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 >第579章 貓貓對人類幼崽充滿了好奇!關於美食紀錄片的計劃!【求訂閱】
    要是這樣的人,那就不能合作了,因爲電視臺賺大頭,承包方賺小頭,歡樂傳媒連口湯可能都喝不上。

    林旭說道:

    “他原來是綜合頻道的,現在調紀錄片頻道當了個小領導,正在籌備美食節目,打算重拾《舌尖上的中國》帶來的榮光,具體的,等會兒你們談就是了。”

    林旭不參與運營,只是起個牽頭的作用。

    陳燕知道駱嘉耀,林旭辦婚禮那天,她還往師文清抱着的寶寶懷中塞了個紅包。

    但知道歸知道,卻沒想到人家是央視的。

    年輕人聚在一起,不喜歡瞎打聽,要擱中年大媽們,不到五分鐘,就能將對方的底細抖落乾淨。

    曾曉琪打開點心盒子,從裏面拿了塊黑糖沙琪瑪,一邊喫一邊規劃合作的事情。

    “最好兩個節目,一個做日播的美食教程,雖然紀錄片頻道收視率不高,但只要做,肯定會把收視率帶起來,然後在幾個基礎上,拍美食紀錄片。”

    陳燕對這話挺贊同的:

    “可以,但紀錄片可不能是舌尖那種動不動就扇情講故事,把美食當成點綴的模式,罵聲太多,咱要做,就回歸紀錄片的本質——以旁觀者記錄美食的變遷和發展,這就行了。”

    兩人聊得很來勁,不過陳媛媛更關心收益:

    “節目冠名什麼的,這個怎麼說?人家央視不可能放給咱們吧?”

    竇雯靜說道:

    “可以談分成,具體多少,就看這位表姐夫在紀錄片頻道的話語權了,有拍板能力,咱就當成今年的工作重心,要是話語權小,咱就當個分銷渠道。”

    公司積累了那麼多視頻稿件,回頭修一下片頭片尾就可以在電視臺播放。

    沒多久,駱嘉耀開車來到了輝煌大廈樓下。

    林旭和陳燕下樓迎接,然後在辦公室聊了起來。

    今天週末,公司沒人上班,打雜跑腿的活兒就落在了兩位總經理的身上。

    陳媛媛泡了壺茶,竇雯靜去廚房拍攝區拿了幾個小碟子,洗乾淨後將林旭帶來的點心擺上去。

    至於曾曉琪,則是準備了不少資料,打算跟駱嘉耀好好聊聊。

    這是她的專業,也是這次談合作的核心人物。

    駱嘉耀來到樓上,陳燕特意帶他去美食拍攝區轉了轉,讓他見識一下歡樂傳媒做美食節目的專業性。

    “嚯,這麼大的廚房啊,你們做節目真夠捨本的啊。”

    雖然這種陣仗央視也能輕鬆做到,但肯定是一屋子的廣告logo,什麼油煙機、鐵鍋、竈臺、整體廚房等等。

    都是過去做電視節目的老套路。

    自己出資建廚房的,說實話還真不多見。

    看了一圈,駱嘉耀坐下來,開始跟曾曉琪聊具體的合作項目。

    林旭沒有參與,坐在一旁的沙發上專心致志玩着手機上的遊戲。

    對他來說,當個出鏡的廚師沒問題,但要是討論做節目的具體流程,就有些超綱了。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比較好。

    更何況曾曉琪在電視臺混了好幾年,對體制內的套路比較清楚。

    正玩着呢,林旭突然想起了做甑糕的事情,便給車仔發了條消息:

    “找個大盆,浸泡二十斤長糯米,水要多點,再泡五斤紅芸豆,明天我做一樣陝西人喜歡喫的甜品小喫。”

    甑糕的配料很簡單,長糯米配上紅棗和蜜棗就行,林旭加紅芸豆,主要是起個豐富口感的作用。

    糯米分爲兩種,圓糯米和長糯米,相對來說長糯米更黏,喫起來也更美味,而圓糯米,更適合用來二次加工,比如年糕、餈粑什麼的。

    甑糕的做法並不難,先把這些食材泡透,再分別蒸一下,最後合在一起,蓋上荷葉重新蒸制就行了。

    做這道美食,需要用到一種古老炊具——甑。

    甑的外形像缸,底部有密集的小孔,已經流傳了數千年。

    從石器時代出土的陶甑,到商周時代的銅甑,再到唐宋時期的鐵甑,雖然材質在發生變化,但甑的形式和外形,卻一直流傳着。

    直到現代社會,這種古老的炊具依然還在陝西各地發光發熱。

    用甑做出來的米糕更香,口感更好。

    宋代大詩人陸游,就曾經在《秋花歌》中寫出了“長碓搗珠照地光,大甑炊玉連村香”的詩句。

    詩中的“大甑炊玉”,指的就是用甑來蒸米飯。

    “老弟在看啥呢?”

