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是大唐廢太子 >第171章 上鉤
    酒是好酒,酒坊頭一批出產的二鍋頭。在工坊的酒窖裏面已經封存了一年。雖然比不過陳釀那般淳厚,不過也已經能在舌尖綻放出些飽滿的香味出來。

    菜自然是好菜。金秋十月正是喫鱸魚的時候,肥、美的四鰓鱸魚被極爲犀利的刀工片成了透光的魚膾,灑了些胡椒,又淋上了幾滴東關楊嬸家的醬油,那般鮮中帶甜的味道,直讓人喫得恨不得把舌頭都吞下肚子裏去。

    歌舞自然也是好歌舞。跳舞的戲班子在洛陽大觀園的時候就已經名冠天下,再加上在這揚州城中幾齣大戲,唱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幾個主角都享受了明星的待遇,出門逛街被圍攏的程度不比後世網紅差多少。

    只不過就算是這些難得的享受,在今天絕對的主角面前,都有些黯然失色。

    “各位~各位。本次召集大家前來,一來是響應刺史韋公號召,應對最近接連鬧事的水匪。二來麼,今日本王偶然得了一套酒具,各位都是見多識廣的長輩,想找各位一同品鑑一番,還望大家不吝賜教。”

    李重潤手裏端着一個琉璃酒杯,內裏盛了些許微微發黃的酒液,在周圍十分璀璨的燈火映照之下,極爲奪目。

    幾個身形很是窈窕的丫頭,每人手裏端了一個托盤,其上各自擺着一個同樣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在炬火流轉的光影間,折射着讓人迷離的光芒。

    幾個丫頭給每個來客都呈了一個酒杯上去,最後一個身着鵝黃宮裝的宮人手裏端着一個盛滿了酒液的玻璃酒壺上來,細長的鵝頸瓶的造型,就和那宮人窈窕的身材一般讓人神往不已。

    “王爺,這就是那套傳言中的琉璃酒具?”

    說話的是個有些禿頭的肥胖商人,說話的腔調好像不會打卷兒,聽上去很是可笑。

    “嗯,就是這套。”李重潤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醉醺醺地用手捻着那個有些粗大的玻璃杯子,“前兩天我那貼身丫鬟逛街的時候碰到兩個同鄉,隨手收過來的。不好用,太大了,裝酒一口喝不完。”

    聽到周邊一陣很是細微的吐氣的聲音,不需要擡頭確認,李重潤就知道自己刻意的裝逼已經達到了目的。

    “此物只有極西之地才偶有出產,甚是貴重。雷某做酒具多年,也只在王爺這裏才見到一整套的此物,尤其是這酒壺,可以稱得上巧奪天工。”

    這肥胖的商人便是那個從越州販售瓷器的商人,自從李重潤酒坊開始出產二鍋頭,他的生意就像是趴在了風口的豬,大大的賺了一筆。

    作爲既得利益者,這老雷拍起李重潤的馬屁來,拍得是極爲諂媚。

    “還好,咱那小丫鬟剛好會說這番話,給打了不少折下來。”

    李重潤端着酒杯細細地品了一口,臉上不在意的神色,絲毫不像是在作僞。

    “王爺莫怪,我們都是一幫做生意的粗人,最是看重錢財。”那老雷嘴上說得粗放,只不過眼神飄忽間,很是油滑,只不過是聽了李重潤寥寥數語,便猜出了這位小王爺想要顯擺一下自己新得的寶物。“坊間傳聞說王爺豪擲巨資三十萬貫,才收來的這一套酒具。不知傳言真假?”

    “三十萬貫?他們還真敢說。哪怕是我那表叔,點石成金的建昌王,也一下子拿不出這些錢財出來。”李重潤有意無意地提了一嘴武攸寧,似乎是在跟這位著名斂財能手爭個高下一般。“也就花了十三萬,而已。”

    似乎是爲了強調自己並不太在意這個價碼,李重潤還特意加了而己兩個字。

    “王爺果然是我行翹楚。聽聞先前魏王府中有一盞琉璃杯,作價就要兩萬貫,王爺居然只花了十三萬便買了一整套,果然有眼光!”

