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魏卿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將軍廟堂論國策、何平叔殿上駁羣臣
    說起本朝這些以司馬家爲首的河北世家大族,他們的威望與特權由來已久。

    前朝光武帝征戰天下之時,就受到過這些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

    久而久之,這種世家與皇權相互幫扶、相互制衡的局面,似乎漸漸成了一種誰也無法輕易撼動的定則。即便後來光武帝劉秀及其後世帝王再怎麼極力強化皇權,卻自始至終從來沒有真正的動過這些地方大族。

    一些河北豪族,如陳家、袁家、楊家、盧家,他們的家族幾乎世世代代都有顯貴之人。就比如曾經的北方世族領袖袁家,一連三四代人,每一代都有家族子弟位列三公,比如當年盛極一時、稱霸河北的袁紹,就曾號稱“四世三公、威名滿天下。”

    這些大族一直都有着極深的影響力,門生故吏更是遍佈天下,他們的勢力自然也是盤根錯節。

    司馬家,便是這些大族之中的一個。

    司馬家族,在前朝漢時並沒有能夠脫穎而出。但到了如今,在家主司馬懿的經營之下,司馬家已然隱隱成爲了河北諸多大氏族的領袖。

    即便他如今已被大將軍曹爽架空,但其在朝野上下的威望,卻依舊難以磨滅。

    到了本朝,武皇帝曹操、文皇帝曹丕以及明皇帝曹叡三代君王,對這些大族的態度也是各不相同。

    武帝曹操的出身與這些大族相比,本來就比較寒酸,因爲前朝的大宦官曹騰抱養了他的父親曹嵩,曹家在成功打入上層世族圈子之前,一直都被世家大族所鄙夷。

    武皇帝的手段,是拉攏包括自家親屬、青徐豪霸等部分三四流的氏族,來制衡那些並不如何心服的上流氏族;同時,他也打垮了一部分徹底不願服從自己的世家門閥。

    統一北方後,武皇帝大力推廣屯田制,直接與上流氏族爭奪土地與人力,不僅如此,武皇帝還提出了“任人唯賢”的方針,來爲爲國家選拔人才。

    “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這便是太祖在其求賢令中所說的話,只要是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無論其出身如何,名氣好壞,武皇帝都會不拘一格的全部錄用。

    比如於禁、張遼、張郃、樂進、徐晃這些本朝最爲出名的外姓大將,就沒有一位出自世家大族,反而全是出身行伍的寒門。

    此時,選舉大權牢牢把握在武皇帝手中,並沒有讓這些世族們進一步坐大。

    那些世族所謂的“仁”、“孝”等標準,無非是掌握在他們手中,用來提拔門生黨羽的工具而已。

    而武帝則以“任人唯才”的方法,則非常明顯的弱化了他們的特權。

    到了晚年,赤壁一戰後,武皇帝發現自己已經無法一統天下,於是便開始着手鞏固對北方的統治,他也終於開始向這些世家大族妥協。但武皇帝在舉賢任能的同時,還是徵辟了不少世族名士。

    在最後一次舉賢令中,他更是以“慎德”與“興功”並舉,重新將部分選舉大權交還到了氏族手中。

    文皇帝代漢建魏,更加需要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他進一步採納了陳羣的“九品官人法”,再次將選舉大權徹底交到了世族中正官手中,企圖以此來換取這些世族對曹氏的忠心。

    此時的世族,儼然再次有了東山再起之氣象。

    明皇帝曹叡登基以後,轉而以巧妙的手段,讓手下四名輔政大臣互相制衡,以求宗室與世族權力保持平衡。

    只可惜不久以後,兩代大司馬曹休與曹真便相繼去世了,世族的權力也再次失去了制約。

    雖然明帝臨終之際,想要啓用燕王曹宇、曹肇、夏侯獻等宗室來輔政顧命,制衡世族,但這個想法最終還是因爲劉放、孫資、司馬懿三人的破壞而流產了。

    到了如今,大將軍曹爽雖然極力打壓了以司馬氏爲首的世族,但地方選舉任免之權,依舊把控在這些世族手中。

    因此,曹爽與夏侯玄等人才覺得,是時候進行一場大刀闊斧的改制,來將選官用人的大權收回中央了。

    ——————————

    式乾殿內。

    十四歲的皇帝曹芳正端坐案前,凝神傾耳聽着大將軍曹爽的改制想法。

    曹爽侃侃而談,自前朝歷代開始,一直講到了武皇帝、文皇帝,還有先帝之時,甚至連當今的局面都給曹芳仔細分析了一遍。

    曹芳也是越聽越激動,他一邊凝神聽着曹爽的改制細則,一邊摩拳擦掌,心中更是躍躍欲試。

    畢竟,此次改制如若能夠功成,那對大魏來說,絕對是一件澤被萬代的益事。

    世族專選舉,此弊病自漢代孝廉察舉制開始,一直延續到了如今的九品中正制,如果自己能夠一舉革除此弊政,那絕對會成爲大魏一代明君,建立起一番不亞於本朝三祖的功業!

    曹芳聽了曹爽的想法以後,興奮異常,他舉起酒樽站起身來說道:

    “大將軍方纔所言改制一事,朕聽進去了,而且朕已經決定了,要與叔父一道,共進退,行新法,建立萬世不拔之基!”

    曹爽見有皇帝支持,同樣十分興奮,他躬身行禮道:

    “陛下聖明!”

    “來,叔父,咱們滿飲此杯,預祝改制順利功成,也祝我大魏福澤綿長!”

    “臣定會竭力輔弼陛下!”

    滿心歡喜、躊躇滿志的曹爽舉起了案上酒樽,與皇帝曹芳一同一飲而盡。

    “叔父放心,少時朝會,朕定會大力支持叔父的改制之議。”

    “多謝陛下,臣即便粉身碎骨,也一定會竭力將改制推行到底!”

    曹爽稽首伏地,朝着已經漸漸成人的皇帝行了一個大禮。

    ——————————

    出了式乾殿後,沿着南面迴廊走去,便可直達議政的太極殿東西兩堂。

    太極殿北門外,殿中校尉尹大目正督率着麾下的執戟郎們護衛着宮門,他看到大將軍曹爽自遠處走來,立即憨笑着朝曹爽打了個招呼。

    這個殿中校尉,雖然生的虎背熊腰,威猛至極、但卻偏偏生了一副憨厚可親的面相。每次曹爽自此處路過,他都會非常恭敬的給曹爽行禮。

    曹爽有時也會與他攀談閒聊幾句,一來二去,兩人也就熟悉了起來。很多宮中的消息,也是尹大目給曹爽傳遞出來的。

    “見過大將軍!”今日當值的尹大目又見到曹爽自式乾殿重走出,身披重甲的他依舊和往常一樣,朝着曹爽行了一個恭恭敬敬的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