千層浪。何無忌、劉道憐、侍中孔靖、左民尚書袁湛、祠部尚書吳隱之以及大批的朝臣推舉劉裕;豫州刺史、左將軍劉毅不願劉裕入朝主政,舉薦中領軍謝混;雍州刺史、右將軍楊安玄則舉薦戶部尚書郗恢,暗中讓度支尚書陰友齊推薦琅琊王司馬德文屬意的丹陽尹孟昶;朝野內外議論紛紛,一時未有決定。

    劉毅給出兩個方案,一是讓中領軍謝混出任揚州刺史,謝混是謝安之孫,晉孝武帝司馬曜的女婿,他出任揚州刺史必然得到門閥的支持,皇室對他也放心,最重要的是謝混與劉毅關係密切。另一個方案是揚州刺史的位置讓給劉裕,但劉裕坐鎮京口遙領,京中朝政由丹陽尹孟昶主持。

    琅琊王司馬德文命尚書右丞帶了兩個方案前往京口請劉裕考慮。皮沈見到劉裕,把朝堂的討論告訴了劉裕,並將兩個方案告知劉裕請他選擇。

    此時劉穆之迴轉京口任車騎將軍府記室錄事參軍,皮沈稟報之時劉穆之亦在座,聽到皮沈所說的兩個方案後,劉穆之立刻起身如廁。

    來到大堂之外,劉穆之取紙筆疾書,“皮沈之言不可從”,命侍者將紙條送與大堂上的劉裕。

    劉裕看罷劉穆之所寫的紙條,對皮沈道:“皮右丞所說愚知道了,你且回驛館歇息,待愚想過之後再做決定。”

    等皮沈走後,劉裕召劉穆之入內詢問。

    劉穆之道:“晉室經司馬道子父子亂政和桓玄篡逆之後,天命已經轉移。主公京口舉兵,逐走桓玄,功高蓋世,如果主公不做這個揚州刺史,還有何人能做?”

    劉裕沉吟道:“揚州刺史之位樹大招風,所以愚纔會讓王謐暫任,讓朝廷少些猜忌。”

    “讓王謐擔任揚州刺史只是權宜之計”,劉穆之慨然道:“時至今日,主公還想謙讓不成?主公甘願做一名鎮守外藩的鎮將不成?”

    劉裕默然不語。

    劉穆之言語激昂地道:“當初京口舉兵,主公與劉毅、孟昶等人共同舉事,謀取富貴,衆人推舉主公爲盟主,但平亂之功相同,朝廷賞功主公你和劉毅、何無忌、楊安玄等人都是郡公。這些人都不會甘心屈於主公之下,將來必定要互相爭奪,主公若想退讓,能退讓到何處去?莫非要奉他們爲主不成?”

    劉裕重重地一拍案几,大聲道:“絕不可能。”

    “揚州乃朝廷的根本,絕不能授予他人,主公今日若不抓住機會,以後再想爭奪此位恐怕就難了。”劉穆之朗聲道:“主公若意在天下,又何懼區區人言。”

    劉裕意動,劉穆之趁熱打鐵道:“即使主公謙讓,朝廷對主公的猜忌可會減少幾分,將來劉毅、楊安玄鍼對主公可會心慈手軟?”

    劉裕拍案而起,道:“道和,愚意已決,前往京城任揚州刺史。”

    劉穆之見說動劉裕,笑着在一旁坐下,道:“朝廷派皮沈來遊說主公,主公不妨告訴他,揚州是國之根本,刺史一職位高權重,此事事體重大,無法在京口遙相討論,主公決定親自前往建康,親自向天子陳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