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四十二章:古今一致的bug傳承
    高翰文從直房回來的路上,整個人都不好了。大明這麼搞,焉能不窮死的道理。要知道後世有工業經濟,搞財政大包乾都差點把朝廷搞死。現在可是真真的一窮二白了。

    但是,差不多也能體諒太祖皇帝當年的用心,無非是如果錢糧都上繳再分配,這中間的損耗太大了。而且這樣就沒有理由當各地百姓監督地方官了。

    理論上,通過財政大包乾,地方官與百姓就形成了直接的利益衝突,只有地方官乾的不好,還多收錢。百姓是知道朝廷沒收錢啊,只要朝廷沒多收錢,百姓才能相信朝廷,踊躍將貪官污吏綁送京師伏法。

    但問題是,太祖爺,你的百姓早就沒當年這個膽子了。還扭送不法。事實上在洪武朝晚期就已經不見了,基本就只是個威懾。這麼多年到現在,這威懾力,只怕比放屁都不如了。放屁還能噁心人一下呢。

    找到病根卻找不到突破口最讓人心煩。

    於是乎肉眼可見的面色陰沉,高翰文就這麼黑着臉走進了大堂。

    一句要跟地方協商,因爲減免商稅可不是一個府城自己的事,還涉及下下面各個縣衙的生計呢。高翰文也想借機摸清楚下面的情況。這理由合情合理,終於是把今天給對付過去了。

    回到書房,高翰文把之前留底的話本與《新編洗冤錄》拿了出來,也難得搞專門的教材了,直接讓兩學生看着學習了。當然還包括之前給宋應昌整理的進士科舉文章的範本。

    儘量不想煩心事,高翰文吩咐兩個新弟子去值房,用公使錢刊印書冊了。名目就是職業培訓材料。知道有公費就自然不能什麼都自己出了。否則下屬肯定把自己當傻瓜看。不對,估計已經當傻瓜看了。

    支使走兩位弟子後,高翰文看着書房裏就剩一人的徐有知:

    “有知,你喜歡拿一本?”讀書人真要談情說愛還是有點難爲情,只得先從學術愛好着手了。

    “喜歡高先生這裏的感覺”徐有知越來越大膽了。意識到說得太直白了,又補了一句:“以往的書香門第的書架大都只是裝點,這裏的書架卻是真的學問”

    這個23歲的大家閨秀,在這個時代看來似乎老了點,但在高翰文看才正合適,再小就容易觸碰三年以上直至死刑的禁區了。

    其實在後世談過一次戀愛的高翰文對那種沒發交流,雞同鴨講的戀人關係相當無語的。好在半年就都忍不了吹了。

    能在明朝遇到一個正經出身,還知書達理,能夠聊點哲學文學的,太難了。何況對方也算高齡了,還是個恨嫁女。簡直是美滋滋啊。

    “喜歡後面就可以多來,我也喜歡現在這種感覺”,高翰文也不矯情,直接這麼回了一句,末了還嘀咕一句:“紅袖添香”。

    直男式戀愛就是這麼短平快。

    差不多有了默契後,高翰文就跟這準女朋友,吐槽了前衙裏面商稅的問題。真正的關節在農稅是中央稅,商稅基本是地方稅。如果減免直接就對衙門造成衝擊了。這個衝擊雖然不大,但就怕以後搞成慣例,那災年到底是老百姓的災年還是官員的災年。這隊伍裏面可沒有自覺減薪的覺悟。

    不過徐有知倒是非常拎得清立場,立馬錶明要回家勸徐員外不要參與減免商稅的鬧騰了,順帶還勸高翰文多走走看看,去下面縣衙也不錯。自己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學問深厚的高先生的。

    這樣胳膊肘還往內拐的賢內助,一下子打消了高翰文所有的疑慮。這樣的老婆,就算有點瑕疵那也是瑕不掩瑜的。

    此時打定主意的高翰文,當天就決定去淳安縣看一看。一來是看下面縣衙的財政,二來也是該去請動一下名醫李時珍了。

    自己好歹31了,後面可得好好調養一下。

    -------------

    到了淳安縣,高翰文也沒急着去縣衙,而是一羣人在街上閒逛,反正又差驛開路。

    跟杭州城一樣,街面上形形色色的人員多了不少。隨便找了個老鄉,本來想詢問一下,結果發現溝通起來有億點點困難。好在身邊跟了個白衣,就算是翻譯了。

    這才明白,現在的人也不算多。剛完成“改稻爲桑”那會兒纔多。好多農民領了糧食與銀錢,但又沒有耕地可做,就只好進城務工,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進城賭博的。那些賭博的攤子專門吆喝這些領了銀錢的農民。

    這劇情,跟後世農村拆遷戶差不多,補了點錢,立馬就去賭博梭哈了。

    等錢輸得差不多了,街面就有些亂起來了。好在海知縣組織了一批青壯送去福建那裏剿倭,這才太平下來。

    這,送小混混去軍營磨鍊,也是傳承後世的智慧了。

    去到縣衙,見過了海瑞、海母、名醫李時珍。這李時珍居然還在院子裏打拳行功,看樣子身手就算比不過燕雙鷹,跟李元芳也在伯仲之間了。

    沒法去調侃李時珍,先跟海瑞瞭解了具體情況。

    原來還是譚倫過來幫忙,要了一些人去軍隊當輔軍。好在在陸上剿倭寇,軍隊的傷亡其實並不大,這幫年輕人也初生牛犢不怕虎,也都願意過去壯壯運氣。

    很快話題就回到正題上來,那就是商稅了。

    一問才發現,杭州這幫二五仔跟自己客氣,但在外地看來,高翰文已經背上了一個苛待士紳,與民爭利的帽子了。

    只是淳安還有海瑞壓着大家並不敢說得那麼直白。其他地方早已經是議論紛紛了。

    海瑞的意見倒也中肯。停了商稅,屬官勢必要去事物的掙經手錢,反而不好弄。事實上,士紳改稻爲桑成功,絲綢可比糧食之前,賺了錢還裝窮要補貼,哪兒來的臉面。

    按海瑞這說法就該直球對決,公共士紳收益增加,不存在減免稅的合理要求。甚至讓海瑞自己與王用汲先聯署一個地方的證明也行,這樣就免得高知府爲難。

    高翰文目前還說不上,這個法子的好壞。目前鄭泌昌那兩貨完全放手不管,估計也是不想撕破臉面。如果直球對決,在不知上意的情況下,很容易翻車的。

    -------------

    多謝多謝書友2019*3170、肝能補臉等書友的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