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上下一千四百年 >第6章 商鞅變法
    第6章商鞅變法

    魏國宰相公叔痤在澮水北岸大勝韓趙聯軍,生擒趙國大將樂祚。魏惠王賞他百萬畝田,他推辭說“過去是吳起的教導,現在是巴寧、爨襄之功。”於是巴寧、爨襄獲賞十萬畝,吳起的後代則獲賞二十萬畝,公叔痤獲賞四十萬畝。少梁之戰,魏軍大敗,秦國俘虜公叔痤,後來放回。

    公孫鞅,是衛國國君庶子的後裔,喜歡研究刑法,愛好秩序。

    在魏國宰相府侍奉公叔痤,公叔痤知道他有才能,正準備推薦他,公叔痤卻大病臥牀,魏國國君魏罃,前往探病,見公叔痤奄奄一息,十分悲痛,說“人壽命有限,誰又能不死?然而你逝去之後,國家大事,我與誰磋商?”

    公叔痤說“我的隨從公孫鞅,年紀雖小,卻有奇才,希望你能信任他,把國家交給他治理。”

    魏罃撓了撓頭,半信半疑,把國家交給一個從不相識,而且地位卑微的年輕人,對這突然而來的建議,他無法理解。

    公叔痤接着說“如果你不起用他,那麼,請立即把他殺掉,別讓他離開,否則若他投奔別國,魏國後患無窮。”

    聽到公叔痤要他殺人的話,魏罃愣住了,只好支支吾吾幾句,起身告辭。

    公叔痤把公孫鞅找來,道歉說“對不起,我是一國之相,必須以國家的利益作爲大前提,所以只能先勸主上,要不用你,要不殺你。然後再來告訴你,請你快點逃走吧!”

    公孫鞅不慌不忙地說“主上既不會聽你的話用我,又怎麼會聽你的話殺我?”

    魏罃出了宰相府之後,對左右侍從說“宰相病入膏肓,已經語無倫次,一會讓我用公孫鞅當宰相,一會又讓我把公孫鞅殺掉,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公孫鞅到了秦國,通過得寵之臣景監的推薦,進見嬴渠梁,提出富國強兵的具體方法,嬴渠梁喜出望外,任命公孫鞅負責執行。

    公孫鞅獲得國君嬴渠梁的絕對信任,剛準備大刀闊斧變法革新,一展所長,然而立即受到既得利益的貴族們的反對。

    公孫鞅對嬴渠梁說“就普通老百姓而言,面對新事物會顧忌左右,剛開始時他不會熱心投入。可是待成果慢慢呈現出來,他就會歡天喜地。真正有高貴品格的人,絕不隨波逐流,迎合世俗,建立萬世功業的人,也不會徵求每一個人的建議。所以,聖人們認爲,只要可以使國家獲益,不遵守傳統也無傷大雅。”

    秦國高官甘龍卻表示異議說“恐怕並非如此,遵循傳統風俗習慣,依照傳統的法令規章,按部就班處理國事,官員們不但可以勝任,人民也不會騷動。”

    公孫鞅說“平庸的人習慣於他們所習慣的那種生活方式習慣,而專家學者們的見解,又往往只能侷限於他個人專業的那個狹小的知識領域。這兩種人,讓他們謹守崗位,墨守成規,處理千遍一律的事務,是最佳不過。但絕不能與他們討論國家大事、政策方計。有智慧的人會指明正確方向,而平凡的人負責實踐執行。賢明的人勇於變法改革,而庸碌的人只會牢牢抱住現狀,死也不肯放。”

    嬴渠梁想了想,毅然地說“我聽你的。”便授給公孫鞅第十一級官左庶長。

    公孫鞅變法,把民衆組織起來,十家編成一組,互相監督,一家有罪,九家連坐。

    鼓勵告密,檢舉犯罪的告密者,跟戰場上奮勇殺敵,同一功勳。知情不報或掩護犯罪者,跟陣前降敵者同一處罰。建立軍功的,依照等級,接受上賞。

    不訴諸官府而自相鬥毆的,按情節輕重處分。謹守崗位,農夫農婦,從事耕種紡織,而有超額生產的,免除賦稅。從事蠅頭小利的商人工匠,因懶惰而陷於貧窮的,全家充公,男當奴隸、女當婢僕。

    皇親國戚,如果沒有軍功在身,一律排除於皇親國戚之外。爵位官級,有一定的高下尊卑和一定的升遷順序,分配給跟身份相當地位的田莊、奴僕婢女和衣服器物。對國家有貢獻的,賜給他榮耀。沒有貢獻的富有人家,即令錢再多,也沒有光彩。

    公孫鞅想到變法頒佈以後,民衆可能不相信,導致政令寸步難行。於是他在首府櫟楊南門豎立一根三層樓高的木杆,並告訴村民說“誰能把這根木杆搬到北門,我就給你四百五十兩黃金作報酬。”

    剛開始民衆都覺得荒唐,一鬨而散,於是木杆無人問津。後來,公孫鞅見無人理睬,再把酬勞調高至一千二百兩黃金,城裏一個劈柴壯漢,想着反正沒什麼損失,便把它從南門扛到北門。公孫鞅立刻把一千二百兩黃金給他,樵夫呆若木雞,民衆一片譁然,有人說“我把它擡回南門可以嗎?”

    就這樣政令順利推行。

    變法推行過了一年多,秦國各地人民紛紛前往首府櫟陽,向官府控訴新法弊端的多不勝數。正在民怨沸騰、輿論譁然時,太子嬴駟觸犯新法,這成了變法成敗之關鍵,也是秦國興衰存亡之關鍵,全國人民注視着公孫鞅的反應。

    公孫鞅態度堅決說:“法令之所以尊嚴盡失,原因是高階層的,有權勢的人物去破壞它。太子是王儲,也是國君的合法繼承者,故然不能使他接受刑罰,但那些有責任教導太子守法的人,必須承擔責任。”

    於是逮捕太子的師傅嬴虔,行劓刑,割去鼻子;又逮捕皇家老師公孫賈,行黥刑,在臉上刺字。如此高壓的措施,震懾朝野。第二天開始,秦國人立刻奉公守法,再沒有人恃財凌人,行險僥倖。在這十年之間,秦國大國掘起,一躍成爲富強的國家,路上沒有小偷,山上沒有強盜,不小心遺失了東西,也沒有人會據爲己有。人民勇於從軍作戰,不再自相械鬥。村落城鎮,一派清平。當初反對變法的一些人,轉過頭來讚揚變法。

    公孫鞅說“他們正是亂法小民。”全都放逐到荒漠邊陲。至此以後,秦國人民沒有人再敢議論法令是非。

    齊國國君田因齊與魏國國君魏罃,在邊界打獵。

    魏罃問說“你們齊國有些什麼國寶?”

    田因齊故意說“沒有。”

    魏罃大喫一驚說“那太糟了,我的國家雖然很小,可是,還有十顆直徑一寸以上、光澤奪目,可以照亮十二輛車子的珍珠。而你齊國是一個泱泱大國,難道真的沒有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