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五百九十八章:朱七勝利平定山東
    朱七從山東平亂回京已經有好幾天了。

    平亂的經過奏疏大前天就交到司禮監了,可是到現在嘉靖還沒傳召呢。

    別看朱七一副得勝歸來的樣子。山東的事情多少還是有些讓他喫不下飯的。

    由於大明採用的定額稅制,現在山東大量的青壯或北上遼東,或南下杭州。那麼剩下留在山東種地的老弱就得加倍分擔這定額稅賦了。

    好就好在能耐的基本都走了,這些人鬧事也就僅僅是鬧事而已,否則早就是又一出永樂時期的唐賽兒叛亂了。

    當然更糟糕的是,由於下半年後,杭州全面提高了各項新式物件的稅收,這導致,山東的六位藩王與孔府的花銷劇增。

    能掙錢的工具在沒命的外逃,而花錢的東西卻與日俱增。不出事纔怪呢。

    可以這麼說,新學恐怕也就只富了浙江一家,南直隸兩省也就是保本微利,但離新學最近的山東反倒是首當其衝,成了新學的墊腳石。

    如果就這還好,百姓嘛,幾百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老祖宗的智慧會讓他們深信年景就是好三年壞三年的。只要熬過這三年就好了。

    反抗就要落個罪名,那三年之後的好日子就享受不到了。

    真正的問題出在下半年的各路從杭州南京返回山東的同族老鄉身上。

    不僅是鄉下的土包子員外,包括一些宗室、甚至孔府都牽連其中。

    想想那鵝毛筆是個多好的生意,那粉筆黑板能多大程度改善山東的科舉教育。

    有的是幾千兩,有的是上萬兩,這前前後後的投入自然是打了水漂。

    特別是杭州的王家安只給了五日的期限。這幾本意味着外省被騙人和宗族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藩王與孔府這些大家族還好。本着緩衝墊的精神,所有的虧損都找下面的中小士紳員外補齊了。

    而下面的這些中小士紳員外,可都是讀書人。因此山東的匪患一下子就嚴重起來,嚴重到官員都紛紛不敢出城,曲阜甚至不能出衙門。

    突然之間家道中落,甚至家破人亡,讓他們反朝廷、反藩王、孔府,他們是不敢的。要是敢一開始就不會忍痛破家賠錢了。所以,儘管遍地開花,但其實已經是剋制的結果了。

    只是聚衆去打劫小縣城,幹劫道,弄個山寨什麼的,絡繹不絕的。

    正好,山東的梁山泊還在。水滸傳難得地在山東流行起來。一下子就聚集了六、七萬人。

    無論是劫道還是劫縣城,主要還是劫的是杭州的新物件。就那些東西值價了。這樣一來回,大多也給自己打上了個劫富濟貧的稱號。只是這個貧呢是他們自己。

    正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些人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與朝廷決裂,自然沒立刻的威脅。然而隨着劫道的增加,世家大族的杭州物件開銷劇增,這又不得不苦一苦百姓。進而導致劫道的人數更多了。

    朱七本身也沒什麼治理的才能,攻破梁山泊也就只是消滅山東馬賊最大一股勢力而已。

    而且爲了制止山東的崩潰,朱七在所有山東的縣城都留了錦衣衛的暗探加強進出城路引與官道路引的審查。有問題,大抵都是祖宗的法度廢弛,執行不到位。

    只有保證山東的人數穩定,山東的稅源才能穩定,士紳的財富才能穩定,那麼整個山東才能各安其位地穩定。

    朱七也知道,這一套操作很可能是飲鴆止渴,因此一回北京就趕緊上報了上去。後續的治理安排就交給皇帝與內閣了。

    只是這東西一報上去就泥牛入海。搞得朱七年前採購都有些心煩。搞不明白爲什麼明明是文官把地方搞亂了就要他這個錦衣衛去收拾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