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七零:炮灰知青只想當鹹魚 >第1章 悲慘的身世
    十一月剛過,天空便飄起了鵝毛大雪,只一夜間,天地間仿若只剩下一種顏色,厚實的積雪都能沒過人的膝蓋。

    待雪停後,谷麥芽拿着鏟子站在自家的門口,她朝門外張望了下,發現離他們家最近的一戶人家也正在剷雪。

    谷麥芽嘆了口氣,認命地將鏟子插在雪地上,使勁搓了幾下手後握杆,一腳踩在鏟子上,雙手一用力將鏟子提了起來,把雪鏟進了木桶裏。

    要是在上輩子能夠見到這麼大的雪,谷麥芽都能激動得直撲在雪地上打滾,可在她每天天還沒亮時就得起來剷雪,凍得雙手都成蘿蔔後,她對雪的喜愛也慢慢褪去了。

    沒錯,谷麥芽活了兩輩子。

    上輩子的她不是孤兒勝似孤兒。

    她的親生父母重男輕女,一心拼男孩。在連生了兩個女孩後又懷孕了,當時夫妻倆怕又再生個女兒,便偷偷去黑診所做檢查,一查又是個女孩,夫妻倆不帶猶豫地選擇了引產,哪成想流出來的是個成型的男嬰,這無異於把他們夫妻二人的心給剜了,差點就掀翻了黑診所。

    谷麥芽的母親谷母好不容易養好身子又懷了一胎,這一次他們也不敢再去黑診所了,只能自己琢磨着是男是女。

    按照老一輩人傳授的經驗,“肚子尖尖是男孩,肚子圓圓是女孩”,又有着“愛喫酸是兒子,愛喫辣是女兒”的說法,她這孕肚肚子尖尖,再加之她在孕期愛喫酸,夫妻倆都認定了這一胎一定是男孩。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待谷麥芽出生後,夫妻倆是一看到她又是個丫頭片子,心裏就窩火。在谷麥芽滿月後就將她丟到村裏的尼姑庵。

    村裏的尼姑庵在建國前就存在了。等到八九十年計劃生育管控得愈發嚴格,越來越多的女孩和身有殘疾的男孩被扔在庵裏時,鎮政府就把這個尼姑庵設立爲孤兒院。

    在尼姑庵裏的孩子原本應該被賦予了“黨”姓,但村裏人不樂意。

    在一些老輩人的眼裏,既然尼姑庵在他們村子裏,裏面的孩子也應該跟着村裏的人姓谷,而那些尼姑庵“孤兒”多半是村裏人丟棄的,流着村裏人的血脈,更應該姓谷。

    尼姑庵所在的村是大村,除了嫁進來的女人,其他人全是姓谷。孤兒院剛成立沒多久,幾個耄耋老人帶頭一鬧,政府人員也不敢強制讓尼姑庵裏的孤兒姓黨,只好隨了他們的意,所有尼姑庵裏的孩子都姓谷。

    恰好谷麥芽被丟到尼姑庵的那天,村裏有幾個善心的老人做了一簸箕的麥芽糖送到了孤兒院,谷麥芽因此得名了這麼個名。

    谷母也是易孕體質,谷麥芽剛被扔到尼姑庵沒多久,她就再一次懷孕了,七個月後又生下了一個女孩。

    按理說這又是一個女兒,應該不受她父母待見。但這個小女孩是在谷母哺乳期懷上的,又是早產,雖然和谷麥芽同一年出生,但兩人所受的待遇截然不同。

    年頭出生的谷麥芽被拋棄了,年尾出生的妹妹因爲體弱多病,谷父谷母也沒那麼狠心,就把她養在身邊。

    體弱的孩子一般會更受父母的關注和疼愛,再加之生了小女兒後不出一年,谷母又懷孕了,這次終於生了一個男孩。

    在谷父谷母眼裏,這個兒子是小女兒所招來的,因此在所有兒女中,谷父谷母最疼愛的是小女兒和兒子。

    谷麥芽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谷家的孩子。村裏是沒什麼祕密可言的。

    谷麥芽出生後沒多久谷家就沒見過這個孩子,反而尼姑庵裏又多了個女孩,村裏人心裏都明亮着,面上不說,私底下嘀咕的可不少。但村裏人拋棄女兒的人家也不少,大家也沒覺得奇怪。

    在很小的時候,村裏人遇到她,有時候會逗她兩句,讓她去認親生父母,回家喫香的喝辣的去!

    小孩子一般也不懂事村裏人話裏的善意、惡意還是隨口花花兩句,在得知自己有親生父母的時候,她還真私底下去偷看過谷父谷母和姐妹弟弟。

    可惜谷父谷母不會認她,也不會和她有交流,每次看到她都假裝有事離開。他們家超生了,谷母被抓去結紮了,谷父才被抓進去關了幾天,好不容易湊夠了錢交了罰款出來,可不想再因爲谷麥芽又被抓進去交罰款。

    小孩子不明白谷父谷母的躲避,還是後來尼姑庵裏的師太看着谷麥芽天天興高采烈地出門,垂頭喪氣地回來才發覺此事,就讓谷麥芽不要再去找谷父谷母。

    谷麥芽不懂師太爲什麼要阻止她,但她也確實不再湊到谷父谷母跟前,只是偶爾夜深人靜時會偷偷難過掉眼淚。

    平靜的生活直到她要上高一時才被打破。

    她們村的部分土地和房屋被徵收要拆遷了,谷麥芽的父母、姐妹弟弟一躍成爲拆遷戶。當時拆遷補償標準,除了算房屋和土地面積外,還算戶口人數。

    在拆遷文件還沒正式下來前,村裏的人都行動了,不是加蓋房子,就是外嫁女拖兒帶女的把戶口遷到孃家,而谷父谷母也找上了谷麥芽,要讓她把戶口遷到谷家。

    谷父谷母曉之以情動之以禮地勸說着谷麥芽,更是承諾要把拆遷補償的房子送一套給她。

    十幾歲的在校學生單純得很,哪經得起這樣的陣勢,更何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清高又自傲,不在乎房子不房子的,只是渴望着父母之愛、渴望着親情,在父母姐妹連番的溫柔攻勢之下,谷麥芽敗下陣來,同意把戶口遷到谷家,但谷父谷母認爲家裏沒有太多房間讓谷麥芽居住,就讓她繼續住在尼姑庵。

    高中課程緊張,谷麥芽也很忙碌,除了晚上睡覺,她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裏,對於不能回谷家居住的事,她也不在乎,況且她還不習慣和父母、姐妹、弟弟親密相處。

    拆遷之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直到谷麥芽上了大二,谷父谷母纔拿到拆遷補償款和安置房。

    這筆錢有多少,谷麥芽是沒資格知道和看到的,谷家的安置房有八套,谷父谷母打算給小女兒一套及一百萬,兩個大女兒,一人給三十萬,其餘的他們夫妻兩想全留給兒子。至於谷麥芽,不是在他們身邊養大的,感情沒多少,之前承諾的一套房也被他們拋之腦後了。

    谷麥芽也不是真傻,父母對她的漠視她也早知道了,在戶口遷到谷家後,他們一家子就不怎麼遮掩,對她愛答不理的。

    她只是渴望親情,又不是個傻子,傷心過後,她的心在面對這家人時也慢慢變硬,慢慢地將他們當成平時不怎麼聯絡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