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揚鋒漢起 >第三百八十章謀取廣漢
    正當楊孜敬率軍出武陽城,與司馬國璠所率的燕軍在蕃城交戰之時,劉敬宣兵出江陵城,兵分兩路向成都府進發,蜀中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劉敬宣率軍沿水路抵達巴郡江州(今重慶),梁州各郡事先得到楊思平的命令,任由朝廷兵馬過境。巴郡太守孟龍符率沈慶之出城相迎,犒軍。

    王恭起兵清君側時,劉敬宣曾率水師與巡江營對峙過,那時楊安玄已升任汝南太守,但他留下的巡江營給劉敬宣留下過深刻印象。

    孟龍符是下邳太守孟懷玉之弟,劉敬宣聽孟懷玉說過其弟勇力過人,笑道:“孟將軍威猛過人,懷玉常在愚耳邊提及。”

    自孟龍符投奔楊安玄後便隨之北援洛陽,兄弟兩人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如今孟懷玉是鄱陽縣侯,寧逆將軍、下邳太守,食邑千戶;孟龍符則是建威將軍,巴郡太守,臨沅縣男,兄弟兩人各保其主。

    聽劉敬宣說起大哥,孟龍符滿是懷念地道:“愚有三年多未見大哥了,上個月收到他的信說又生了個兒子,愚派人前往下邳道賀,可惜遠在江州,不然愚真想前去看看兩個侄兒。”

    劉敬宣捋須笑道:“龍符兄弟爲國效力、天各一方,何不奏請調任揚、徐一帶,兄弟兩人也可時常相見。”

    沈慶之聽劉敬宣公然挖牆腳,忍不住冷哼一聲。劉敬宣看向沈慶之,笑問道:“這位英武小將是何人?”

    孟龍符道:“蕩虜將軍沈慶之。”

    劉敬宣站住腳,上下打量了一下沈慶之,道:“愚聽聞楊弘農的妹婿是吳興沈氏子弟,莫是這位便是?”

    沈慶之最不喜別人提及自己是楊刺史的妹夫,好像自己是憑藉裙帶關係纔有今日成就。孟龍符知道他的心意,道:“不錯。沈將軍驍勇善戰,愚所不敵也。”

    劉敬宣看到沈慶之緊繃的臉立時明白,笑道:“吳興沈氏多英豪,愚與沈林子、沈田子兄弟皆是好友,孟將軍誇讚慶之將軍驍勇,此次平滅僞蜀,正宜建功立業,封侯萬里。”

    沈慶之一臉振奮,劉敬宣微微一笑,繼續鼓動道:“沈將軍年方弱冠,若此次平蜀立下大功,將來成就或在楊弘農之上,哈哈哈哈。”

    接着,劉敬宣向孟龍符等人介紹隨行的毛脩之、馮遷、朱林等戰將來。

    接風宴罷,沈慶之回到自己住處,劉敬宣所說的“封侯萬里”深深地打動了他。

    說實話,時至今日他仍不敢相信自己真能娶到楊湫,他出身的吳興沈氏比起弘農楊氏差得太遠,而且楊安玄身爲雍州刺史、弘農郡公,他的妹子怎麼可能嫁給一個不識字的武夫,難怪旁人提起都一臉羨慕。

    成親之前,楊安玄專程找到沈慶之,告訴他楊湫真心喜歡他,門第在楊安玄看來並不重要。

    沈慶之記得三舅哥拍着自己肩膀鼓勵道:“慶之,你機智勇猛,功名富貴自能從戰場奪取,你將來的成就絕不在愚之下。”

    成親之後,沈慶之亦聽妻子提過,三舅哥對自己寄以厚望,認爲他能封公拜將,位極人臣。楊湫對三哥的話堅信不疑,這讓沈慶之感激之餘更是一心想立功回報。

    楊安玄與魏軍交戰,帶沈慶之渡過黃河與敵交戰,親自教導他行軍作戰。對魏之戰中,沈慶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事後朝廷授官蕩虜將軍(六品),此時尚未弱冠。

    隨同出戰的將士自然都知道這位年輕將領的勇猛,但亦有不知情的人暗中議論楊刺史有意讓妹婿立功,爲其升遷鋪路。

    沈慶之聽到風言風語氣悶不已,偏生難以解釋,楊湫得知後,到楊安玄耳邊嘀咕請三哥幫忙開導。

    楊安玄對沈慶之道,“不招人妒是庸才”,當年他也是備受非議,好男兒當以戰功說話。

    沈慶之暗中視楊安玄爲師,對他的話自然聽在心中,每日校場上苦練,等待再度立功的機會。

    梁州戰起,楊安玄派他率五千兵馬前往巴郡江州,沈慶之歡欣鼓舞,便連要離開湫兒也不覺得多少傷心。

    到達江州後,孟龍符從上洛太守轉任巴郡太守,兩人皆是武癡,沒事就在校場上捉對廝殺,相處甚得。年初,兩人接到楊安玄的命令,操練兵馬準備輜重,趁朝廷攻打成譙蜀之機奪取廣漢郡。

    孟龍符笑道:“主公信中特意讓慶之你率軍進駐墊江城(今合川),看來是要讓你爲先鋒了。”

    沈慶之摩拳擦掌地道:“愚定不負主公所望,奪取廣漢郡。”

    第二天,府衙大堂,劉敬宣讓人掛起輿圖,安排攻蜀之事。劉敬宣假節、監徵蜀諸軍事,名義上樑州兵馬亦要聽從其調遣,當然配不配合就要看孟龍符了,孟龍符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推脫。

