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以義民養義民
    雖然張遜膚反悔了,但高翰文是聽進去了的,而且決定綜合一下操作。

    當面沒法拿出具體的方案,打嘴仗只會鬧僵關係,還顯得不尊重老同志,只能一面態度端正,一面風緊扯呼了。

    只是看着高翰文撤退的樣子,張遜膚意識到不太對了。只是想着大家都是學聖賢道理的,底線還是會有,只是還是隱隱並不放心。

    隨後兩人主要敲定了東城門外兩里路的一塊臨河空地,打算改建一個臨河集。

    這個臨河集的起點就是張高二人集資的3000兩銀子,打算先蓋200套兩層樓的筒子樓。起名就叫張高樓。每10套規劃了一個公廁,一間公共浴室,分男女那種。

    錢一砸下去,買地,建設就迅速開工了。

    這點錢,說實話買地有點不夠看。畢竟高翰文是超級看好杭州樓市的,一個勁想買大面積土地屯着。

    最終張家管家花了兩千兩,租了一千畝臨河的半荒地,一年二兩銀子一畝地,連租5年,後面再花60兩一畝地買走。

    結果是隻剩1000兩銀子的張管家只能先蓋50套出來試試了。預算3000兩蓋200套,實際1000兩蓋50套,倒不是張管家喫回扣,主要是一些啓動資金,建多建少都是要付出的。

    因爲是木質結構,加上之前杭州發大水,沖垮了好多房子,所有有些木頭可以二次利用。知府老爺要去災區遺址撿垃圾,誰也不敢阻攔不是。

    於是乎到了冬至這天,項目也推進到完工。

    只是問題是從建設到完工,天天從城裏過來看熱鬧的市民不少,但真正願意出錢預定的卻幾乎沒有。

    先是說等建好了再決定是否購買,後面剪綵建好了,一羣人還是猶猶豫豫的。只是似乎看出端倪的張管家,從按察使衙門請了幾個捕快過去當鋪兵才陸續有人過去。主要是離碼頭更近,跑船下力的住過來其實更方便纔是。

    而這段時間,河運正是繁忙,這幫人,可不缺錢買房子。

    ---

    說回剪綵當日,高翰文也終於把自己的思路釐清了。那就是義民得加價了。

    以前好歹還1000兩,現在都滑坡到100兩就算義民了,這怎麼行。

    以後的義民,分兩條路線,一條是杭州城內無房的低配版,一種是杭州內有房的。有房的義民照舊跟着朝廷走,只是杭州本地義民納捐,需得給杭州衙門一比一配套纔行。意思是跟朝廷捐多少,得等額給杭州知府衙門捐款。

    由於商賈要捐國子監,起步就不會少於萬兩。這樣杭州拿到這筆錢就可以給這些無跟腳的來一個低配版義民,發一個社學進學的名額。當然,一旦出現主動的打架鬥毆,就收回這個低配義民資格。

    能進社學就有機會階層上升,雖然只是小幅上升,比如出來給人當掌櫃,當地方社學老師,當說書先生。但這也比下苦力強太多不是嗎?根據經驗,用這個吊着基本就能極大地約束這些底層百姓的行爲,讓他們學會忍一時海闊天空了。

    至於商賈願不願意,這倒是不需要過於擔心,因爲接下來的時代,商賈能掙到的錢是遠超一萬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