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三百零一章 研製成功
    人蔘從地裏起出來,過秤記賬後,就直接送到加工廠去。

    一參場的加工廠,配有刷參機、蒸參罐、烘乾機等機器,可以做到大部分工序機械化。

    一參場加工人蔘的方式,跟二大隊還有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刷參機工作不需要人工刷參,鮮人蔘經過機器刷洗後,一部分需要人工掰下參須,有鏽斑的要用竹籤將鏽斑掛掉,然後才能進行下一輪蒸制工序。

    所以,一參場會招大量人手,掰參須、理順參須、出鍋擺叉子、過秤等等。

    外面招的臨時工,一般就是做掰參須、理參須這些活。

    個人計件,每人發幾個大竹筐,自己掰出來的棒槌放在筐裏,滿了就去過秤記賬。

    其他像擺叉子、過秤、晾曬、下剪須、捋鬚子、裝箱等,多數是從工人家屬裏面,挑一些年輕人,幹活麻利的,計時工資。

    技術組要研發新產品,人蔘即食蜜片,需要將鮮人蔘清洗切片,再放入蜂蜜中醃製。

    長白山紅參更不用說,需要十幾道工序呢,都得用大量人工。

    技術組不光負責新產品研製,還監管質量、以及相關設備維護。

    所以,從第一天加工開始,技術組有大半人手,都在加工廠。

    許家那邊,君子蘭小苗已經定型,今年的新種子還沒收上來,日常管理不用費太多心思。

    而且許海源和許瑾萍都上學了,家裏只剩倆小的,周桂蘭一人就能照看過來。

    蘇安芳姐妹就跟許世彥商議,她們想找點兒別的活幹,不能總在家閒着。

    許世彥一想,倆小姨子都挺能幹的,一參場加工廠那頭正好還缺人。

    加工廠從九月初開始,一直到十一月初都挺忙,倆月的工夫,也能掙個七八十塊錢,還算可以。

    於是,許世彥就把倆小姨子安排到加工廠去了,有他在,肯定安排的都是不太累還掙錢多的活。

    蘇安芳姐妹幹活不錯手腳麻利,別人也挑不出啥毛病來,就這樣留在了加工廠。

    許家沒種太多地,自家參地也不多,許成厚順手就侍弄了。

    這幾年有許世彥照看着,每年冬天都給許成厚配點兒膏方或者一些藥茶之類調理,老爺子這體格沒的說。

    如今許成厚也看出來了,指望誰都不行,還得是老三,所以趁着他還能動,儘量多幫老三一把。

    蘇安瑛也不能天天往養殖場跑了,她得收拾自家那點兒地,尤其是參地。

    養殖場那邊,從那幾個盲流子裏頭挑一個幹活好的當把頭,配合着許世安,領着其他人幹活。

    蘇安瑛和黃勝利等人的媳婦,隔三差五過去照顧一下君子蘭,其餘時間,都忙活隊裏的事情。

    二大隊今年還有做貨的棒槌,當初分地的時候沒分給各家各戶,但是各家還得出工幹活,秋天做貨後,才能分錢。

    這些零七八碎的事情,全都得蘇安瑛出面。

    九月十七號,二大隊開始起參。

    今年二大隊的人蔘產量依舊很好,直把於守廣等幹部樂的合不攏嘴。

    忙忙活活的就進了十月,許家地裏那點兒糧食都收回來了。

    新參地在蘇安瑛的監督下,重新仔細倒了一遍土,只等隊裏分栽子和參籽,栽上就行。

    而這個時候,許世彥帶領一參場技術組的骨幹,正在攻關長白山紅參的製作。

    長白山紅參,是在普通紅參的基礎上,挑選優質參,進行深加工的一種產品。

    除去第一次加工的六道工序之外,第二次加工還有十二道工序。

    精選、修支、乾燥、配稱、軟化、裝模、壓模、乾燥、裝盒、封罐、抽空氣充氮、裝箱。

    這其中,最繁瑣最難的,就是軟化、裝模、壓模。

    軟化不夠,無法達到彈性足夠,具有可塑性的狀態,軟化過了,壓模時很容易將人蔘壓碎。

    無錯

    裝模時,要求速度必須快,邊縮蘆邊拈鬚整形。

    壓模時不能把紅參壓扁壓碎,又能使紅參結合在一起,這其中的技術要求掌握十分精準。

    許世彥已經在加工車間耗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相關技術難點挨個克服,經過這些天的摸索,總算差不多了。

    “組長,我們對這一批產品進行了含水量和重量測量,確定每個參塊重量達到六百零一克,含水量也符合標準。”

    十月十九號上午,許世彥帶人對一批乾燥了六七天的紅參塊進行測驗。

    經過工作人員的檢驗,含水量達標,每個參塊精準達到六百零一克標準。

    許世彥接過組員遞來的數據資料,仔細查看了含水率、質量等數據。

    長白山紅參可分爲,16片-20支、20片-28支、30片-28支、40片-48支、50片-58支、60片-68支,六個等級。

    不論哪個等級,不論多少支人蔘,要求是成品參一個參塊,必須六百零一克,含水量不超過百分之十二。

    製作好的長白山紅參,質地精良、色澤純正、角質透明,無抽溝、黃皮、破疤,質硬而脆。具有特殊香味,味微苦、甘。

    將其裝入馬口鐵盒密封充氮保存,可防蟲蛀、經久不壞。

    “各位,經過咱們這一個多月的努力,本批次紅參,完全符合標準。

    也就是說,咱們的長白山紅參,試製成功了。”

    許世彥看完所有數據資料,又拿着製作好的參塊反覆檢驗,最終確認,手裏的紅參,完全跟他前世所見過的長白山紅參一樣。

    上輩子,撫松蔘茸公司,用了很長時間研究,在八四年秋天終於研製成功長白山紅參。

    許世彥佔了重生的便宜,搶在蔘茸公司之前,終於研製成功。

    屋子裏爆出一陣歡呼聲,大家夥兒都高興不已。

    有人高興的直蹦,也有人激動的抱住了身邊人,現場更是一陣掌聲。

    新工藝的出現,代表了一參場加工人蔘的水平又上一個新臺階。

    “好了,別光顧着高興,趕緊把樣品和數據送去給林書記他們,也讓各位領導都跟着高興高興。

    接下來,還得送到縣裏人蔘研究所,通過鑑定之後,纔可以生產。”

    試製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得搞認證。

    要證明長白山紅參的品質和工藝,都優於正官莊高麗蔘,並且註冊專利、商標。

    這樣纔可以,不然的話,他們費這麼大工夫研製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