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283章 鮮花火腿月餅是熱量炸彈?不,它是熱量核彈!【求訂閱】
    火腿依然保持着軟嫩的感覺,根本不像醃製了兩年的食材。

    用刀切的時候,甚至有種切鮮肉的質感。

    回想到上次後廚開金華火腿時恨不得上鋸子的場景,林旭輕輕感慨一句:

    “真是同腿不同命啊。”

    魏乾湊過來用手拍了兩下,笑着說道:

    “這宣威火腿真是名不虛傳,要是金華火腿這麼拍,估計能震到手疼。”

    兩種火腿彷彿是一條線路上相背而行的列車,用法、喫法等等全都相反,金華火腿適合吊湯、燉煮等長時間烹製的方式。

    而宣威火腿則適合清炒,清蒸、做餡,不用太長時間,鮮美的滋味就能被完美的烹製出來。

    這根火腿幾十斤重,一次肯定喫不完,林旭開了一半,切成大片後清洗一下,然後擺在托盤中,放到蒸櫃裏進行蒸制。

    要是用金華火腿做餡料,少說也得浸泡六小時。

    但宣威火腿不用浸泡,這樣做進餡料中,喫起來滋味正好。

    假如也浸泡的話,那做出來的餡料就偏甜了,沒了那種甜膩的餡料中喫到鹹鮮肉丁的驚喜感。

    蒸上後,林旭拿了一些中筋麪粉,開始和麪。

    滇式月餅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硬殼月餅,說是硬殼,其實也只是相對於層次分明的酥皮月餅而言。

    硬殼月餅喫起來其實也是酥的。

    但相對於酥皮多少要厚一些,質地也稍稍硬一點,所以選擇中筋麪粉。

    要是喜歡喫那種硬脆外殼的,那就選高筋麪粉,筋越高,做出來的殼越硬,喫起來脆感越強。

    而要選低筋麪粉的話,做出來的月餅外殼硬度低,酥感強,喫起來甚至會有種“這外殼是用桃酥做成”的錯覺。

    當然了,餅皮酥脆感雖然跟麪粉的筋度有關,但並不是絕對的。

    因爲豬油的量也至關重要。

    想要酥就多放豬油,想要脆就少放豬油。

    雖然很多家庭已經因爲健康理念拋棄了豬油,但在點心製作,尤其是中式點心製作中,豬油的使用依然廣泛。

    不少點心甚至到了離開豬油就下降一個檔次的地步。

    鮮花火腿月餅的麪皮中除了中筋麪粉和豬油,還需要蜂蜜、糖粉以及清水。

    麪皮是有比例的,每半斤中筋麪粉,需要糖粉25克,蜂蜜25克,豬油100克,水是60——80克。

    水的比例不固定,因爲和麪是跟空氣溼度、溫度、麪粉溼度等等息息相關,不能嚴苛把水的用量定死。

    一斤麪粉差不多能做四十個月餅,林旭一次和了十來斤麪粉,打算今天先做這麼多,反正大烤箱和小烤箱今天都沒用,也沒人預定烤全羊和烤乳豬,可以撒開了製作。

    將這些食材拿過來,把麪粉和成不沾手的麪糰。

    有豬油在,這一步倒是很簡單。

    因爲油脂潤滑,比只用水和成的麪糰要簡單一些。

    麪糰和好後,放進盆裏封上保鮮膜,然後送進冷庫中進行冷藏。

    接着找一口沒炒過菜的不鏽鋼鍋放在竈上,裏面倒入麪粉,用小火慢慢翻炒,把麪粉炒到微微發黃的地步,盛出攤開晾着。

    中式麪點的製作過程中離不開兩種麪粉,一種是熟粉,一種是澄粉。

    熟粉就是剛剛炒到微黃盛出的麪粉,這種麪粉有着濃郁的焦香味,口感略微起沙,非常適合做餡料。

    至於澄粉,則是完全去除麪筋的麪粉。

    這種麪粉沒有筋性,所以有着超級強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粵式茶點四大天王之一的蝦餃,之所以透明出彩,就是用澄粉做皮。

    這會兒火腿也差不多已經蒸好,端出來,把火腿一片片的夾出來晾着。

    至於托盤中那些蒸出來的油脂,有着濃郁的火腿鮮香氣味,用來燉菜炒菜都再美不過。

    趁着晾火腿的功夫,林旭將那些鮮花醬拿了過來,開始過濾。

    所謂的鮮花醬就是把即將盛開的花摘下來,洗淨後晾乾水分,放進罈子裏或者罐子裏,放入白糖和一丟丟食鹽進行醃製。

    這種糖漬出來的鮮花不僅可以做月餅,還可以做鮮花餅等同類型的其它小喫,甚至還能直接兌水喝。

    俗話說靠山喫山靠水喫水,人家滇南人花多,所以就選擇了喫花。

    作爲一個北方人,林旭表示很羨慕。

    他拿來一個乾淨的盆放在工作臺上,盆口架上一個大漏勺,接着用一個乾淨無油的勺子把罐子裏的鮮花醬舀出來,盛到漏勺中。

    鮮花醬做餡時,裏面的糖水是要濾出來的,否則甜味過重,口感會很膩,而且糖水多的話,甜味會將鮮花的香味壓住。

    至於過濾出來的糖水也不會浪費。

    等會兒可以和芋頭、馬蹄、老南瓜啥的搭配起來熬成廣式甜湯,這種滿是鮮花香味兒的湯品能把隔壁小孩兒饞得滿地上打滾哭。

    過濾出來的鮮花放進盆裏,接着把火腿切成黃豆大小的肉丁放進去。

    先攪拌均勻,讓兩種食材混合,接着放入蜂蜜、豬油、熟麪粉、白砂糖、麥芽糖,繼續攪拌,把餡料攪至粘稠。

    接着放進冷櫃中進行冷凍,讓餡料凍住,這樣等會兒做的時候就不會粘手了。

    半小時後,將餡料端出來,之前有些粘手的餡料經過冷凍,那種粘手的感覺已經減輕了很多。

    林旭用手挖出一團餡料,揉搓成圓球后放在托盤中,接着開始揉搓下一個。

    “老闆,你咋沒用電子秤啊?不怕大小不均勻?”

    過來幫忙的季明輝見到林旭這麼操作,有種科班選手遇到野路子的荒唐感。

    他在六號樓做過不少蘇式點心,知道點心的製作中,稱重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從剛開始配料開始,所有要用的粉、糖、油以及其它配料都需要稱重。

    而在製作過程中。

    酥皮、油皮、餡心等,都需要挨個兒過秤,確保大小均勻。

    這樣在包制時才能將餡心完美包住,烤制的時候也能成熟一致。

    林旭一邊快速搓着餡心一邊說道:

    “做習慣了,大小也算是能掌握得住。”

    季明輝有點不相信,偷偷用電子秤稱了幾個,結果發現重量都一樣,誤差基本上在兩三克左右。

    這下他真服了。

    之前大家老誇老闆紅桉的功夫高,做菜好喫。

    現在看到林旭快速分餡料的手法季明輝才意識到,老闆白桉方面的天賦,應該不次於紅桉,甚至還高於紅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