    陳媛媛旁聽了一會兒,覺得曾曉琪聊的越來越專業,便沒再旁聽,而是在沙發上坐下來,小聲跟林旭聊着。

    “我準備做點甑糕,在考慮要不要買個甑。”

    這玩意兒現在還真能買到,不過就是鐵皮的,比較薄,效果大概跟蒸鍋差不多,但幾十斤糯米,一般的蒸鍋可蒸不下。

    甑糕?

    陳媛媛還沒說話,旁邊的竇雯靜就來了興趣:

    “老闆你要做jing糕嗎?多做點啊,這是我最喜歡的美食,這次我爸媽來京城帶的jing糕被陳總和舒寶寶搶着吃了……”

    當時竇雯靜的父母剛過來就趕上了林記的年夜飯,便拿出了帶來的美食,然後被喜歡喫甜食的陳燕和舒雲吃了大半。

    陳媛媛好奇的問道:

    “jing糕?那個字不是念zeng嗎?是我小時候學錯了?”

    竇雯靜說道:

    “是我們的口音問題,陝西口音濁化,所以zeng糕就成了jing糕,還有的地方讀jin糕……反正不管怎麼讀,我這會兒好饞,啥時候能喫上啊老闆?”

    林旭沒想到,甑糕還沒做好就有了這麼多人等着喫。

    他說道:

    “後天能喫上,到時候你們可以當成早飯。”

    在陝西地區,甑糕還真是早餐的一種,一塊甑糕下肚,大半天不會餓肚子,很多人早上都喜歡來一份。

    竇雯靜臉上滿是期待:

    “好啊,那我可得多喫點,過一下喫甑糕的癮。”

    三人在一旁聊甑糕時,陳燕和曾曉琪也在跟駱嘉耀談合作。

    都是親戚,加上都想做好一檔美食節目,所以合作談得很順利,連冠名分成等項目,駱嘉耀也表示會盡量幫大家爭取。

    日播的美食教程節目好安排,央視那邊也知道《食味人間》,現在能上一個類似的電視節目,肯定舉雙手歡迎。

    但長紀錄片就有些分歧了。

    駱嘉耀想做一款類似舌尖的節目,穿插各地的人文風貌和物產,這樣不僅能得到臺裏的批准,還能獲得的地方上的支持。

    但曾曉琪和陳燕都覺得前幾年的《舌尖三》已經搞臭了這個系列,所以最好還是換個新的方式。

    而且最好是別的臺以及別的公司都做不出來的節目。

    這樣既能顯示出央視在傳媒領域的地位,也能一掃舌尖帶來的陰霾。

    曾曉琪見雙方爭執不下,便衝林旭問道:

    “林老闆,你對美食紀錄片有什麼好的建議沒?”

    林旭好歹也給電視節目配過音,還是粉絲衆多的美食up主,也算是傳媒圈子的人,所以此刻她想聽聽有沒有什麼高見。

    林旭想了想說道:

    “我覺得最好能發揮出歡樂傳媒的優勢,咱們簽了那麼多大廚師,可以從他們身上下手,正好也幫自己人在電視上露個臉。”

    陳燕疑惑的問道:

    “那麼多廚師都出現在同一個節目中,陣容是夠了,但有這種把所有名廚湊在一起的活動嗎?”

    剛說到這裏,陳燕突然眼前一亮。

    她旁邊坐着的曾曉琪也反應了過來,兩人同時說道:

    “國宴!”

    什麼活動能把京城所有名廚匯聚在一起呢?

    那就是國宴!

    在大會堂舉辦的國宴,有時候需要招待五千人以上。

    這樣的賓客人數,對後廚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一般都會從各飯店抽調人手,組成強大的後廚隊伍。

    除了這種大型宴席,還有迎接外國政要舉辦的高規格宴席,這也是國宴的一種。

    曾曉琪這會兒思維非常活躍,她快速的說道:

    “以國宴爲主題拍攝一部紀錄片,結合電視臺留存的素材和檔桉局的資料,從1949年的開國第一宴開始拍攝,一直到現在的國宴,全都拍攝一遍,拍的時候,穿插各位總廚重新復刻當年那些菜品的畫面,這樣有歷史有人文有美食,三全其美!”

    “國宴?”

    駱嘉耀眼前一亮,這個思路不錯,既能跳出舌尖的窠臼,開創一個新的美食紀錄片,同時也能滿足觀衆們獵奇的心態。

    “我覺得這個提議很棒,咱們可以試試。”

    駱嘉耀打算這會兒就開始動手,跟曾曉琪一塊兒編寫節目綱要,回頭拿到臺裏,讓頻道總監審覈一下。

    只要通過審覈,就能開始動手拍攝了。

    陳燕說道:

    “還得是妹夫啊,幾句話就讓我們撥雲見日,等節目批准立項,我得代表公司好好給妹夫一個大紅包。”

    林旭笑着擺了擺手:

    “這就沒必要了……對了,抽空我去問問邱老爺子他們想不想參與,要是這羣老師傅出馬,節目效果應該會更好。”

    剛說到這裏,他的腦海中,就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

    本章5000字,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