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上下一千四百年 >第9章 蘇秦獻合縱計
    第9章蘇秦獻合縱計

    公孫鞅承諾不殺趙良。

    趙良說“百里奚,晉國滅虞國後,俘虜百里奚。當晉國國君姬詭諸,把女兒伯姬,嫁給秦國國君嬴任好時,把百里奚當做陪嫁侍從。百里奚不甘屈辱,伺機逃亡,逃到楚王國的宛城,被以打獵爲生的野人捉住,命他養牛。嬴任好早就仰慕百里奚的才能,得到消息,打算重價把他贖回,恐楚王國留下自用,就以索取逃跑的陪嫁侍從名義,以五張黑羊皮交換。然後任命他擔任上大夫,不過楚王國一個微賤的奴僕逃犯,嬴任好把他從牧牛的卑賤地位,擢升到萬人之上,秦國國境之內,除了國君,沒有人比他更有權勢。當宰相僅六七年,卻向東攻擊鄭國,取得勝利。晉國一連三任的國君,都由他選任,並使楚王國免於災難。百里奚當宰相,雖疲倦也不坐車,雖炎夏盛暑,在車上也沒有遮蓋。到各處視察,從來不帶一大羣侍從前呼後擁,戒備森嚴。百里奚去世,秦國男女發自內心失聲痛哭,孩子停止歌唱,農婦停止搗米。而你,卻恰恰相反,開始的時候,由於國君寵信景監的介紹,這種當官的辦法,已不受人尊重。掌握權力之後,欺淩貴族,殘害人民。嬴虔被行劓刑,閉門不出,已八年之久。而你又殺祝懽,又用黥刑對付公孫賈。而且,你每次出門,一大串警車在後押陣,雄壯武士在左右保護。侍衛人員,全副武裝,箭上弦,刀出鞘,夾道奔馳。這些派頭排場,沒有準備好,你就寧可呆在家裏。你的富貴跟早上的露珠一樣,霎時間就會化爲烏有。可是,你不但不醒悟,反而貪圖商於的富庶,獨霸大權,培養人民的憤怒。一旦國君嬴渠梁死掉,秦國用什麼方法對付你,恐怕不能想象。”

    公孫鞅不認爲如此,五個月後,鉅變發生,公孫鞅最終死無葬身之地。

    鄒國人孟軻,晉見魏國國君魏罃。

    魏罃問說“老先生,你不嫌遙遠,長途跋涉千里而來,是有什麼利於我們國家的建議?”

    孟軻有些不悅說“你爲什麼總是把利掛在嘴上?我所追求的,只有仁義。有什麼利於我們國家?有什麼利於我們家族?有什麼利於我個人?於是爲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上下互相鬥爭,國家就發生危險。而追求仁義則不會,從來沒有充滿愛心的人會忘掉他的親人,也從來沒有充滿道義精神的人會把他的君主放到腦後。”

    魏罃點了頭回答“你說得對。”

    當初,孟軻是孔伋的學生,曾經提出問題說“教育民衆,第一件要先做的事是什麼?”

    孔伋說“先訓練民衆追求利益。”

    孟軻說“高貴人士教育民衆,應教育民衆仁義道德,你爲什麼會有這種主張?”

    孔伋說“仁義是最高最大的利益。官員沒有愛心,人民便無法平安過日子,人民沒有道義,則大家崇尚斯詐,就成了最大的不利。《易經》記載利益,是仁義的最後目標。又說追求利益,纔可以使生活安定,培養更高的品德。這正是最大的利益。”

    韓國國君昭侯興建一座高門,幕臣屈宜臼對昭侯說“我認爲你絕不可能走出這個門,爲什麼?因爲不是時候。不是時候的意思,不是指日子時辰不對。人生在世,有時順利、有時倒黴。從前,韓國鼎盛時,你沒有興建高門。去年,秦國佔領宜陽。今年,韓國大旱,你不嚴行節約,體恤民困,反而豪華奢侈,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形造國富民強的假象,這是亡國之策。所以,不是時候。”

    最初,周王國首都洛陽人蘇秦,晉見秦國國君嬴駟,提出兼併天下,一統中國的大戰略,嬴駟拒絕採納。於是蘇秦去燕國,向國君燕文公提出跟前一個大戰略截然不同的另一個大戰略,他說“燕國所以一直沒有捲入戰火,是因爲趙國在你們南方作爲屏障的緣故。秦國如果攻擊燕國,戰場在千里之外。而趙國攻擊燕國,戰場卻在百里之內。不擔心百里之內的禍患,卻擔心千里之外的禍患,這是錯誤的想法。我提議主上跟趙國結盟,和平共存,燕國就再無後患。”

    燕文公說“我國家的位置,西面是強秦,南接齊趙,齊趙也是一等一強國,今日先生一席話,使我茅塞頓開,既然締結南北合縱同盟可以使燕國得以獲得安全保障,我願舉國相隨。”

    燕文公大喜,資助蘇秦車馬行裝,請他幫忙執行。

    蘇秦到了趙國,向國君趙語說:“在世界上,山東地區沒有一個國家可比趙國更強,秦國視作眼中釘的,也只有趙國。然而,它之所以不敢大舉進攻趙國,是怕韓國和魏王國在它背後偷襲。秦國如果大舉進攻韓國和魏王國,一望無際的平原,沒有天險,逐漸鯨吞蠶食,秦軍可以直抵兩國首都新鄭,魏王國首都大梁,兩國不能堅持時,必然被秦國併吞。一旦沒有韓、魏,秦國下一個目標,定必是趙國。“

    蘇秦打開地圖說“山東各國的疆土,比秦國大五倍,估計各國軍隊合計,比秦國多十倍。六個大國如果團結力量,全力向西攻秦,秦國一定破碎。現在有些人,打着和平的口號,拼命說服各國割讓土地給秦國。達到目的後,他身享榮華富貴,而國家所受的傷害,他卻一點也不承擔。那些政客樂意誇大秦國軍隊的毀滅性,建議割讓土地。這件事,主上應認真檢討,站在你的立場,我以爲最高的謀略,莫過於促成韓國、魏王國、齊王國、楚王國、燕國、趙國,共同締結聯盟,抵制秦國。安排各國統帥和宰相,在洹水舉行會議,互相交換人質,簽訂盟約。盟約規定:秦國攻擊任何一國,其他五國同時派出援軍,騷擾它的後路、增援被攻的城鎮。如果有一國敢不履行這項盟約,五國聯合,共同對付它。各國組成這項南北合縱同盟和抗秦陣線,秦國軍隊自然不敢再出函谷關一步,危害山東半步。”

    趙語說“我年紀尚輕,而即位的時間又短,從來沒人指教過我安邦定國的大計。先生既然有志於世界和平,使各國免於侵略混戰,我願意聽從。”

    趙語大喜,把蘇秦待作上賓,封蘇秦當武安君,撥給他安車一百輛、黃金二萬四千兩、白玉一百雙、綢緞三千六百米,去說服其他各國。

    (本章完)