    幾個一同前來的鄉紳富商都是人精,也都聽出來李重潤好像是在擺闊的意思,馬屁流水一般的朝李重潤拍了過來,就好像不要錢一般。

    刺史韋安石也被請了過來,也正端着酒杯細細地抿着酒,只不過笑容帶了些疑惑,不知道自家這個遠房表弟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韋公,平日裏小王爺不像是這般放蕩不羈呀。”

    李重潤這般高調的裝逼,自然讓平日裏有些交集的幾個大掌櫃心生疑惑。剛好韋安石也在座,便有人跟韋安石問了起來。

    “韋某人也不知爲何今日像王爺這般灑脫,可能是小孩子新得了寶貝,就想着趕緊拿出來玩一玩。”韋安石作爲浮沉官場多年的老油條,隱約已經猜測出了李重潤的用意。

    只不過許多事情,能裝作不知道那就必須裝成不知道,這點保命的常識,韋安石還是懂得。

    “他這直鉤釣魚是爲什麼呢?”韋安石咂了咂嘴,試圖從酒中琢磨出一些李重潤的用意。“難不成是想在公主殿下來揚州之前給自己多掙點兒功名?”

    “韋公剛纔可有安排?”

    在一旁的那個隴西李家的大掌櫃沒聽清韋安石在嘀咕什麼,就想探一探他的口風。

    “哦,韋某人說着酒喝着真不錯,比上次王爺賜下的要好喝上許多。”

    不軟不硬地給那掌櫃碰了個釘子,韋安石一改臉上的籌謀之色,也掛了一副諂媚的笑容出來,對着李重潤拍起馬屁來。

    事情果然就和李重潤預想的一般,第二天,鳳儀衛派出去蒐羅民間口風的探子們就紛紛的傳了許多坊間的傳聞過來。

    一時間,臨淄王新得了一套巧奪天工的琉璃酒具的傳言,便如這幾日從北地刮來的白毛風一般,迅速地奪走了揚州大小子民的熱搜第一。

    只不過正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更何況謠言的受害者不僅沒制止這種不靠譜的謠言,甚至還暗地裏在推波助瀾。

    “王爺,江上的那幾艘漁船,已經連續兩天停在那兒了。”

    負責安全的楊三叔把李重潤叫到了鐘樓的頂上,指着江邊的兩艘烏蓬的小船兒跟李重潤看。

    李重潤仔細地盯着那兩艘看着毫不起眼的小船兒,依稀地看到兩個漁夫正在裝模作樣地撒網捕魚。

    “好,魚兒上鉤了!”

    李重潤很是興奮地拍了拍手,“讓兒郎們在外面多轉轉,給他們些壓力,讓他們先撒幾天空網再說。”

    “是,王爺。要不要把鑑真他們那邊的人也都叫過來?”

    “再等等,別咱們這邊一下子人太多,把魚兒給嚇跑了,咱們就喫不着魚了。”

    從楊三那裏告了別出來,李重潤又轉身去了東廠。

    銅器作坊這幾天都在連軸轉的生產着拿破崙炮,知道這是自家老闆最是看重的東西,王榮這幾天也都在現場蹲着,李重潤剛進了廠,就看見他帶着個瓜皮小帽子,披着一件髒兮兮灰濛濛的小袍子,在指揮着幾個工匠師傅往炮座上面吊裝。

    上次被李重潤提醒了一下在國子監的時候講過的槓桿原理,王榮便很是機靈地做了一個大唐版本的起重機出來。

    其實就是個大號的桿秤,一邊吊有重物,還用了堅木和鐵柱製作了一套滑輪組,幾個人就能很是輕巧地把千斤重的銅炮給吊裝起來。

    “哎呦,這套東西不錯,能省不少工夫。”李重潤先不着急看那銅炮,反而是對這一套起重機讚不絕口。“這誰發明的,厲害啊。”

    “那必須是小爺我發明的。”王榮小臉兒擡得高高的,臉上寫滿了“快誇我”三個字。

    “果然還是我們家榮榮,這聰明勁兒,都快趕上我了。”李重潤笑着拍了拍王榮腦袋頂上的瓜皮小帽,“說吧,看上啥了?本王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只要你張嘴,咱啥都能給你弄來。”

    “哪怕是錢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