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夢迴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 >第 76 章 小店開業 二更
    六月裏夏日炎炎,烈日當空。

    隨聲一顆“高升”在空中炸裂,先聲奪人。寧建國拿起一根棒香,點燃了從馬路樣子一路鋪到自家雜貨店門口的“滿地紅”炮仗。一時間“噼裏啪啦”蓽薄聲不斷,更有一紅一黃兩隻獅子,搖頭擺尾地穿梭在看熱鬧的衆人之間,做出各種輾轉騰挪的動作。

    “哎呦,這個新搬來的寧家蠻有立升的麼,開爿雜貨店呀,搞得像是大酒樓開張一樣。”

    “你管她呢,人家兒子有本事,還請了一隻樂隊來呢。”

    “搞那麼大?”

    看熱鬧的鄰居里三層外三層地圍着,看着寧老太揭下蓋在“清霞小賣部”招牌上的紅布。

    一隻穿着外國洋人軍樂團衣服的樂隊從弄堂裏走來,爲首揮着棋子指揮的的不是別人,正是寧建國的徒弟小孫。

    爲了師祖奶奶新店開張,小孫是特意請假從湖州趕過來的。

    跟在小孫後面的,那些吹喇叭的,打鼓的,拉手風琴的,各個都是熟悉的面孔。當年就是還曾經是小夥子的他們,幫着寧建國把傢俱從建德里搬到工人新村的。

    來的路上這些寧建國的徒子徒孫們都還在感慨,那時候小北還只是小學生,長得跟個小兔子似得。如今一晃眼都高二了。等明年考了大學,那就是大學生了,真是時光如水啊。

    原來鞋廠倒閉後,模具車間裏的人都自謀生路去。除了個別有本事,家裏有路子的,大部分人都過的緊巴巴。趙景聞聽說了之後,就想着讓他們組織了一個業餘樂隊,專門在人家開業搬遷,假日大促的時候給人奏樂慶祝,一來兄弟們仍舊能聚在一起,二來多多少少也能補貼一下家用。

    現在私營經濟搞得紅紅火火,上海每天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公司店鋪開張,樂隊的生意很是不錯。要是吹得好,老闆一開心,給的紅包比工錢都多呢。

    “下面,請‘清霞雜貨店’的老闆,簡清霞女士剪綵!”

    趙景聞拿着話筒,對着站在店門口的寧老太揮手示意。

    今天寧老太穿着一身在“國韻旗袍店”定做的復古旗袍。這身旗袍是按照當年上海灘大馬路最有名的百貨公司,時邁大百貨裏夏季女子營業員的制服一比一還原的。

    老太太這麼大把年紀,身材還是保養的很好。她滿頭銀髮不見半點雜色,穿着短袖旗袍,肩膀上披着一根紫色絲巾,帶一串白色珍珠項鍊,粒粒渾圓飽滿。老太挺胸收腹,左手撐着一隻英國紳士斯迪克,嘴邊帶着一抹恰到好處的微笑。

    小梅和小蘇兩個姑娘,穿着和老太太一樣的深藍色滾銀邊旗袍站在她身旁。兩人手裏都託這個金色的盤子,一個裏頭放着一個大花球,一個裏頭放着一把金色剪刀。

    寧老太在一片山呼海嘯聲中,輕提剪刀,把花球兩邊的紅絲帶一剪……

    “好!3,2,1,OK!”

    寧小北舉起手中的相機,將這一幕定格下來。

    範俠也煞有介事地扛着個攝影機,站在他身後拍照。

    他倆就是今天的小小攝影師和攝像師,一早起來就圍着老太太跟前拍來拍去。

    雖然是在雙休日,不過他倆都穿着附中的校服,爲的就是給老太太長臉。果然,親朋好友和鄰居們見到衣服左邊胸口上繡着的附中校徽,沒有一個不讚嘆的。

    周圍的新鄰居不知道的還以爲這兩人都是寧建國的兒子,直誇老太太好福氣,兩個孫孫都那麼會念書,將來都要賺大錢的。老太太捂着嘴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來圍觀不止新鄰居們,不少建德里的老鄰居,還有王阿姨一家也都來了,起鬨一定要寧老太說兩句,定定場。

    寧老太笑嘻嘻地從趙景聞手裏接過麥克風,一開口,糯糯的蘇州普通話就豔驚四座,讓人一片叫好。

    “我簡清霞站了一輩子的櫃檯,從舊社會羅家的時邁百貨公司,到新社會的中華百貨。現在終於有了我自己的店了。我要感謝社會,感謝國家,沒有上海市政|府拆遷分配新房,就沒有這個機會……”

    “老大,奶奶講話好有水平啊。”

    範俠把雙手拍的啪啪作響,讚歎地說道。

    八十多歲的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聾就不談了。上海年紀大的人裏頭,沒幾個能說那麼流利的國語,一般他們說的都是“塑料普通話”。把“肥皂”念成“皮皁”,“被窩”念成“壁頭痛”,笑料百出。

    寧老太太非但國語說得好,還講得那麼有條有理,有禮有節,簡直像是有稿子一樣,真是叫人佩服。

    “那當然,好婆是什麼人?”

    寧小北一邊不停地按着快門,一邊得意地說道。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現實世界”裏,寧老太太在1999年的年末就病逝了,而現在已經是2002年了,老太太非但活着,還活得非常精神。

    寧小北甚至幻想着,老太太能不能一口氣活到一百歲,活到2021年!

    “小梅,我訂好的大蛋糕送來了,麻煩你到路口去迎一下。讓小北幫你一道去拿吧。”

    “建國大哥,小北和小俠還要給乾媽拍照片錄像呢。我一個人去就行了,蛋糕能有多少重?”

    小梅說罷,笑着往馬路路口走去。

    她一身婷婷嫋嫋的長旗袍,迎風飄動的樣子煞是好看,惹得小區裏一羣小男人、老男人的眼睛就像是被黏住一樣一路跟着。

    “有了這爿店,我也算是實現自己年輕時候的理想了。我現在啊,就一個追求……”

    寧老太說着,朝寧建國望了一眼,剛想說:就差兒子到現在都沒有給她討房兒媳婦回來,至今還沒有喝過媳婦茶。

    這邊又瞥到老鄰居里,宋家的兒媳婦和孫媳婦們,到嘴的話硬生生地給噎了回去。

    就在一個月前,和她做了一輩子老鄰居的宋老太爺沒有了。做了將近一年的“釘子戶”,爲差不多每個兒女,乃至孫子孫女們都爭取到了一套房子後,宋老爺子在用盡最後一口心氣後,撒手人寰。

    大殮那天寧小北也去了,看到靜靜躺在棺木中,那縮得彷彿只有原來三分之二尺寸,瘦得脫相的老爺子,也是大喫一驚。

    在他有印象以來,建德里的宋老太爺一直都是個胖胖的老爺爺,笑起來象尊彌勒福。夏天的時候穿英式吊帶短褲,白襯衫,帶領結。冬天的時候穿棕色派克大衣,把髮型梳成三七分,做《羅馬假日》裏男主角格里高利的模樣,是有尊嚴,有體面的“老克勒”。

    作爲南京路上曾經老牌皮貨店的少東家,雖然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裏吃了幾年的苦頭,但一生總體來說還是享福的。誰知道臨老,爲了兒女的房子,把自己的命給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