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嶽不羣也要模擬人生 >第十一章、有點費皇帝
    荒地是開墾成了。

    但只開了三畝地。

    全種了稻穀。

    這個村子所在的地方在這個國家偏南方氣候,稻穀一般都有兩季。

    只是此地土地不大好,種出的稻穀不甚飽滿,量也不是很多。

    夏日炎炎。

    正是夏稻成熟的時候,嶽不羣的高大身軀在整片農田中行走都是極爲顯眼。

    可人們對他卻是見怪不怪,畢竟如果身邊經常有老虎,且跟貓一樣,誰都不會對其感到一點的驚奇。

    辛苦勞作一日,坐田埂與村民老漢閒聊幾句。

    他們皆在嘆氣。

    嶽不羣也知曉他們嘆氣的緣故,只因縣衙發了官文,還派了捕快下達鄉間,朝廷增加田稅,從今起,田稅十取三。

    農民們跟嶽不羣說起老黃曆,昔年開國時,田稅僅爲二十取一,但後來卻在漸漸增加。

    慢慢的,變成十取一,十取二,直至今年十取三。

    這可了不得了,要把他們往傾家蕩產上逼啊。

    而且若是今年收成不好,這稅也不減,反而還不能低於一個數,這也就使得許多農民無奈出賣土地,甚至是賣兒賣女……

    這種事嶽不羣也見多了,在大明有發生,在大寰有出現,大啓也沒有斷絕。

    但嶽不羣卻不會因此覺得見怪不怪。

    明明就是朝廷的問題,憑什麼要怪罪到百姓身上。

    “我得去討個說法。”嶽不羣如此想着。

    然後第二日,有關於縣衙貪贓枉法,欺壓百姓,魚肉鄉里,亂行稅制禍害民衆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縣治。

    而且嶽不羣還清楚,百姓們是不會輕易做出殺官舉動,除非逼得無路可走,更不會鬧事,此時此刻也沒有到這份上。

    所以在查清縣令的種種惡行後,嶽不羣一不做二不休,便在一個夜裏將縣令的腦袋摘了去。

    還留書一份。

    “桃花縣縣令劉興義收我三百兩紋銀,不辦事,着實該殺,黑虎寨劉黑虎書。”

    這黑虎寨也是嶽不羣對縣令劉興義殺心多多的因由。

    他最不喜攔路的劫匪山賊,身爲知縣,卻與山匪通姦分贓,着實可恨。

    所以嶽不羣摘縣令的腦袋就更不客氣了。

    摘了縣令腦袋後,嶽不羣還取了縣令的所有髒款,把這些髒款零碎的部分一一分出去給那些飢貧的人家,而銀票,五十兩以上的銀錠子都不好分出去,他也就將這些錢銀收好,改日去銀號兌成零碎小錢,再分出去。

    至於珠寶字畫,嶽不羣也都收起,可以拿到當鋪去換成銀子。

    以嶽不羣的眼力,稍稍算了一下賬,這縣令貪了足足萬兩銀子。

    他纔來這家縣衙兩年……

    這等本事,嶽不羣是自嘆弗如。

    而且這傢伙還有一個本事,養寇自重,上接下斂。

    何意?

    就是將桃花縣一代的山匪賊寇不盡數打死,反而與之串通,讓山匪去擾亂本地治安,然後讓各地鄉長村長寫下請調令,之後就拿着寫了鄉長、村長、縣中豪紳的名字的請願交付上級,請來團練兵馬,出兵剿匪的款項,然後再對着縣裏百姓收取剿匪義錢,而這些錢財都給誰?縣令拿了大頭,八成,餘下一成給山裏的賊匪,餘下一成則拿來安撫縣裏豪紳,不讓他們氣惱的將他舉報了。

    當然,縣裏豪紳的錢是得退的,否則豪紳們不得着急上火?

    至於賊匪剿嗎?剿。

    雷聲大雨點小,最後抓幾個小嘍囉,當衆砍頭,以安民心。

    所以嶽不羣殺的這個知縣真不冤。

    殺好知縣,嶽不羣又將縣裏的豪紳家中逛了一遍,有做事不法的,拍碎腦袋。

    除此外,還有這縣治當中的賊匪,嶽不羣也不客氣,知道了所在,就單槍匹馬剿了山寨。

    他這也是收錢辦事啊。

    收了縣令的錢財,爲縣令解決“心腹大患”(本地縣令常言山匪爲心腹大患)。

    做好這些,嶽不羣便回了小村子,繼續耕田種地,討這幾個銅板的生活。

    而縣令被人打死的消息也很快傳遍整個縣治。

    同時傳開的自然還有縣令做的那些不法勾當。

    只是人們只震驚於縣令身亡,半點也不驚詫縣令做的這些混賬事。

    似乎已經習以爲常……

    嶽不羣不是江湖嫩雛,自然是清楚其中緣故,所以他沒啥氣餒。

    該怎麼做事就怎麼做事。

    而在這麼個偏僻鄉里,江湖似乎離他越來越遠了。

    江湖中的各種消息可不會傳到這片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的土地上。

    所以,嶽不羣在夏末,就聽到了一則消息。

    皇帝死了。

    當今皇帝,繼位才三年,年號定了個永豐,然後在永豐三年的六月二十六駕崩。

    同時傳來的還有新帝登基的消息,新帝年號還未定,按大興祖制,新帝的年號得在年尾選定,年初施行,否則與先帝的年號同時使用對民間着實不妙。

    新帝是先帝的胞弟。

    因先帝年輕,才十三,未有子嗣,所以才請了先帝的胞弟繼位。

    那麼如此一來,就有一個問題了。

    其生母,當今太后還在世,所以新帝是要尊太后爲太皇太后,還是太后呢?

    答案不得而知。

    嶽不羣只思考了一下,便繼續泡茶喝茶。

    茶是粗製的,村長給他的,想請他教自己的孫子武功。

    村長的孫子年已十三,與嶽不羣同齡。

    只可惜村長看不出嶽不羣的實際年齡,否則這“拜師茶”他可能就喝不到了。

    嶽不羣對收徒倒沒有多少抵制心理。

    不過是教份本領,又不是收令狐靈衝那等可做衣鉢傳人的弟子。

    十三歲的老徒弟教起來是麻煩,幸好這小子識字,否則嶽不羣還得當起教書先生,着實不划算,他只收了教授武功的價,沒收識文斷字的束脩(xiu)。

    老徒弟叫鐘鼎,一個頗有飯量的名字。

    嶽不羣先教他習練大啓的氣血武道,先把體魄養好,待得體魄養成,便教授內功,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之後再傳授各路拳腳劍法。

    身爲嶽不羣的徒弟,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藝可都不能缺了。

    不能做到獨擅勝場,也得做個多面手。

    而嶽不羣教授徒弟才三個月。

    皇帝又駕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