    “愚準備兵分兩路,一路由龍驤將軍毛脩之率武陵太守馮遷、振武將軍張季仁等人,領五千兵馬沿西南攻打江陽郡,奪取江陽(今瀘州)後轉而北上犍爲郡,由南一路攻打南安(今樂山)、武陽(今仍名武陽)至成都府。此路可爲疑兵,沿路大張旗鼓,吸引蜀中兵力。”

    劉敬宣掃視了衆人一眼,道:“愚親率主力北上墊江,逆涪水而上攻打遂寧、廣漢,佔領廣漢兵發三臺前往梓潼郡的涪縣,屆時梁州楊刺史會命軍南下,合圍涪縣。”

    孟龍符暗中點點頭,劉敬宣的作戰路線圖與楊安玄設想相差無幾,不過劉敬宣最終目的是成都府,而楊安玄則命他們取梓潼、廣漢兩郡即可。

    成都府四面環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嶇,地勢極爲險要,譙縱在蜀國深得人心,若是晉軍兵臨城下,定然會讓蜀人據險堅守。

    若是梁州及時補給糧草等物,晉軍或有成功之機,但楊安玄視益州爲囊中物,將來免不了與劉裕一戰,怎會讓劉敬宣佔據腋下重城。

    “佔據以涪縣後,以此爲基,奪取綿竹關、雒縣,攻擊成都府”,劉敬宣目光灼灼地掃視衆人,道:“建武將軍朱林、奮武將軍原導之、蕩虜將軍沈慶之隨愚出征。”

    孟龍符得楊安玄暗中交代,趁機奪取廣漢郡,正好藉助朝廷兵馬之威,出聲道:“蕩虜將軍沈慶之熟知廣漢地形,可命其率本部兵馬爲先鋒,先行奪取遂寧城。”

    劉敬宣自然求之不得,笑道:“有勞沈將軍。”

    …………

    蜀,梁州刺史譙道福駐守廣漢郡,得知晉軍已至江州城,傳令各城嚴守關卡,固守險要不許出戰。

    遂寧,原名德陽,桓溫平蜀後,取“息亂安寧”之意,改德陽爲遂寧。遂寧城位於墊江上游,扼守着巴郡入廣漢的道路,守將蹇亮命人嚴防道路關卡,並在涪水兩岸夯土爲臺,上設弩車扼守河道。

    遂寧城防備森嚴,山路崎嶇難行,依險設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墊江前往遂寧的陸路有五處關卡。相對而言由水路進攻更爲順暢,年初雍州派水軍千人入江州,百艘戰艦就停靠在墊江城碼頭。

    蹇亮亦知晉軍從水路進攻的可能性更大,沿岸設土臺扼守河道,若是強攻,兵馬折損過大,所以沈慶之沒有急着出兵。

    站在輿圖前已近半個時辰,這張輿圖是前幾日剛從襄陽送來的新版,上面標註着山川道路、河道支流,比起朝廷的輿圖清晰了許多。這幅圖是入蜀的僧道查探建寺、立觀之所時隨行的暗衛所繪。

    從墊江前往遂寧最主要的通路是涪江,此次劉敬宣入梁帶來了八百艘戰船,兵分兩路亦是乘舟沿水路進發。

    遂寧城在涪江南岸,蜀軍的防禦重點也在南面,沈慶之的目光投向涪江北面的山林,林深樹密易於隱藏,山林中的蠻人部落可供伏兵補給。

    大堂外兵丁入內稟報,“建武將軍朱林前來。”劉敬宣雖然同意讓沈慶之爲先鋒,但同時派建武將軍朱林率千人相助。

    朱林是北府將領,與劉裕是舊識,劉裕討孫恩時曾任劉裕副將。劉裕京口舉兵,朱林隨劉裕出戰,功封建武將軍。此次劉敬宣伐蜀,劉裕爲他配備了強兵猛將,朱林隨之出征。

    沈慶之示意將輿圖收起,自己出大堂相迎,剛至門邊,朱林已經大踏步而來。

    “沈將軍,愚至墊江已有兩日,不知沈將軍何時出征?”朱林略帶不滿地催促道。

    在他看來,沈慶之年方弱冠打過幾場仗,分明是楊安玄爲妹夫謀取戰功。軍中多有權貴想方設法爲子侄謀取功勞,朱林已是見怪不怪,不過沈慶之遲遲不肯出兵,延誤戰機他不能不問。

    沈慶之將朱林讓進大堂,指着另一張朝廷繪製的輿圖道:“朱將軍,據斥候稟報,遂寧城戒備森嚴,硬行進軍折損太大。”

    朱林冷聲道:“行軍打仗哪能不傷亡將士,沈將軍若有顧慮,愚便率軍先行。”

    沈慶之聽了朱林話中輕蔑之意,沉聲道:“僕並非懼戰,而是想用巧計奪取遂寧城。”

    指着輿圖,沈慶之道:“朱將軍請看,蹇亮在這幾處設卡防守,水路兩岸也架設了弩車。不過,這些防禦皆在涪水左側。”

    朱林站在輿圖前,捋着鬍鬚道:“沈將軍是想潛到涪水右側,繞道遂寧之後。”

    沈慶之點頭道:“不錯,請朱將軍誘敵,若蹇亮膽敢出擊,愚便趁機奪取遂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