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九十一章:新教路德教派乾的好事
    差不多又過了一週時間,徐有知終於折騰完她的漢字拼音。彙編成冊的第一份就讓小太監給楊金水帶過去了。

    這還多虧之前倒騰的鵝毛筆,否則純毛筆手寫,估計人得廢掉也不可能這麼快寫完。最後一天彙編,楊金水的乾兒子們基本集體出動過來幫忙了。

    楊金水拿到彙編,加上每日都與乾兒子交流,基本是摸清了漢字拼音的規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可是聖人都未必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分潤一杯羹,簡直是得天之幸了。

    於是乎,一手交拼音,一手給建德縣運去了六十套織機,五十套是正分,另外十套是楊金水現在心情好打賞的。

    當然,楊金水跟嘉靖一脈相承的,絕不可能當爛好人的。主要原因還是織機有了巨大的突破。有一名大匠根據圈出的重點與木匠經驗,將橫着的單個紗綻改爲豎着的十個紗綻,從而大幅提高了織機的效率。根據書上記載,還能更高,但還需要調試。

    話說科研靠考古,怎麼就沒傳承下來呢?楊金水第一次對當前匠人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對技術進行完整系統傳承感到了一絲擔憂。但轉念一想,這不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嗎?

    拿着到手的漢字拼音彙編,立刻招來手下所有文書、幫辦,識字就行,過來謄抄一份,留作織造局備份。馬上就吩咐了對匠人進行識字培訓。只要匠人識字,還把技藝流失嗎?

    做完這些,還把高翰文的各種最新西學手稿打包,又再把芸娘囑託了去住高翰文一條街的對門,楊金水終於放心提前回京述職了。

    ----

    楊金水前腳剛走,當天,那一羣進京朝拜的泰西人就陸續回到杭州了。

    高翰文拜託萊總旗帶路,跟着去了他們開在織造局旁邊的門面。

    一進去才發現是個五進的大院子,裏面還有兩個亭子做的二層高樓當崗哨。好在沒再杭州城內搞棱堡,否則高翰文當場就得決心給打掉。

    進去一通熟絡了,才發現居然有一個人賴在北京不走了。

    賴在北京的那位,就是之前的文藝復興者。雖然牧師說了他很多壞話,比如給皇帝敬獻了很多不合時宜的書籍。觸怒皇帝,導致一行人得到的賞賜極爲稀少。靠着嘎德(god)的庇佑,加上牧師的祈禱,他們才獲得大明皇帝允許的附屬與織造局的進出口貿易。

    這話怎麼理解呢。約等於後世改開時的掛牌經營,由於不能有私企,所有私企必須給自己找塊國有單位的牌子掛着。以後銷售呢也靠着這塊牌子,融入現有的經銷體系。

    意思是,他們也可以在大明經商,但銷售必須放在織造局的經銷體系進行。當然也可以獨立單幹,但這就必須額外給製造局一份上牌錢。

    雁過拔毛的嘉靖的騷操作簡直是讓人歎爲觀止。

    牧師則主要是在抱怨問題的關鍵在於那個搞新教的年輕人,要不是他把敗壞人心的書籍給皇帝看,一向信奉仁義的大明皇帝,怎麼可能變得如此市儈。居然還有臉求皇帝這那,還膽敢搞挾明自重。還在大明皇帝已經洞悉這人的險惡用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你們儒家講孔子誅殺異端少正卯。我們科瑞斯坦尼緹教(Christianity)也該是學習大明,誅殺這些妖言惑衆的新教徒異端了。

    高翰文一看,這神棍估計也再難打聽出什麼新東西,於是又藉口脫身去找其他繼位商人以及騎士問問具體情況了。

    這一問好像有些嚇到自己了。

    那個什麼新教路德教派的文藝復興者好像是把《君主論》獻上去了,其他的具體還不清楚。這些嘉靖老道士估計算是buff疊滿了。也難怪突然要來折騰錦衣衛的緹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