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大明版非升即走
    兩人對視一言,瞬間秒懂爲什麼不上奏了。因爲當今天子可不甘心當個主持人看客。內閣會議,哪次不是皇上先有定見,而後讓內閣相互攻訐,直到得出天子心目中的定見後才一聲銅罄坐吧。脀

    內閣議事,說是議事,實則是考驗誰先猜出天子的心思,並一通長篇大論論證出來罷了。

    大明的朝會,不過是皇帝心思的討論宣傳會吧了。

    這一套,在大明註定行不通的。但在民間就還行。因爲如果真有效,一定會被使用的。等南京那位上去,或許才真有轉機。

    蘿蔔規則只是一個工具,就算到時新學轉弱,清流依然會用的。因爲固執傳統的聖君垂拱而天下治,哪怕聽話如裕王,恐怕也難做到。

    蘿蔔規則是先給皇帝預留了角色,所以肯定會更受青睞的。

    明白了這個,兩人便定下計策。很簡單,既然織造局的規矩管用乾脆就印發給其餘結社就行了。

    都是良民,沒理由在其他人身上就不管用了。脀

    --------

    正如王用汲給兩個晚輩佈置作業,高翰文其實也給王用汲這個杭州知府留下了任務。

    這個良吏考試,王用汲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爲什麼高翰文要惹這麼一出。

    官吏之別,在明初還不明顯,甚至還有吏轉官做縣裏甚至知府的。

    但現在是嘉靖末年了。嘉靖初年張驄改革搞過三途並舉,就是科舉、吏員、監生都可做官,但現在保留下來的,基本也就監生作爲朝廷重臣的恩蔭渠道還有所保留,其餘基本已經停了快十來年了。

    而且更讓王用汲頭大的是良吏考覈非升即走。

    就是有三年考覈期,到時如果不是升職轉遷,就都得離職辭退。脀

    雖然作爲正統文人,大家對吏員打心底裏歧視,但這個三年非升即走也太不近人情了吧。就算是有渠道吏轉官也是極少數啊,那剩下的大多數都願意給衙門白打工嗎?到時還不亂套。

    但既然高翰文早早宣佈出去了,人家現在又是頂頭上司,王用汲也不好直接就給否決了,還是打定主意去問問到底什麼原委纔好。

    新學的有些東西,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也必須要去問清楚心裏才能安生。

    -----------

    次日,王用汲着急去布政使衙門,卻當頭吃了個閉門羹。

    原因舞臺,高翰文領着一隊人去視察杭州泰西坊東角的景教大教堂了。這玩意去年就在籌備,今年因爲時局動盪一直前沿,這才完成遷移,下樁打地基呢。

    對於剪綵這種花裏胡哨的,高翰文本人是不熱衷的。但是過段時間馬上自己要大婚了,這些外國佬朋友也該去看看。倒時纔好收禮錢嘛。脀

    另外就是年前商量的集資高票號、保險這事耽誤了。但佛郎機有一筆在菲律賓的生意卻開始集資了。好些大戶都參與了進去。說是發現了一處黃金礦場。

    聽說織造局那邊都參合進去了,但具體還不清楚,高翰文也得藉機去問問情況,探個底。

    正是種種原因,王用汲返回知府衙門,又來布政使衙門,來回三趟,等到太陽落山纔等到高翰文的馬車回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