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魏卿 >第五十五章 龍舟東渡、鶴鳴於京【肆】
    翌日,太尉鍾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最先來到了東宮。

    平原王傅高堂隆也早早就來到了議政堂。

    隨之而來的,是諸如尚書傅巽、杜襲,以及中書省的二長官:中書監劉放與中書令孫資,以及侍中辛毗這幾位鈞衡重臣。

    本朝建立之後,皇帝立即便開始改革官制。

    前朝的丞相一職,已經廢棄,丞相之權責,也隨之一分爲三,變成了尚書檯,中書省,侍中寺三大臺閣。

    尚書不再是丞相屬官,而是成爲了獨立的機構。尚書省設三品長官尚書令一人,以尚書左、右僕射各一人佐之,各爲第三品。

    本朝現任尚書令及尚書僕射,就是隨皇帝陛下大駕出征的陳羣與司馬懿。

    尚書省對國事不再有決策之權,而只有具體處置事務之權。

    尚書檯下設有五曹:吏曹掌官員遷調;左民掌人民戶籍、稅賦;客曹掌屬國事務以及與東吳蜀漢的外交事務;五兵掌軍官選任與軍隊訓練;度支掌國庫。

    此五曹治事,每曹設長官尚書一人,皆爲第三品的大員。

    尚書之下設侍郎、郎中等下屬,諸如新任尚書郎諸葛誕、王基王伯輿等人。

    【注1:尚書檯五曹尚書之下,有殿中、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庫部、農部、水部、儀曹、三公、倉部、民曹、二千石、都官、中兵、外兵、都兵、別兵、騎兵、考工、定科共二十五郎,協助尚書分領諸務。】

    此外,中書省則有二長官:中書監、中書令,俱爲第三品的大員。

    本朝中書省的長官,就是此刻穩坐議政堂的劉放劉子棄,和孫資孫彥龍。

    中書省掌機密與草擬詔令,遇有機密事宜或緊急事務,中書省可直接發出詔令交有關官員執行,權力不可謂不重也。

    臺省之外,另有侍中寺。早在前朝靈帝劉宏熹平六年時,此衙門初置,以侍中與給事黃門侍郎爲長官,掌門下諸大夫、郎。

    而本朝,則以第三品的侍中爲主官,侍中常置四人,以其中資歷深的一人爲祭酒。侍中的主要職務,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隨時規諫得失,同時作爲門下主官節制其他的皇帝侍從。

    不多時,光祿勳和洽、廷尉高柔、執金吾臧霸、御史中丞鮑勳、大司農常林、司金都尉韓暨等參與建國議政的九卿重臣們,除了衛尉李義稱病,中領軍朱鑠護衛宮城之外,別的大臣不多時俱都三三兩兩的來到了東宮議政堂,在東宮謁者的引領下各自歸座。

    本朝初立時,沿前朝漢時制度置有九卿。其餘八卿之職無甚變化,除了光祿勳,原來歸光祿勳統屬的文職侍從官,本朝全部改隸侍中,光祿勳僅僅管理武職侍從官。

    而屯田中郎將則又是一個異數,本朝尤爲重視屯田,因此此中郎將也不統屬於諸中郎將的長官,光祿勳。

    過了半晌,負責宮城禁衛的河東王曹霖,也慢悠悠大搖大擺的攜帶着扈從,來到了議政堂內,專門挑了僅次於三公的上座,將身上那件比擬太子服飾的皁紗白曲領遠遊冠服整了整,這才穩穩的坐了下去。

    衆人到場不多時,監國平原王曹叡,便在東宮文學侍從毌丘儉,東宮客卿公子曹爽,東宮掌故文學何曾和畢軌四人的拱衛下,來到了議政堂,在主座正席端坐。

    “參見平原王殿下!”

    衆人見監國正位,紛紛跪拜行禮。

    “諸位公卿,不必多禮。”

    曹叡微微一笑,繼而言道:

    “在議政之前,有一件案子,需要立即委託廷尉去辦。”

    由於高珣徹夜未歸,因此尚未告知廷尉高柔昨夜諸多事情。

    廷尉高柔聽了曹叡的話,不敢耽擱,精神一振,立即離席而起,拜在堂前道:

    “不知是何案情,還請殿下吩咐。”

    曹叡拍了拍掌,曹爽立即便出堂去了。

    不多時,曹爽便領着東宮衛率司馬督衛烈,以及衛烈所捉拿的人犯,肖璇雪,來到了議政堂。

    “殿下,臣已率領司馬郎中,將人犯肖璇雪,緝拿歸案!”

    ――――

    平昌門大街上,饒是已經飲了醒酒湯,與荀粲對飲了一夜的夏侯玄,還是感到有些暈暈乎乎的。

    “荀弟,話說那肖璇雪,雖然是東吳細作,但畢竟只是個柔弱女子,且,她對你一往情深,而你卻如此對她,會不會有些太狠了?”

    荀粲笑了笑,回答夏侯玄道:

    “夏侯兄,此言差矣。細作一旦將情報賣給了敵國,戰事一發,到頭來受苦的,還是我大魏百姓。”

    夏侯玄歉然一笑:

    “荀弟所言不差。”

    “不過,我也問過高珣了,他說,肖璇雪並非刺客,只是細作,且並未真正出賣過什麼軍機情報,所以,只是結刑十歲,並不會危及性命。”

    荀粲黯然失色,仰天長嘆道:“亂世中,人命如草芥,她能夠留得性命,就不錯了……”

    ――――

    在許昌行宮辭別了郭皇后之後,皇帝陛下的龍舟,一路沿着穎川水,順流而下,終於來到了睢陽。

    曹丕想起了一件往事,想起了一個人。

    那一年,剛剛登基爲帝的自己,將身邊一位黃門侍郎,前朝曾經的大儒盧植的幼子,盧毓盧子家,外放任命爲梁郡、譙郡二地的太守,企圖好好磨練一番,將來留以大用。

    可是,後來因爲一件事情,盧子家失去了自己的看重,還被自己貶了官,直到今日。

    曹丕雖貴爲帝王,但見故鄉譙郡荒蕪,因而特意遣人來譙郡屯田,讓譙郡變得富足起來。

    可那盧子家不瞭解自己的苦心,竟上表說,譙郡土地貧瘠,百姓窮困,請求將之前徙居譙郡屯田的人民遷到梁國肥沃的土地上去。

    此奏表一上,自己就算不想答應,也1不得不答應了,否則天下人一定會認爲自己不明地理,浪費民力。

    就這樣,曹丕一面口頭嘉獎盧毓,一面又將盧毓降職爲睢陽典農校尉。

    而今日,龍舟正好開至睢陽,曹丕自然也就想起了這個大材小用的典農校尉盧毓了。

    看着大河兩岸肥沃的農田,以及遠處傳來的勞作農人的歡快歌謠,曹丕原本如同冰封寒淵的臉上像是融化了一角。

    他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起來。

    “陛下,何故如此開顏?”

    散騎常侍卞蘭見皇帝陛下忽然之間面帶笑容,有些好奇因而直接開口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