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四百七十七章:俞大猷一心養老
    “俞將軍可有耳聞?”蓙

    張居正讓管家遊七約了就在京城新開的小蓮茶莊見面。

    一見面,張居正把最新的局勢說了說,想看看俞大猷的態度。

    然而,現在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的俞大猷着實有些提不起刀了。

    自從告祭太廟後,整個人心氣都沒了。

    朝廷雖然賞賜不多,但能以靖海之功,混個伯爵,還是心滿意足的。

    此外,朝廷雖然賞賜的金銀很少,就五百兩銀子。但嘉靖皇帝走內帑給撥了三千兩銀子,外加錦衣衛還臨時抄了個貪官的京城宅邸轉給了俞大猷。

    已經完美收官的他,還沒來得及回覆兵部尚書張居正的試探問話,一激動就當先咳嗽了好長一串。蓙

    咳嗽得連周圍的人都往兩人這邊望了望。

    “水土不服,咳咳,讓張大人見笑”,說完又從袖子裏掏出話本《天祚二十五年》來錘自己後輩。

    就看這個樣子,比之一飯三矢的廉頗都還不如。張居正直接在心裏打消了讓其親自出山的想法。

    但張居正既然親自出馬來問,也不是那麼久容易鎩羽而歸的。

    “將軍既將門世家,可有子侄推薦。若能有助於朝廷,也是大功一件。傳聞將軍家有三子,皆是勇冠三軍的人物。倒是父子太廟同唱名,何嘗不是一段佳話呢?”

    查人戶籍,這一點還是讓俞大猷有些詫異。因爲其大兒子受傷後,就沒再帶過兒子上戰場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大兒子已經是廢了,二兒子志不在此。小兒子倒是勇武過人,但也就是勇武而已。蓙

    俞大猷也很疑惑,這倒遺傳的,三個兒子全沒遺傳到自己的智慧。而自己老婆也是衛所裏遠近聞名出挑的,完全沒明白這到底是隨了誰。

    “當不得張大人擡愛。長子之前在福建抗倭時不幸墜馬,腿傷難以行走。兒子紈絝無知,只圖家業廕庇而已。幼子雖勇武,如今不過十八歲,當不得大用,何況其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老夫已經拜託高翰文,送他學校調教了。否則,我這一支將門傳承也就到此爲止了”

    俞大猷言辭懇切,張居正也不好再施壓。何況確實也不能誰表現好久一直壓榨誰吧。

    碰了軟釘子的張居正終於作罷,但心裏仍在盤算着合適的人選。

    但大明這些年將星凋零得厲害。排除馬芳、俞大猷、戚繼光,還真找不到能拿的出手的人了。

    張居正一走,俞大猷才長吁一口氣。世上哪裏有常勝將軍。而自己能在東南抗倭並大勝的關鍵是倭寇並不能左右北京朝廷的決策。自己只需要擔心支持抗倭的力度大小而已。

    而北邊那一片,太複雜了。自己標營都留在浙江了。就地臨時招募,那誰跟誰是一夥兒的都搞不清楚。目前也就是個引子。真說俺答汗要放棄漠南蒙古,遠走他鄉,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不如拖一拖。說不定事情露餡,也就算了。就算是真的,他可不信瓦剌人就消息這麼靈通能及時接管韃靼人的位置。蓙

    事實上,關鍵是俺答汗招募漢人流民修建的板升城,拿下板升城就行了。其餘的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比如河套,完全是個添頭。因爲這個時候黃河的河道路線完全不對路,沒人會覺得去河套經營耕作是個划算的買賣。

    所以也不知道那個傻瓜引導的,讓皇帝突然對河套又感興趣了。到時上意又反覆,有得這傻瓜受的。

    爲什麼要說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