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庶子之徵 >第四百七十九章 花落誰家?
    “可這疏浚河道,來找本王是爲何?”

    似乎聽出了趙晉話中的些許不愉,姜洪章知道自己有些過分,畢竟宣王在兵部任職,可不管工部的事。

    他連忙解釋道:“還請王爺見諒,是因爲河東郡疏浚河道一事已經解決,成效頗好,所以下官纔想來詢問些細節之處,好將此法應用到其餘大江大河中。”

    提起此事,姜洪章愁眉不展,眉間已經皺出了一個“川”字。

    “下官心知打擾了王爺,實在是,這趙國內,大江大河不少,每年會起水患的更是不少,若是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不僅僅是能爲國庫省下一大筆賑災的銀兩,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不必因爲洪災水患沒了家,甚至是喪失了性命。”

    趙晉這才舒展了眉頭,“此事既然關係百姓,事情重大,本王能夠幫上忙,自然不會推脫,姜大人只管說便是了。”

    “下官,下官替百姓多謝王爺!”姜洪章露出喜色,脊背一彎,當即朝趙晉拜了下去。

    趙晉站起身,“姜大人不必如此客氣,快快起身!”

    姜洪章心裏鬆了口氣,站直身後,也沒有再多言,開門見山,“現在趙國的各個主幹道都已經用水泥修繕完畢,這水泥可實在是一個好東西!”

    “現在哪怕是下雨天,這路也不會變得泥濘,甚至車輪卡在坑陷中!”

    “而且,馬車行走時的顛簸也少了許多,速度更是不用談。”

    姜洪章越說越是興奮,一開始用水泥修路時,他還有些猶疑,但是現在,他恨不能直接將全國所有道路全部換作水泥。

    趙晉微微頷首,水泥的妙處,他自然明白。

    他沒有出聲,繼續等着姜洪章朝下說。

    “這水泥,下官記得,雲州郡用水泥來修築城牆,下官嘗試了一下,卻還是有些不太明白之處……”

    姜洪章就水泥和疏浚河道,提出了不少問題,趙晉耐心地一一爲他解答。

    說到一些現代詞彙,或者姜洪章難以理解之處,趙晉還繪製了圖紙給姜洪章解釋。

    這一談,便是半個多時辰,姜洪章滿面紅光,甚至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他也清楚自己叨擾了趙晉許多時間,便抓緊問了最後一件事。

    “王爺,下官有心想要將全國所有的路全部換成水泥路,可這對國庫的消耗頗大,不知王爺可有什麼法子,讓下官可以湊夠這筆錢?”

    姜洪章這個念頭自從冒出來後,便沒能收回去。

    可他也清楚現在戶部是什麼情況,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撥銀子給他修繕道路。

    本來姜洪章打算遲些時候再搗鼓這件事,可這水泥路的用處實在是太大,能夠早一日修好,就能帶來更大的益處。

    姜洪章想到上一回趙晉在衆人以爲不可能之時,籌集了大量的糧草,便動了來詢問一下趙晉的念頭。

    “既然花費了大量的錢財用在修路上,何不直接向過路人收過路費?”

    “啊?”姜洪章怔愣了片刻,爲難道:“王爺,這樣恐怕會引來百姓的不滿。”

    不過是走一下這條路都要被收錢,恐怕會惹起民怨。

    這自古以來,哪裏有走路都要收錢的道理?

    趙晉笑了笑,“姜大人不必擔心,不會出現此等情況。”

    “只需要在官道和一些主幹道收取過路費即可,這些道路,一般只有在前往其餘城池時纔會用到。”

    “可尋常百姓,幾年都不曾出遠門,又能走幾回官道?”

    “這官道上來往的,大多是一些達官貴人,或者是商人,價格定低一些,這些人不會在乎這麼幾個或者十幾個銅板。”

    姜洪章一聽,有些遲疑地問道:“可只是收那麼幾個或者十幾個銅板,能有什麼錢嗎?”

    “大人,你可不要小看了這筆錢。”

    趙晉沉吟片刻後,“姜大人可以試一下,每個人每十公里收取兩文錢的過路費。”

    聽到這個數字,姜洪章心中忍不住有些懷疑,可又想起趙晉之前的確是輕輕鬆鬆就籌集了那麼一大筆的錢糧。

    咬咬牙,姜洪章朝趙晉拱了拱手道:“成,下官這就回去些摺子呈遞給陛下。”

    ……

    姜洪章這個摺子一遞,趙乾很快就同意了。

    等開始收過路費後,不過是短短三天,上交過來的錢財便讓人瞠目結舌!

    姜洪章樂不可支,慶幸自己當時聽信了宣王的話。

    半個多月後。

    兵部尚書已經年老,朝趙乾遞交了回家休養退休的摺子。

    趙乾已經同意了,現在朝堂上,衆人都盯着兵部尚書這個位置。

    “陛下,臣以爲,陳大人曾立下汗馬功勞,且在兵部的日子也較長,資質亦足夠,可以勝任兵部尚書這個位置。”

    不少朝臣都出來附和。

    三皇子站在前面,並未說話,眼角眉梢卻都帶着難以遮掩的喜悅。

    衆人所推薦的陳大人,正是三皇子的人,如今應該是泰王的人。

    趙乾沉默不語。

    盯着兵部尚書這個位置的人,可不止泰王一個。

    自從趙行宇被殺,趙行之又右手被毀,雖然很多朝臣倒向了趙行止,卻也有不少朝臣因此觀望了起來。

    更有好一些黨派,紛紛活躍起來。

    朝堂上的局勢更爲紛亂。

    很快,就有好幾個官員出言反對讓陳大人擔任兵部尚書一職。

    衆人脣槍舌戰,朝堂上很快響起了爭吵聲,簡直比鬧市更爲嘈雜。

    “陛下,”龔解擰着眉站出來,“臣以爲,兵部尚書一職空缺,應該由兵部侍郎頂上去。”

    “若是論對兵部事務的熟悉,想必兵部侍郎更爲熟悉。”

    現在的兵部侍郎有兩個,一個是三皇子的人,另一個是趙晉。

    趙行止目光微閃,瞥了另一個朝臣,對方會意,站了出來。

    “陛下,龔大人所言有理,臣以爲,張侍郎,適合兵部尚書一職。”

    “張侍郎雖然升任兵部侍郎的時間不如宣王早,可在兵部的時間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