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軍師聯盟 >第332章 曹豹非草包,臧霸會爆炸!徐州沒想象中容易!
    且說李儒、董卓乘馬車返回丞相府。

    府中早有東曹掾魏瞻焦急等候,見董卓、李儒回來,便慌忙迎了上去:“丞相,禍事了。”

    董卓現在最不想聽的,便是“禍事”這兩個字,因此眉頭一擰,有慍色浮於面上:“發生了何事?”

    魏瞻何嘗不知董卓脾氣,但這種事情根本瞞不住,他只能硬着頭皮道:“方纔從徐州傳回消息,陶謙接了弘農王的詔書,夷滅袁綏三族。”

    嘶—!

    正疾行回府的董卓,腳步一頓,扭過頭來,一臉詫異:“你說什麼?”

    魏瞻欠身拱手,又重複一遍:“陶謙接了弘農王的詔書,夷滅袁綏三族!”

    李儒趕忙上前攙扶:“丞相息怒,保住身體要緊。”

    董卓只感覺腦袋嗡的一下大了,頭暈目眩,停頓良久,方纔緩過神來:“陶謙這老匹夫,難不成要歸順弘農王了?”

    當年隨張溫征戰沙場時,自己也曾與陶謙同帳爲將,其人雖不如孫堅悍勇,但同樣堪稱一員驍將,本以爲憑藉這段時光,可以牢牢拴住陶謙,不曾想竟還是投了弘農王。

    董卓有種深深的挫敗感!

    孫堅、陶謙這二人,就像兩根鋼針,紮在他心坎上,明明應該跟自己親近,到頭來卻全都選擇了年幼的弘農王。

    難不成......

    自己當真不如那孺子?

    “文優!”

    怒火中燒,董卓扭頭瞥向李儒,雙眸中騰騰殺氣畢露:“你不是已經收買了徐州官吏嗎?怎會發生此等事情,那些人難道沒有阻止?”

    “這......”

    李儒同樣吃了一驚。

    但他不好給出回答,畢竟還沒有了解透徹事情的始末。

    按照常理,南陽朝廷的動作,應該沒有這麼快纔對,畢竟徐州、南陽相隔了半個大漢,即便快馬加鞭,沒有兩、三天時間,也不能抵達。

    “儒會盡快調查。”

    不得已之下,李儒只能給出這個答案。

    但他非常清楚,這樣的回答,難以讓董卓滿意,因此急忙轉移視線道:“不過丞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弘農王必是在給袁家判罪的同時,就已經派人趕往了徐州。”

    “否則,咱們不可能才收到夷滅汝南袁氏的消息,跟着便又收到夷滅廣陵袁氏的消息,兩者之間的時差實在太短。”

    董卓的注意力果然轉移,緩緩點着頭:“有道理!弘農王還真是膽大,竟敢在沒有判罪的情況下,便率先對廣陵袁氏下手!”

    “文優。”

    “在。”

    董卓強壓怒火,儘可能保持冷靜:“徐州絕對不能這般輕易,便拱手送給弘農王,否則其連跨三州,咱們便是聯合袁紹,都難以抗衡。”

    李儒揖了一揖:“丞相放心便是,儒必小心應對,絕不會讓徐州安生,這裏不同於南陽,咱們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徐州高層。”

    董卓冷聲道:“具體如何操作,由你來定,總之徐州絕不可輕易落在弘農王手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儒頷首:“喏。”

    “哦對了。”

    董卓擺手吩咐道:“袁紹的事情,要抓緊落實,他才當上冀州牧不久,發展實在是太慢,指着他制衡弘農王,怕是有點難。”

    “丞相放心。”

    李儒極其肯定地道:“今日詔書便會發出,先挑起劉虞、袁紹的戰爭,幫助其平定幽州,然後再進軍青州、幷州。”

    “恩。”

    董卓肯定地點點頭:“不僅是袁紹,咱們也必須要抓緊了,聽說隴西的馬騰、韓遂勢力很強,想辦法將其收入朝廷,高官厚祿,拜將封侯皆可。”

    李儒應聲承諾:“此事交給儒即可,丞相放心。”

    ******

    南陽,宛城。

    皇帝行宮。

    暖閣。

    劉辨手持魯肅遞上來的奏章,眉頭微蹙,心中喃喃自語:“趙昱?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人呢?他是徐州名士?”

    “對的。”

    軍師聯盟的聲音跟着響起:“據《後漢書》中記載:(徐州)別駕從事趙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見疏。”

    “從魯肅的奏章內容上看,這個趙昱對於辯爺你,是非常親近的,徐州鞭長莫及,咱們應該予以提拔,以觀後效。”

    “恩。”

    劉辨頷首點頭,心中暗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他還是次要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怎麼對付陶謙?”

    “他雖然接了咱們的詔書,也按照要求夷滅了袁綏三族,但如果徐州不在朝廷的控制下,我這心裏總感覺不踏實。”

    軍師聯盟有意培養劉辨的政務能力,因此沒有直接給出意見,而是試探性問道:“那辯爺可有自己的想法?”

    “有!”

    劉辨肯定地點點頭,心聲道:“第一種辦法,就是效仿當初漢靈帝對董卓的招數,給他在朝廷找個官職,明升暗降,把徐州的權力收回來。”

    “不過,從目前陶謙的聲望地位來看,至少也得是個九卿,纔夠資格,而目前的九卿官職中,只剩下少府、大司農、太僕、大鴻臚等。”

    “從我個人的意願來講,要給就給個太僕噹噹,掌管宮廷的車馬,以及畜牧事務,要不就是少府,掌管皇室的錢財等。”

    “至於第二種辦法......”

    劉辨思索了片刻,方纔心念道:“考慮到陶謙今年已經六十歲了,到了安享晚年的歲數,我的意思不行封個侯,光宗耀祖,再給些食邑,讓他頤養天年算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徐州也算是和平收歸朝廷,但其內部運轉方式,依舊跟劉辨不太一樣,劉辨是不會設置州牧的,因此陶謙的職權必須要削!

    可以怎樣的方式削,就是一個非常考驗水準的問題,一旦削不好,勢必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甚至給長安那邊造謠生事的由頭。

    “辯爺的確進步很大。”

    軍師聯盟首先給予了肯定與鼓勵:“明升暗降,的確是個常用的削權方式,而且相對容易讓人接受,不過不管哪一個官職,都不太適合陶謙。”

    “他已經過了熱血奮鬥的那個年紀,如今接了辯爺你的詔書,實際上更希望能安享晚年,所以軍師聯盟的專家傾向於第二個。”

    “歷史上的陶謙,曾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而這個溧陽,隸屬於丹陽郡,應該就是陶謙的祖籍,這是榮譽的象徵,沒有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